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东南,红岩溪与猛西河从高山峡谷咆哮奔流而来,见面后,来了个亲密相拥,成就了远近闻名的洗车河,也成就了洗车河这一千年古镇。河流在这里作短暂歇息后,又依依不舍地与古镇作别,舒缓地向南流去。当流到惹巴拉时,与靛房河汇合,沿岸的土家人再赋予它一个很诗意的别名——捞车河。捞车,为土家语“捞尺车”的略称。捞尺,汉语意为太阳,捞车河即为太阳河。千百年来,捞车河一路泥沙俱下,走走停停,在沿河两岸留下一块块带状冲击平坝,最后在隆头投入酉水的怀抱。
当捞车河走到坝嘴这个地方时,遇到一座小山的阻挡,由于水流无休止的冲击,这里形成了一口大深潭。河流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回环,随水而来的泥沙在东岸边沉积,日积月累,就成了一个偌大的沙滩。沙滩北、西、南三面环水,成为一个半岛。
在沙滩边的深潭里,有两块巨石,酷似猫的一对耳朵。丰水季节猫耳没入水中,枯水季节便露出水面,犹如一只活灵活现的水中神兽。于是,当地土家人根据这一自然景观,将此地取名为猫儿滩。不知是何年何月何人觉得猫儿滩这名儿听起来不雅,于是将其改为苗儿滩,这一叫,就叫到了现在。
苗儿滩镇,是龙山县的古镇之一。贯穿苗儿滩的捞车河,是龙山县境内唯一可通航的内河。在水路交通为主的年代,苗儿滩便成为重要的河运码头,上行可达洗车河、红岩溪,下行可达隆头、里耶、保靖、王村、辰州(沅陵)、常德等地,由此可辐射到长沙、武汉等大城市。龙山北半县大部分乡镇的桐油、茶油、药材、桑麻、生漆、木材等土特产品都要经过这里运往外地,而外地的食盐、布匹、五金、瓷器等又都经过这里运至洗车河、红岩溪,再分运到北半县各乡镇。
便利的水上航运和沿河两岸的大片肥沃土地,使苗儿滩成为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
苗儿滩还有个响亮的别名,叫苗市,是水陆码头形成的集市之意。作为捞车河畔重要的商业码头,苗儿滩的墟场自古以来就非常繁华。老街有两三公里长,清一色石板街,沿街店铺鳞次栉比,有青瓦木板房、吊脚楼、窨子屋、封火墙。每逢农历赶集日,方圆数十公里的土家山民,带着山货或水产品,或乘船赶水路,或翻山越岭走山路,来到这里交易。老街上商品琳琅满目、人头攒动,买东卖西,讨价还价,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近些年,当地政府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老街上的商家大多搬到新街上去了,繁华了数百年的老街于是清静下来。
捞车河是苗儿滩人民的母亲河,沿河两岸,山水田园风光旖旎,各具特色的土家族古村落依山傍水,星罗棋布。
捞车古村,又叫捞车河村,由捞车、惹巴拉、梁家寨三个自然村落组成,位于靛房河与洗车河交汇处。村子东北靠比寨山,西靠笔架山,东南靠董补山。以前,三个村落的村民来往过河要靠拉拉渡,近年来当地政府修建了一座长约300米的“Y”字形凉亭桥,把三个村落连接起来,这样捞车河村就形成三山套三河、三河绕三寨、一桥连三域的格局。
捞车河村历史悠久,土家族文化保存完好,土家织锦、土家摆手舞、打溜子等,都在这里得到了创新传承。这里也是传统村落保存较好的地方,如今仍保存有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建筑数十栋,还有200多栋颇具特色的窖子屋、四合水屋,主要有冲天楼、老油房、摆手堂、彭家大院 、周家大屋等,构成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这些古民居建筑,特色鲜明,工艺精湛,有很高的历史、人文及建筑艺术价值。
苗儿滩东北部的树比古村,又是一番别样风情。古村依山傍水,溪河纵横,古木丛生,全村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珍稀树种有红豆杉、柞木、金弹子等,百年古树不计其数,千年古树零散其间。前些年树比村还考古发掘出明代窑址的陶片。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山水风光,吸引众多摄影、绘画爱好者前来探秘。
捞车河畔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土家山寨浓郁的民族风情,为苗儿滩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苗儿滩镇的乡村旅游业风生水起。2020年,苗儿滩镇跻身湖南省十大特色文旅小镇行列。
捞车河下游庙溪口至隆头这段高山峡谷水域,以前是洗车河水上运输的惊险水道,水流湍急,礁石密布。现在由于下游碗米坡电站抬高了水位,这段水道已成高峡平湖,沿岸森林茂密,峭壁危悬,溶洞暗连,温泉喷涌。晴好时节,岸边景物倒映在翡翠般的河水里,船行其上,犹入仙境,为乡村振兴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