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脊梁
来源: 李丽琴(白族) 发布日期:2021-08-0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张伯简纪念馆。

  暮色中,一面红旗在云南剑川城南一座二层平顶小楼上迎风飘扬。红旗正下方,白色的牌匾上书写着“张伯简纪念馆”几个大字。随着一扇门打开,一个英俊青年的半身铜像出现在面前。走进纪念馆,一座座雕塑、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揭开了那段尘封的历史,诉说着共产党员张伯简短暂而又壮丽的一生。

  滇西北高原重峦叠嶂,剑川古城就静谧在群山的怀抱之中。城中桥头街北面坐落着一个有临街铺面的白族院落。1898年,这个白族家庭传出喜讯:一个小男孩出生了!

  小男孩的父亲张嘉乐是清末的秀才,在剑川县高等小学堂任教,初为人父的他满怀期待地给儿子取了“伯简”的学名和“庚喜”的小名。当时,被誉为“文献名邦”的剑川读书风气浓厚,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伯简从小就勤奋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尤以作文和书法见长。1912年,张伯简小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云南省立第二中学。

  张嘉乐对天资聪颖的儿子抱有极高的期待,希望儿子走一条“学而优则仕”的道路。然而伯简未能遵从父亲的意愿,选择了探求革命真理,走上一条献身报国之路。

  张伯简在大理读书时,正值军阀割据、兵燹匪祸,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916年,在大理中学学生与宪兵的一次斗争中,满腔义愤的张伯简挺身而出,成为斗争的组织领导者之一,初显了他不畏强暴、献身报国的远大志向。

  1919年初,中学毕业后不久的张伯简离开云南,前往南方革命中心广州投奔驻粤滇军。在广州,他置身五四运动风暴,努力研读进步书刊,探索和寻求挽救祖国危亡的道路。严酷的现实和民众的英勇斗争,更激发起张伯简的爱国热情。他深感“将来中国尚多有事,锻炼此身,亦有受用”,还在日记中告诫自己:“试问自生来廿年,日见马齿加长,而一切社会学问,一无所识者,不立返不改……然根基未固,当此廿世纪中尚有我立脚否乎?”同年,怀着进一步丰富知识和探求革命真理的强烈愿望,张伯简离开广州,加入了赴法勤工俭学的行列,成为云南赴法勤工俭学第一人。

  面对陌生的环境,这位出生于滇西北边远地区的白族青年,将信念化为前行的动力,走上了救国之路。1921年冬,张伯简转赴德国柏林继续勤工俭学,并在那里加入了共产党,和周恩来等一起在欧洲积极从事革命活动。第二年秋,张伯简赴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后留在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在此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1924年,张伯简回国后,仍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党刊《向导》和《中国青年》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他在给故乡亲人的信中说:“甫至上海,即为团体工作羁滞,责任所在,义不容辞”“伯简现在和将来,都要从事民族革命工作,生活朝东暮西,实无法顾及家庭”。“天天外出,深夜归来,在简陋的屋子里伏案疾书,甚至通宵达旦”是他留给友人最深刻的印象。张伯简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不仅根据自己的学习心得编制了《各时代社会经济结构元素表》,还编纂了被毛泽东称为“人民需要,革命需要”的《社会进化简史》,这本书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我国较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阐述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理论著作,在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暮色渐深,红旗牵动思绪万千。那位英俊青年离开家乡就再没有回来。1926年8月,任党中央罢工委员会书记的张伯简与邓中夏、苏兆征等一起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他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病倒不起,永远地离开了他所热爱的革命事业。28岁,多么美好的年华!张伯简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如闪电之耀亮,照亮着夜空,他的光辉业绩和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随着时间推移,那个英俊青年用心血浇灌的革命种子早已在祖国大地生根、发芽,蓬勃生长。他的理想信念亦如阳光雨露,照耀滋养着一代代革命者。1949年4月2日,滇西工委在剑川成功发动武装暴动,解放了剑川县城,创建了滇西北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有力推动了云南的解放。

  如今,张伯简的故乡剑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地处滇西北高原、过去的特困县已经脱贫,不仅交通便利、生态和谐,人民群众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剑川还相继被命名为云南省首批美丽县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并被纳入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而他出生的祖宅——“张伯简故居”,亦作为中共党史上重要人物的故居,吸引着许多干部群众前来参观瞻仰。

  为纪念这位剑川的优秀儿女,1987年,中共剑川县委在城西的景风公园建立了张伯简革命史实陈列室;2018年,在剑川古城重新布展建设张伯简纪念馆。寒来暑往,一波又一波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前来参观瞻仰,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他追求真理、奋斗不息的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挺起精神脊梁,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家乡儿女奋勇前行。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