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山中放蜂人
来源:中国民族报 徐鲁 发布日期:2022-11-2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乌蒙山风光 视觉中国

  “‘没有累死的蜜蜂,只有冻死的苍蝇。’老一辈人讲的没错呀,乌格,你看,这么冷的冬天,小蜜蜂们不是都活得好好的吗?”

  曲木嘎给儿子小乌格戴了个面罩,一边轻轻打开一只只蜂箱的活动盖板,给蜜蜂们添加一些白糖作食物,一边给乌格讲着一些养蜂的道理。

  今天是一个晴和、阳光充足的日子。乌蒙山刚刚下了好大一场雪,现在大雪初霁,风也住了,明媚的阳光把远处山峰上的积雪照耀得明晃晃的。阳光也洒在地堰边和龙眼树下的每一只蜂箱上,金色的光斑在每一只蜂箱盖上跳动着,好像正在轻轻敲叩着盖板,唤醒里面的小蜜蜂们:“喂,小家伙们,快醒醒啦,出来晒晒太阳哟!”

  曲木嘎守护着他的每一只蜂箱,就像守护着美丽的妻子阿依扎和儿子乌格一样细致和用心。每年入冬后,他把蜂箱拉回来,选定暖和的位置后,再在每只蜂箱底下铺垫上厚厚的稻草、包谷秸秆、谷壳,蜂箱四周也要用稻草围起来,这样既保温又透气。下雨落雪的日子,他还要在蜂箱上面盖上塑料布、蓑衣什么的,遮挡雨雪。

  “哇,阿爸,小蜜蜂都醒了,都在争着吃白糖哦!等它们吃饱了,会不会咬我呀?”

  蜜蜂过冬的时候,喜欢在蜂巢里互相拥挤着,紧紧抱成一团,这样越是互相靠拢、团结越紧,相互之间的密度增大了,也就不容易挨冻了。看来,小蜜蜂们也懂得“抱团取暖”哟。

  “放心吧,乌格,现在是冬天,蜂子不会咬你的。”阿爸一边熟练地给蜂箱做检查,一边告诉乌格,“就是在春天和夏天,蜂子也不会轻易蜇人的,除非是人们招惹了它,它以为自己要受到伤害了,才会蜇人。”

  “就是说,蜂子是为了保护自己,才蜇人的?”

  “是这样的。不过,你晓得吗,它只要一蜇了人,自己的力气和生命也耗尽了,就活不了几天了。”明年就要上学念书的乌格第一次知道,原来小蜜蜂有这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春天、夏天和秋天里,曲木嘎几乎每天都会“巡视”他的每一只蜂箱,仔细察看蜂箱有没有腐烂和破损的地方,还要察看有没有大黄蜂窥伺在蜂箱缝隙边。原来,大黄蜂“好吃懒做”,自己不会酿蜜,却喜欢干些偷吃蜂蜜甚至咬死小蜜蜂的勾当。所以,养蜂人没有不讨厌大黄蜂的。

  冬天里没有什么花粉可采了,可不能让蜂子们饿着,所以得给它们喂一些白糖增加营养。除了白糖,也可以多给它们留下一些蜂蜜。只要递进去一点白糖和蜂蜜,它们就会你争我抢的。食物和运动,都能给蜂子们增加热量,所以它们也就不怕寒冷了。

  曲木嘎是一个勤劳、质朴的彝族汉子,是阿依扎眼里的好丈夫、乌格心中的好阿爸。从把美丽善良的阿依扎娶回家的那一刻起,他就下定决心,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让阿依扎生活得幸福开心。有了儿子之后,他晓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大了。他暗暗发誓,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乌格创造足够的条件,让他上学念书,能念到什么时候就念到什么时候。

  阿依扎曾说,希望乌格将来能像老毕摩爷爷那样有学问,曲木嘎对她说:“‘大树不生石夹缝,青苔不长火塘边。’阿依扎,等着乌格念好了书,我们带着你走出乌蒙山,去看看外面的大天地。”

  “我看你是一年四季放蜂子,把自己的心也放野了!”阿依扎故意嗤笑他说。

  阿依扎差不多说对了一半。不单单是追赶着花期放蜂的原因哪!这些年来,随着党和国家越来越多的好政策,特别是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响遍了乌蒙山的每一条山箐、每一座村寨。号角响处,山花烂漫,给乌蒙山中无数个像曲木嘎这样的养蜂人,带来了四季如春、繁花似锦一般的好机缘。只要有花期、花海追着跑,在曲木嘎看来,就是再远的远方,也不在话下啦!

  高高的乌蒙山哟,山脉连绵,山岭逶迤。这块总面积约有11万平方公里,生活着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毗邻地区近40个县(市、区),总人口约2000万的土地,就像一个多民族亲如一家,一起耕耘、一起守护的大家园,丰厚的植被、繁盛的花田,还有清澈的雪水河、山泉和小溪……养育了多少勤劳的好儿女!

