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山式样”:承上启下,集聚各式风格
来源:中国民族报 蔡晓菁 发布日期:2023-02-1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20世纪20年代,天龙山石窟遭大规模盗凿,大部分造像头部甚至全身被盗运境外。2021年春,经过曲折追索,流失海外百年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佛首回归祖国。佛首重归故土,吸引了无数人将目光投向这片历经风雨、受尽浩劫的石窟。

第8窟北壁佛首。吴艳摄

  2021年7月,佛首由国家文物局划拨给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收藏。该馆随即推出“复兴路上·国宝归来”特展,以回归佛首为核心展品,运用实物、图片、3D打印、数字复原等多种形式,讲述天龙山石窟特点以及文物流失、回归历程。展览借助科技赋能,重现了天龙山石窟昔日盛景,令人不由想去探究天龙山石窟造像的艺术之美,寻求中国佛教跨越千年的文化底蕴。

  天龙山位于山西太原西南方向近40公里处,海拔高1400多米。天龙山石窟始建于北朝东魏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经过北齐、隋代、唐代等不同时期的开凿,在东西峰半山腰绵延500多米,形成25个主要洞窟,有大小佛造像500余尊。天龙山石窟造像以造型娴熟、雕刻精美著称,被称为“天龙山式样”,为后人从形制、风格、艺术上理解中国的石窟造像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天龙山气候清爽、峰峦秀丽、植被茂盛、泉水淙淙,这样的自然环境在北方石窟寺中比较少见。东魏、北齐时期,上层人士崇佛,北齐王朝奠基人高欢在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洛阳和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建有定国寺等多处寺院,并在天龙山修建行宫。当时,邺城是中原地区佛学和文化艺术中心,有许多佛像雕造手艺精湛的匠人。北齐时期,帝王贵族愈加频繁来往于邺城与晋阳之间,加强了两地的佛教文化交流,直接推动了天龙山石窟的凿建。

天龙山石窟第8窟外景。 新华社记者 王学涛摄

  天龙山有着得天独厚的开凿石窟的条件,当地砂石质感柔软,加上工匠技艺精湛,使得雕琢可以非常精细,雕凿线条极为流畅。石窟造像面部的眼睛、嘴巴刻画传神入微,身躯骨肉匀停,体现出北方民族的形貌特点。

  早期的佛教雕刻大多呈现出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从天龙山北齐石窟开始,佛教雕刻艺术逐渐步入中国化进程,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的佛教雕刻。天龙山北齐石窟承上启下,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唐代武则天、中宗、睿宗时期,在统治者的积极倡导和举国崇佛的影响下,天龙山石窟的石刻艺术更是达到巅峰,终成一处佛教圣地。

  天龙山石窟东魏时期造像的体态以及法衣、覆莲台座,仍可见北魏末期的艺术风格特点,但人体结构更趋于适度,较前代圆润;造型与衣饰脱离了北魏造像高鼻深目、褒衣博带等特征,向健壮丰满的造型发展。北齐佛像肉髻低平,袈裟衣饰用袒右式替代褒衣博带式;菩萨则头戴花冠,衣饰华丽。隋唐时期造像愈发注重和追求展现人物健壮肌体的写实手法。

  天龙山石窟隋代造像处于转变时期,上承北朝造像端庄慈祥的风格,下启唐代造像丰满自如的先声。唐代是天龙山石窟开凿的鼎盛时期,造像雕刻水平很高,手法细腻,表现出唐代雍容华贵的风格,成为后来中国佛教造像的基本模式。

  天龙山早期石窟建筑多有仿木结构的前廊设计,接近云冈双窟组合的形制。天龙山唐代的石窟简化许多,有的龛形变浅,通壁开凿,雕刻成组造像;有的与龙门石窟类似,也出现了平顶、穹窿顶等洞窟形制。在石窟布局、造像题材、雕造手法等方面,天龙山石窟与河西至中原一带的石窟也有相近之处,如河北邯郸的响堂山石窟、陕西咸阳大佛寺石窟等。“天龙山式样”集聚了中国石窟的各式风格。

  从东魏到唐代200年间,天龙山石窟造像虽然在风格上有很大变化,但有相承的关系。东魏北齐造像,刻画出沉稳和静止的形象,但能利用雕刻技法使静止的形象产生动感。隋代造像,在雕刻技法上较多继承了北魏造像沉稳质朴的风格。唐代的菩萨造像姿态各异,优美而充满动感,以璎珞和天衣展现出“吴带当风”的气韵,精湛的艺术水平高于同时期中原地区其他雕刻作品。

  备受瞩目的2021年回归佛首出自天龙山石窟第8窟的北壁。该窟是天龙山石窟唯一有纪年的洞窟,于隋开皇四年(584年)建成。佛首肉髻低平,素面发式,发际线无分叉,脸庞圆润,双目下视,嘴角内凹,露出笑容。佛首上承北朝之风格,下启唐代丰盈秀腴之先声,是佛教艺术本土化的重要实例。隋唐时期,北方地区民族大融合加速推进。第8窟是天龙山石窟规模最大的洞窟,由30多人合资修建,开窟造像的目的是为隋文帝及并州总管杨广祈福,反映出当时各族民众对佛教的接纳与信奉,以及佛教在民族融合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第9窟是整个天龙山石窟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窟外建有保护石刻造像的宏伟木构阁楼,窟内龛像是天龙山石窟规模最大的唐代摩崖石刻造像。窟内佛龛分上下两层,上层正中雕大型倚坐弥勒佛像,通高7.55米,弥勒造像是天龙山石窟较为流行的题材。下层雕三身菩萨像,正中为十一面观音立像,左为骑象普贤菩萨,右为骑狮文殊菩萨。中间的十一面观音像端庄典雅、姿态优美、服饰华丽、栩栩如生,呈现出“曹衣出水”的塑画风格,是极其珍贵的艺术精品,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

  世俗化是佛教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特别是隋唐时期,菩萨像的女性化、世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天龙山石窟中的隋唐菩萨造像也体现出这种审美倾向。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天龙山第18窟的菩萨头像,头束高髻,两侧有宝缯残迹,脸庞圆润,眉骨凸起,双目细长,高鼻小口,表现出唐代贵妇般的雍容。天龙山石窟中的这类造像既似菩萨又似贵妇,充满俗世生活气息,是对唐代社会生活的折射,也是佛教融入本土文化的表现。

第18窟西壁北侧石雕菩萨头像。蔡晓箐摄

  天龙山石窟造像雕造细腻写实,雕塑风格和造型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意趣,显示出中国佛教独特的美学观念。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天龙山石窟第21窟的菩萨像,将印度雕像所重视的立体感融入到中国造像所特有的流畅线条中,是盛唐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菩萨像袒露上身,佩饰简洁,斜缠帔帛,宽肩窄腰,胸肌饱满,小腹微鼓,下身着长裙,薄裙裹膝贴体,裙褶自然流畅。菩萨的别致坐姿常见于天龙山石窟一佛四菩萨等造像组合中,菩萨单腿下垂而坐的舒适姿态贴合现实生活,使造像呈现出动态,愈发和悦可亲,代表了唐代成熟的雕塑工艺和天龙山石窟造像的鲜明特色。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民族报》(2023年2月14日 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