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境内的灵渠,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是我国各族先民共同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与万里长城、都江堰、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工程”。
灵渠地处“湘桂走廊”要冲,初名秦凿渠,后因漓江的上游为零水,故又称零渠、澪渠,唐代以后,方改名为灵渠。灵渠的凿通,为秦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自秦以来,灵渠对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起到了积极作用。
见证了政治上的团结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为开拓岭南,统一中国,命监御史禄掌管军需供应,督率士兵、民夫在今兴安境内的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灵渠的凿通,首次连通了长江、珠江水系,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军需粮草的保障,秦兵于公元前214年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朝的版图。
在此后的2000多年间,灵渠承担了中原和岭南军需民用物资的繁重运输任务,对巩固中国南部疆域、维护国家统一、推动岭南地区社会发展,乃至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往来,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原和岭南以灵渠为纽带,建立了更为广泛的交往交流交融,思想上、政治上更加团结统一,见证了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
灵渠渠首鸟瞰图。广西兴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见证了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夫陡河虽小,实三楚两广之咽喉,行师馈粮,以及商贾百货之流通,唯一水是赖”,清代陈元龙在《重建灵渠石堤陡门碑记》中记载了灵渠在岭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灵渠作为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要交通枢纽,珠江口与合浦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进出海口,使得灵渠如同一条纽带将中原与岭南、与海外紧密连接在一起。
从汉代起,珠江通往中原的两条主要航线都要经过灵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与岭南及南海诸岛国的物产交易都要走灵渠。唐代时,满载南方地区玳瑁、珍珠、象牙、沉香等特产的船只经灵渠进入长江流域。宋代时,灵渠已可以连通3条水路联运线,将岭南地区的食盐、瓷器、稻谷,北运至临安。到清代,兴安县逐步发展为岭南与中原物产的集散转运地,商贾云集,水运畅通。道光年间的《兴安县志》里描述了当时灵渠“舳舻云接”“帆樯相错”的繁荣景象。
同时,南下的中原人士把中原铁质工具、陶器、耕牛、农作物的种子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通过灵渠带到岭南,大幅提高了岭南地区的生产力水平。据《广西通志》记载:唐代,当地即利用灵渠之水灌田;宋代以后,中原的竹筒水车也传入岭南。与此同时,大批汉人经灵渠南迁,中原先进的手工业技术随之传入岭南,岭南商贸得以产生并发展,广西的手工业发展也突飞猛进。
见证了文化上的兼收并蓄
灵渠的开凿促进了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双向交流融合,尤其是汉字逐渐向岭南地区传播,使中原与岭南地区在思想交流和文化传播上变得更为通畅。唐代以后很多被贬谪的官员、文士通过水路,尤其是灵渠南下,流寓岭南,成为当时中原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如唐朝的柳宗元、李商隐等,宋朝的苏东坡、黄庭坚、范成大等文化大家。
同时,岭南的山水与文化也对这些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把灵渠写入了《粤西游记》;“吴中四杰”之一杨基、“明朝第一才子”解缙、“金陵三俊”之一顾璘等著名文人,也在这里留下了人生起伏的背影。除此之外,从中原到来的商人在岭南地区建立会馆、修建戏台、庙宇等,丰富了岭南百姓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文化教化。
岭南各族先民以灵渠为交通要道,自秦汉以来不断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岭南地区的各民族在文化交流互动中相互吸收借鉴,在丰富发展各自文化的同时,也逐渐汇聚形成了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
见证了情感上的相互亲近
灵渠的修建畅通了移民通道,早期南迁的中原人多以戍边和南征的军人及其家眷为主。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为了躲避战乱,大批中原人士从陆路和水路进入岭南。据史料记载,荆楚、湘楚地区,以及今贵州一带的汉族、瑶族、侗族人口也沿着灵渠迁移至广西的灵川、龙胜、兴安一带。
据兴安县季氏开基祖季从善墓志刊载,以及颜、宿两家后人描述,兴安县颜、宿两姓开基祖是在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从山东兖州府随时任卫指挥使季从善奉调来广西“勤王戍边”,后协助严震直疏浚灵渠,成为管护灵渠的灵渠陡军,定居在兴安灵渠下水关、中水关(今兴安县城北街里一带)等地。
各族先民由灵渠进入岭南,丰富了岭南的人群构成。六朝以后,灵渠一带成为汉、壮、瑶、回、苗、侗等多民族的聚居地,各族先民共同居住、共同生活,拉近了情感,更进一步增强了亲近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灵渠,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至今仍发挥着农田灌溉、排洪泄洪作用,惠泽着两岸人民。2018年8月,灵渠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广西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新时代,应充分挖掘灵渠的时代价值,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打造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活力灵渠。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