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魔外道,原为佛教用语,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后也指妖魔鬼怪和不正当的门路或不正派的人。
《药师经》云:“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便生恐动,心不自正,卜问觅祸。”“邪魔”,是指妨害佛法或妨碍修行的邪祟妖魔,或专指曾经干扰佛陀修行的魔王波旬。“外道”是指不符合佛教正统思想的其他派别或异端邪说。古印度有96种外道,其中著名的为六师外道。《受五戒八戒文》中强调,皈依佛教的人“自从今日以佛为师,更不皈依邪魔外道”。《六祖坛经》中也说:“从今日起,称觉为师,更不皈依邪魔外道。”
“魔”,是一个外来词汇,音译全称为魔罗,意译为杀者、能夺命者、障碍,指夺取人命、断慧命、妨碍善事的恶鬼神。“魔”扰乱身心,妨碍善念与修行,故称“邪魔”。佛教对魔有很多种说法,如烦恼魔、阴魔、死魔和天魔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魔王波旬”。据《佛本行经》等传说,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即将成道时,魔王波旬内怀恐惧,心意不安,于是招集诸魔眷属,率领象兵、马兵、车兵、步兵等兵众及天神鬼兵,持弓箭、刀剑、器仗,以极威猛之势,向菩提树下的悉达多发起进攻。但悉达多端坐树下,不惊不怖,身体赫奕如金,放大光明,魔王军队顿时溃散。后来魔王令爱欲、乐欲、贪欲诸魔女示现种种媚惑谄曲诱惑悉达多。悉达多面目清净,岿然不动。魔王波旬气急败坏又以种种恶语威胁恐吓,悉达多依然不改初心,说道:“我现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已如金刚般牢固,根本不可能被破坏。我不证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绝不起此座。”悉达多最终降服魔王,觉悟成佛。
《佛本行集经》举出欲贪、不欢喜、饥渴寒热、爱着、睡眠、惊怖恐畏、狐疑惑、嗔恚忿怒、竞利争名、愚痴无知、自誉矜高、恒常毁他人等十二魔军。又由内观而言,烦恼、疑惑、迷恋等一切扰乱众生者,均称为魔。佛教认为,外道尚可远离,心魔最难降伏。
后来的“邪魔外道”即指外在的歪门邪说、旁门左道,也指人性中或思想中的各种烦恼和妄念。“邪魔外道”在日常使用中相当灵活,如元代杂剧《神奴儿》中说:“你将金钱银纸快安排,邪魔外道当拦住,只把那屈死的冤魂放过来”,这里是指妖魔鬼怪。清代《儒林外史》中写道:“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什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这里是指异端邪说。清代《歧路灯》中说:“如今世上许多做假银的,俱是邪魔外道”,这里指歪门邪道。当代作家康濯《东方红》第5章,“偏偏他却娶了个邪魔外道的老婆,对自己软绵绵的,待外人竟是虎辣辣的没边没底”,这里指不正派的人。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中国民族报》(2023年2月14日 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