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说端午
来源: 宫立 发布日期:2022-06-0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端午美味图(中国画) 齐白石

  一年一度,端午又至。“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端午节既饱含家国情怀,又充满文化意蕴与民俗趣味。

  郭沫若在《蒲剑·龙船·鲤帜》中谈及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相传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据说屈原是在这一天跳进汨罗江自杀了,后人哀悼他,便普遍地举行种种的仪式来对他作纪念。这传说是很有诗意的。不过在古时在有些地方,也有把这个日子认为是纪念伍员的。例如曹娥的父亲便是以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死。大约伍员的死期也是五月五日,但后来却为屈原所独占了。”

  浦江清则持另外一种看法:“据我们看,是先有这一个节日,后来把屈原附会上去的。因为民间对于某种风俗的古老相传,说不出所以然来,有人说出一番道理,觉得很有些意思,慢慢就成立了。譬如寒食节本来和介子推没有关系,有人说出晋文公烧山一段故事,很觉动听,大家就那样相信。端午节属于屈原也是这样一个情形。屈原是大大有名的诗人,而且是个忠臣,不但民间爱听,士大夫更爱说。”

  端午节怎么来的?纪念的究竟是谁?且不去管它,可以确认的是,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和中国人民同样的古老’,足见它和中国人民的生活如何不可分离”(闻一多)。

  端午赛龙舟这一习俗由来已久,最热闹也最能博人眼球。沈从文在《边城》中为我们现场直播了这一盛况:“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枝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

  端午节,大家不但要玩得尽兴,也要吃得开心。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赛龙舟。端午节可以不赛龙舟,但不能不吃粽子。

  粽子是怎么做成的呢?迟子建在《故乡的饮食》中提及:“家家户户提前把风干的粽叶泡好,将糯米也泡好,包粽子的工作就开始了。粽子一般都包成菱形,若是用五彩线捆粽叶的话,粽子看上去就像花荷包了。粽子里通常要夹馅的,爱吃甜的就夹上红枣和豆沙,爱吃咸的就夹上一块腌肉。粽子蒸熟后,要放到凉水中浸着,这样放个两三天都不会坏。”

  各地粽子的做法不同,口味也不同。琦君在《粽子里的乡愁》中回忆:“(母亲)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琦君最喜欢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晚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

  粽子不但可以吃,还能衍生出艺术品。林海音在《我的童玩》中说:“用丝线缠粽子,是旧时北方小姑娘用女红材料做的有季节性的玩具。先用硬纸做一个粽子形,然后用各色丝绒线缠绕下去。配色最使我快乐,我随心所欲的配各种颜色。粽子缠好后,下面做上穗子,也许穿上几颗珠子,全凭自己的安排。缠粽子是在端午节前很多天就开始了,到了端午节早已做好,有的送人,有的自己留着挂吊起来。同时做的还有香包,用小块红布剪成葫芦形、菱形、方形,缝成小包,里面装些香料。串起来加一个小小的粽子,挂在右襟钮绊上,走来走去,美不唧唧的。”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端午节的习俗自然也不尽相同。

  丰子恺在《端午忆旧》中说小时候家乡过端午节很隆重:大姐“一月前头就制‘老虎头’,预备这一天给自家及亲戚家的儿童佩带”;染坊店里的伙计祁官,“端午的早晨忙于制造蒲剑:向野塘采许多蒲叶来,选取最像宝剑的叶,加以剑柄,预备正午时和桃叶一并挂在每个人的床上”;母亲“忙于‘打蚊烟’和捉蜘蛛:向药店买一大包苍术白芷来,放在火炉里,教它发出香气,拿到每间房屋里去熏……到了正午,又把一包雄黄放在一大碗绍兴酒里,调匀了,叫祁官拿到每间屋的角落里去,用口来喷。喷剩的浓雄黄,用指蘸了,在每一扇门上写王字;又在每个孩子的额上写王字;又用指捞一点来塞在每一个孩子的肚脐眼里。”

  汪曾祺亦在《端午的鸭蛋》中回忆他的老家江苏高邮过端午的习俗:“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儿。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端午节的午饭也很有特色:“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

  作家笔下的端午节各具风情,让我们更为深入地感受端午文化。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