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新貌(布面油画)。梁群峰
在贵州省榕江县栽麻镇宰荡侗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大歌传承人胡官美在教孩子们演唱侗族大歌。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舞蹈《走祥云》剧照。资料图片
舞剧《大河之源》剧照。《大河之源》出品方供图
舞剧《瑶山那抹红》剧照。中国民族报社图片库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作为中华文艺百花园中的瑰宝,民族文艺在不同时期因时而兴,乘势而变,以文学、影视、舞台艺术等各领域的优秀作品回应时代召唤,滋养人民精神。
新时代新征程,民族文艺创作如何持续攀登,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注入精神活力?民族文化何以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5月24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民族文艺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评论家聚焦“时代精神的民族文艺表达”这一主题,从深耕的研究领域出发,各抒己见,深入交流,为民族文艺发展道路汇聚力量。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作出的重大部署。文艺是无言之教、无声之化,自古以来就是凝心聚力的重要力量。在本次论坛上,新时代民族文艺应该如何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是多位参会专家学者发言的核心议题。
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新疆大学教授朱贺琴表示,新疆民间文学的成长从未脱离中华文化的母体,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一直是新疆民间文学传承不衰的根源。在新疆民间文学的多重审美特色中,生态美是其鲜艳的底色,生活美是其生存生长的土壤,各民族文化的融通美是其发展传承的灵魂。
从青海各民族共享的节日盛会热贡六月会、河湟花儿会,到原创生态舞剧《大河之源》,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文学研究员毕艳君以丰富实例阐释,民族文艺具有独特的美学魅力,是各族人民交流文化、增进感情、凝聚共识不可或缺的桥梁。南京邮电大学教授、艺术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范建华认为,进入新时代以来,《雪线》等一批聚焦西藏的影视佳作,记录时代巨变、展现民族交融。“这些作品以‘散点透视’的微视角,通过小人物观照大时代、大情怀,从不同维度反映西藏独特的精神风貌,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西藏篇章。”
“中华民族创世史诗是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云南大学教授李世武提出,彝族《梅葛》等创世史诗保存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生态智慧,具有传承伦理精神、赓续审美文化精神的价值。
此外,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吴长青以网络文学为视角,谈及各民族网络作家如何在创作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立足火热现实 深挖民族文艺的新时代内涵
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展时代之风貌、引时代之风气,这是文艺的独特优势,更是其崇高的使命和责任。古往今来,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始终以主动介入的姿态和丰厚充沛的情怀,感悟时代召唤、表达时代先声、讴歌时代精神。民族文艺如何紧扣时代脉搏,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多位专家学者结合文学、影视、美术等领域佳作发表观点。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鲁太光认为,中国现代文艺伴随着中国现代的历史进程,在各个时期,许多文艺工作者都敏锐地感应、捕捉时代主题和精神,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应是值得重视的时代主题之一。我们既要艺术地表现各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实践,还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书写新现实下产生的新情况,直面遇到的新问题。”
“新时代呼唤西藏文学的新发展,西藏文学必然回应新时代的新期待。”西藏自治区作家协会副主席、西藏民族大学教授王军君认为,以文学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要紧扣稳定、发展、生态、强边等“四件大事”来明确主题。《叶巴纪事》《废墟上的涅槃》《山海间》《在高原》《雪山上的脚印》等作品聚焦“四件大事”,从不同层面展现出新时代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气象。他也表示,“西藏”已然不是一个地理名词,而是一个动态的形容词。当代作家笔下的西藏故事以及故事中的西藏,具有多层次、多类型的特点。文学自信是支撑他们构筑西藏故事的根基,回应时代、反哺生活是他们西藏故事建构的社会担当。
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陆丽娟以广西民族题材油画为研究对象,她通过分析何光、吕峰、梁群峰、李新赞等当代画家的作品提出,广西油画家在艺术观念、形式语言和审美取向上深刻反映国家、民族、乡土的文化意象,以叙事之“有形”表现审美之“无形”,既为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提供研究标本,也为民族交融的当代阐释提供艺术表现的可能。
《五朵金花》《红河谷》《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巴林塔娜》等,是我国不同时期的民族题材影片佳作,中国艺术报理论副刊部主任邱振刚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题材电影的主题愈加丰富,并且出现多义性转向,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重大时代命题都被纳入其中。“因此,我们要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时代精神,更紧密地围绕时代精神来进行创作,因为无论是单一性主题还是多元性主题,都必须构筑在时代精神之上,将时代精神以更精准、更符合艺术规律的手法融入主题建构中,实现与电影主题之间的融合贯通。”
西南大学教授袁智忠认为,近年来蒙古族题材电影对草原生态文明的书写,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与幽深的哲理思考,引导人们对于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自觉思考。
推陈出新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必由之路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近年来,一大批文艺工作者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守正创新,创作出璀璨夺目而又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究其创作根本,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已然是众所周知的“秘籍”。在本次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或就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剖析,或就一些优秀作品进行深入探讨,以小见大,深入浅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藏族文学研究室主任意娜认为,进入数字时代的民族文艺,面临着一些从未有过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一些转瞬即逝的口头演绎,因为有了多媒介记录和场景还原工具,从而大大拓展了民族民间文艺研究中极为强调的“在场”实现方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兴起,提供了更高效的研究工具,甚至能在一定意义上参与“创作”,但也带来一些伦理方面的挑战。意娜坦陈,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当代民族文艺精品实现的必然选择,但仍面临多方面的理念瓶颈和现实困境。
“口传心授、师徒相承的自然传承方式以及相关的民俗活动,是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民族民间音乐流传至今的主要渠道和传播方式。”贵州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张泉提出,将民族文化引进国民教育,使其从“自然传承”发展为“校园传承”,不仅有利于解决好“传”与“承”的互动关系,还能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实现一种“共享式传承”。同样关注侗族大歌的贵州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贵州师范大学教授何嵩昱认为,侗族大歌的音乐形式、歌唱内容和精神文化体现出共通的人类审美,因而传承者可以创作出为全世界人民所共享的作品。
一直以来,阵容短小精悍的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是内蒙古戏剧创作演出的主要力量。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艺术研究院二级艺术评论刘尧晔介绍,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后,内蒙古全区75支乌兰牧骑在戏剧创作方面成绩卓著。话剧《大刀进行曲》《东风——呼啸起》、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我的家乡》等作品,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大历史”、乌兰牧骑自身的“小历史”和正在进行中的“当代史”,践行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同时,这些文艺成果被下沉到社会基层,弘扬了乌兰牧骑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的优良传统。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