  不说别的,单单是像曲木嘎这样的养蜂、放蜂人,各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加在一起,少说也有十几万人,有着上百万的蜂群吧?

  曲木嘎和乌蒙山区大多数养蜂人一样,常年养殖的都是一种学名叫“中华蜂”的蜜蜂。这种蜜蜂与其他蜂种,例如意大利蜂相比,个头更小,有较强的耐寒能力,所以更适合在山区和高原上的零星花源环境里生存。

  乌蒙山区到处都是苹果园、荔枝林和龙眼林,漫山遍野的山花就不用说了。除了落雪的冬天,曲木嘎的蜂箱,一年四季能在山上摆放三个季节。春蜜的花源以苹果、龙眼、荔枝和油菜花、荆花为主,夏天的蜜就靠满山遍野的野花和各种野生药材的花朵了。

  没有养过蜂的人,想到和看到的,往往就是四季如春的花田、花海,就像阿依扎刚认识曲木嘎的时候,想象着他每年追赶着美丽芬芳的花儿跑,是多么的“好耍”。其实呢,养蜂和放蜂的辛苦,只有养蜂人自己最清楚。所以,曲木嘎经常给乌格讲:“‘甜言蜜语最现眼,勤快苦干背后知’,要当一个合格的养蜂人,你得比酿蜜的蜂子更勤快。”

  风里来雨里去,天蒙蒙亮就顶着星星爬上山坡、钻进山箐,晚上再顶着银色的月亮回到村寨、回到临时搭起的棚子里,餐风宿露且不说,光是收割蜂蜜就不那么简单,得小心翼翼地做上十几道工序,而且全部靠手工完成。

  “你吃的苦头有多苦,蜂子给你酿出的蜜就有多甜哟。”这是曲木嘎多年来从养蜂的日子里品味出来的真知。

  和乌蒙山上老一辈养蜂人不一样,曲木嘎头脑活泛,喜欢学习。有一年,他不知从哪里无意中听说,乌蒙山区有名的“养蜂大县”四川省古蔺县,那里的养蜂人,随便叫出一个名字来,都称得上是“土专家”。曲木嘎心里痒痒的,前年春天就特意翻过好几道山岭,带着二三十只蜂箱,去了古蔺县的双沙镇,找到了那里一位有名的养蜂“土专家”陈师傅,虚心向人家请教。

  曲木嘎真是一个勤快人!他在陈师傅的蜂场边搭了个窝棚,住了一个多月,一边照看自己的蜂箱,一边也去帮人家干些杂活儿,给陈师傅打打下手。结果还真取到了不少养蜂的“真经”。

  陈师傅告诉他,古蔺这边的蜂农都习惯“坐地养蜂”,这样其实有局限,坐地养蜂,不能充分利用周边的“花源”,浪费了不少资源。“所以呀,曲木嘎兄弟,你要有信心,继续追赶着花期跑,累是累点,苦是苦点,但你割到的蜜,定准是好蜜哟!这叫作啥子你晓得不?”陈师傅笑着问道。

  “叫作啥子?”曲木嘎不解。

  “这就叫‘追花夺蜜’嘛!”陈师傅开导曲木嘎说,“要想脱贫致富奔小康,你坐在那里不追不赶,啷个办嘛!”

  陈师傅还给曲木嘎指点了好多新的“花源”:“你们昭通那里是苹果之乡,苹果园多得很,我们古蔺这边柑橘多,柑橘蜜可是古蔺的好蜜哟!啥子时候你还可以去古蔺河、赤水河两岸摆上个一季两季的,那边荆条花多,‘荆花蜜’也很要得嘛!”

  曲木嘎给陈师傅介绍了乌蒙山区的“苹果之乡”洒渔镇四周,满山满坡都是苹果园的景象。陈师傅听了,兴致勃勃地说:“要得嘛,等下一个春天,我也要改改坐地养蜂的老习惯,把蜂箱拉到‘苹果之乡’去摆一摆。”

  “陈师傅,我们彝家人常说,‘野花开的地方蜜蜂多,养蜂人多的地方办法多’。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在洒渔那边的苹果树下等你哟!”

  “要得,要得!”陈师傅还建议曲木嘎说,“好兄弟,你最好再扩大十来个箱子,自己忙不过来,就再找个养蜂的,一起搭伙搞起嘛!十口箱子能伺候,一百口箱子也一样伺候嘛!”

  “陈师傅的心,怎么就这么大呢?”曲木嘎暗自想了好半天,觉得光凭这一点,自己就得好好向这位“土专家”学习。

  冬天里的阳光,像金子一样珍贵。快到晌午了,曲木嘎带着乌格,还在龙眼树下忙活着。父子俩一边干活,一边享受着温暖的阳光。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