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紫荆 (中国画) 陈大羽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间五月花盛开。
五一假期,我乘车从丽江坝子出发,沿丽永公路攀爬震青山,一个万花筒般的高原山谷扑面而来。但见青山绿水挽住的谷底,鳞次栉比坐落着幢幢楼房、瓦房。晨光中,阵阵风吹过,乡村的炊烟与高山云雾交融,飘浮于熙熙攘攘的农贸集市上空。再从一垄垄泛着青黄的小麦地往四周山上望,连绵起伏的山岭,葱郁中点缀着星火般的斑斓,仔细看,那是连片的大树杜鹃花,极目无垠,如火把编织的花环,缠绕于一座座山峰。
此次出行,有丽江古城区金安镇的几位老人相伴,他们告诉我,这里的山是万亩杜鹃花海的震青山,纳西语称“美旭阁”,镇是流金溢香的金安镇,还有更多美景在前方。
汽车沿丽永公路走了一程,往北岔道进入蜿蜒的村道,群山巍巍,山高谷深,路弯且窄,不时有早起的雉鸡在路上起舞,上空有布谷鸟声声鸣叫,加上沿途竞相怒放的杜鹃花带,在鸟语花香的半山天然花海走廊里行走,令人心旷神怡。路的下方山谷,金沙江如玉带系着金安镇,一桥飞架东西,一道高坝羁绊了大江野性,筑就高峡出平湖的大型金安桥水电站。
淅淅沥沥的雨点中,车缓缓驶过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龙兴村,一会儿就到了玉河村委会。玉河村距金安镇政府14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共126户417人,纳西、苗、白、傈僳等各族群众共同在这里生活。全村人均耕地2亩多,曾有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早已全部脱贫。
如今,玉河村全村种植核桃2000亩、枇杷430亩、药材150亩、冰糖橙20亩、百香果32亩,养殖山羊2000余只,并有榨油坊1家。村干部说,虽然稳定脱贫了,还要接续奋斗。
离开玉河村,汽车沿着巍峨的“布精黑”山,走了8公里的山路,到了目的地玉河一组。跨进一道颇有气势的新建大门,便看到一栋纳西族传统民居骑厦楼与一幢平房,加上厨房畜圈,围成了一个宽敞院落,主人忙把我们迎到了火塘边。
纳西人的火塘是那么的亲切,我仿佛回到了祖父的温馨火塘边。火苗滋滋,今年59岁的和德明边给我们端茶,边介绍说,他家是地玉河一组人口最多的,共有8人。我打趣说,人多力量大。
和德明指着火塘边一位老人说,“这是我的老母亲,今年81岁,是从丽江坝新团那边嫁过来的。”我的老家也是新团的,一下来了兴趣,跟老人攀谈起来,老人原本是白族,嫁过来已经60年了,早已融入纳西人家。
和德明给火塘续上柴禾,继续讲道:“我们和氏祖先是改土归流后,从九河雄古迁徙到茶马古道上的增明,再搬到玉河的,定居于此有100多年了。100多年来,祖先们辛勤劳作,在这里生存了下来。我记得小时候出行全靠人背马驮。这里1998年通电,2017年修通村公路。以前我们住过茅屋和木楞房,每天吃的也是父母用石磨磨的包谷饭,点的是松明,现在面貌大变了。”
金安镇以前叫龙山,纳西语称“达饶”,意为下黑霜的地方。这里是典型的高寒山区,自然环境恶劣,加上交通制约,以前的确是穷乡僻壤,当地年长的人小时候都赶过马、拉过加轮车。
雨下得正紧,烟雨中的火塘边,我们聊得正浓。和德 明当了17年的村民小组长,担任过村委委员、村党支部委员,还两次获得镇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刚退休不久。他种过烤烟开过小卖铺,如今家里有8亩山地,套种包谷、白芨、核桃,养有50多只山羊,妻子在玉龙县一中务工,人均年收入两万多元。在自己脱贫致富的同时,和德明还积极带动村民增收创收。
和德明的儿媳妇胡用兰是傈僳族,11年前从宁蒗县金棉乡龙通村嫁来,融入和家后,成了生产能手。我曾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工作过20多年,跟很多傈僳族群众打过交道,显然此刻又多了一份亲近感。
惜别青松、古栗、楸木、芭蕉环抱中的和德明家,春雨蒙蒙中我们原路返回时,特意到金安镇政府走访了一趟。目前金安镇积极培育龙山万寿菊、玉河枇杷、增明三五月桃、三古牛养殖、义新苹果、光乐魔芋等,“一村一品”已初具雏形,乡村振兴正如火如荼。
暮色苍茫,雨后的金安山峦如洗,簇簇丛丛的万亩杜鹃花开得更加娇艳,山花烂漫,蜿蜒于横断山脉千百峰峦,与夕照交辉,映红了云岭高原,一如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并蒂花,仿佛昭示着金安的明天更加辉煌绚丽。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