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英歌舞伴随着恢弘的鼓点“空降”网络平台。数亿次的视频点击量,让这一广东潮汕地区特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遍了大江南北。更有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专程来到潮汕,只为一睹英歌舞现场风采。
南山英歌队表演现场。新华社发
英歌舞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汉族民间广场舞蹈和傩文化形态的延续,在延续中有一定变化,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渐演化为英歌舞,成为潮汕地区一种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民间舞蹈艺术。英歌舞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著名舞蹈家贾作光曾盛赞英歌舞“舞出了中华民族之魂”。
英歌舞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来源多解释为当地民众尚武习俗的变体或搬演《水浒传》故事。英歌舞一般在逢年过节时演出,舞者多为双数,少则12人,多至108人,每人手执一对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和吆喝,挥动双棒交错翻转叩击,边走边舞。演出分为“前棚”和“后棚”两段,前棚为锣鼓乐演奏和英歌舞,后棚为各具特色的小戏和拿手节目。英歌队表演时,队员们边跳边舞,动作粗犷豪放,再加上整齐雄浑的呐喊,声威浩大,气壮山河,充满阳刚气概。
春节期间,南山英歌队在广东省普宁市街头表演,热闹喜庆贺新春。 新华社发
汕头大学教授隗芾等学者提出,现代英歌舞多附会为水泊梁山108将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其实这只是“流”,傩文化才是它的“源”,最初的英歌舞属于傩舞。
以傩仪(傩礼)为核心,以傩舞、傩戏、傩艺、傩俗为主要内容的傩文化,是历史积淀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文化起源于远古狩猎时代先民对付野兽的驱逐法术和巫术,根植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灵崇拜、神鬼崇拜和巫术崇拜, 发端于上古的夏商,形成于周而规范于“礼”。 经历了3000多年的发展,傩文化形成了包括原始宗教、民俗、仪式、音乐、舞蹈、戏剧、面具和民间文学等诸因素的庞大文化丛系。
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民族大迁徙,形成了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广东地区居民多在宋元间由中原地区迁徙而来,所以其傩舞传承了中原的傩文化特色,英歌舞保持着“驱鬼逐疫”的功能。在农村表演时,英歌队要到各家登堂入室,在各个角落喧呼跳跃,祈求平安。
英歌舞不戴面具而画脸谱,是傩舞、傩面具的进化形式。英歌舞中除了几个主要人物被冠上梁山泊英雄身份而有固定脸谱以外,其他都是鬼神的脸谱。英歌舞后棚队中有一对戴面具的老人,叫师公、师婆,正是傩舞中具有代表性的傩公、傩母。据清人顾张思编《土风录》引《秦中岁时记》载:“岁除日,进傩皆作鬼神状,内二老貌,为傩公傩母。”
英歌舞至今仍被群众认为是吉祥的象征,有驱邪的魔力,但已经从原来单纯的游神赛会、驱邪纳吉的仪式,发展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广场健身方式。英歌舞中的傩文化既传承着古傩遗风,又根据时代的需求有所改变。当中的 “舞棒喝喝”、后棚武术等新的表演形式,符合当地民众对民间舞蹈的审美,英歌舞最终形成了富有潮汕风格的民间舞蹈形式。
南山英歌队小队员扮演《水浒传》中的人物“时迁”。新华社发
“这个脸谱要在眼、鼻、口的着色勾形上下功夫,把蛇的形象凸显出来,让观众一眼就看出是英歌中的‘时迁’……”大年初二凌晨三点多,广东普宁南山英歌队的化妆间分外热闹,100多名英歌舞表演者陆续完成脸谱和服饰的装扮,为天亮即将开演的普宁英歌大巡游做好准备。
据不完全统计,普宁市有近100支英歌队。67岁的陈来发是普宁英歌舞传承人,也是普宁南山英歌队队长。他18岁就加入普宁南山村的少年英歌队,后来成为南山英歌队长兼教练,至今已近50年。
这些年来,陈来发致力于南山英歌舞传承与创新,让南山英歌走向了更大更广的舞台。在南山英歌队的脸谱中,“燕青”“阮小七”脸谱上的燕子和青蛙经过创新后,色彩搭配更为丰富,人物形象清晰可辨。在队形方面,陈来发大胆创新,使传统英歌舞焕发出新的光彩。
“作为非遗,老祖宗传下来的艺术精髓是不能改的。但那些美中不足的地方要改,英歌舞的气势和观赏性还可以再提高。应该在继承好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呈现出时代感。”陈来发说。
《中国民族报》(2023年2月14日 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