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冀中行
来源:中国民族报 李培禹 发布日期:2021-07-2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每每参与或是看到身边举行的一些庆祝活动,我的思绪常常飞到拱卫着京城的那方土地、那丛树林、那湾小河、那片青纱帐……

  其实,我想说的是冀中大平原。在这块热土上,数不清曾有多少抗日将士和百姓与日寇展开长时间的游击战、地道战、拉锯战,所以那时有“坚壁清野”“堡垒户”“根据地”等。冀中大平原之上,面临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扫荡,老百姓用热血和生命坚守抗战的史实,应该被我们牢记。

  沿着永定河故道,走进隶属于河北省涿州市的松林店一带,我的心为之一震——这里竟是抗战烈士诗人陈辉战斗过的地方!

  冀中平原,到处传颂着浴血奋战、不惜捐躯的抗日英雄的故事,陈辉是其中之一。

  “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英雄抛碧血,化为红杜鹃。丈夫一死耳,羞杀狗汉奸。”这是陈辉烈士的诗句。这首遗诗,现在镌刻在他的墓碑上。

  陈辉,原名吴盛晖,1920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县(今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同一些热血青年奔赴延安,进入华北联合大学学习。毕业后,陈辉被分配到晋察冀通讯社当记者,写了大量揭露日寇侵略罪行的消息、通讯和诗。抗日烽火中,他被党组织派到涞水、涿县一带开展工作,曾任县武工队政委、四区区委书记等职。

  陈辉既是战士,又是诗人。他在青纱帐里、在抗战一线,写下了许多当时影响很大的战斗诗篇。刻在他墓碑上的诗,就是他听说战友陈琳等牺牲后,悲愤交加,一挥而就的“祭诗”。不想陈辉写下此诗不到4个月,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陈辉烈士的事迹是可歌可泣的,至今广为传颂:1945年2月8日,陈辉在拒马河畔韩村被敌人重兵包围,负伤后仍与鬼子、汉奸拼斗,最后子弹打光了,他被抢功的敌人拦腰抱住。陈辉用尽全身力气,拉响了身边仅剩的一颗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那时,他年仅24岁!

  抗日战争胜利后,涿县群众自动捐资,为陈辉烈士建了墓碑。墓地原位于涿州市楼桑庙三义宫东北侧,后迁至林屯乡西管头村三义公墓。

  陈辉在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一万多行诗,这些诗在当时都是有力的战斗武器。新中国成立后,他的诗歌仍在广泛流传。1958年,陈辉的老战友、著名诗人田间含着泪把陈辉散落的诗篇编辑成书,题作《十月的歌》。田间在诗集的引言中写道:“他的手上,拿的是枪、手榴弹和诗歌。”

  难忘冀中行。回京后我翻着书柜,想找出之前收藏的那本《十月的歌》诗集,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好在我的采访本还在,我抄下的那首陈辉烈士的诗篇还在,它仿佛知道,人们会一直记着它、朗读它——

  我的生命

  被敌人撕碎,

  然而,

  我的血肉呵,

  它将

  化作芬芳的花朵,

  开在你的路上。

  那花儿呵——

  红的是忠贞,

  黄的是纯洁,

  白的是爱情,

  绿的是幸福,

  紫的是顽强。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