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影视人类学的入海口 —— 评《微行集——影视人类学的道路》
来源:中国民族报 黄钰晴 发布日期:2021-02-0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主编:王海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不能把一个故事孤立地看作静态的独白,而必须要从对话或互动模式中来理解。”人类学家爱德华·布鲁纳如此阐释“对话式叙事”。从某种角度来说,作为历史的人类学学科史本身,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对话,它是不同时代不同学者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叙事交响。

  兰州大学教授王海飞主编的《微行集——影视人类学的道路》(以下简称《微行集》)就是一本这样的对话录。2017年开始,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不定期邀请国内知名影视人类学者到兰州大学进行学术放映和交流,命名为“兰州大学人类学影像映坛”。映坛的一个常设环节是由实验室师生对受邀学者进行学术访谈。2020年,前七期映坛访谈文稿结集付梓,定名为《微行集》。

  与勤勤恳恳耕耘于文字世界的传统人类学者相比,影视人类学者是最先拥抱新技术的一批人,他们总是在不断试探新的道路。年逾七旬仍活跃于各地进行新影像实践的著名人类学家庄孔韶教授,把虚构式戏曲和直播引入了《金翼山谷的冬至》,并表示“新媒体时代,我觉得就是不能拦截任何人的思路”。主持“清影放映”多年的清华大学教授雷建军,致力于将民族志影片放上大银幕、推向电影院线。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中心主任朱靖江则在策划一档人类学综艺节目,他表示“需要两条腿走路,显示出来我们的主动性”。

  《微行集》采用了“影片式的文本结构”,它更像是一个剧本,主持者与嘉宾学者的对话间暗藏机锋,戏剧张力与语言的幽默感并存。王海飞在与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庞涛谈及视觉人类学与影视人类学边界时,直言“实际上,我们都可以回避这个尖锐的问题,唯独你这里不能回避”。

  这种张力还体现在持不同学术观点的学者的表达上。影视人类学的学科建立不过百年,实践常常先于理论建构,围绕学科的边界和核心概念,在学术会议上常有激烈的学术探讨。当他们的观点陈列于书页,空间距离无限缩短,读者便可以在几页之间看见不同观点的碰撞。本书在每一期访谈末尾,还附录了在映坛放映现场嘉宾学者与观众的问答,圈内圈外观点相遇,往往也不乏火花。

  正如编者在前言中所叙,《微行集》试图展现对谈语境中学者们的不同关注点,“同样的内容、不同的面向”。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交融,正是知识生产的过程。

  1988年,云南省社科院的于晓刚、王清华、郝跃骏联合发表论文,将“影视人类学”这一概念引入中国,此后是影视人类学在中国漫长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之路。21世纪以来,影视人类学学科理论渐起楼阁,期间陆续有学者整理国内外影视人类学发展情况,进行学科史的总结、综述与反思。《微行集》则是近年来中国影视人类学著作中少有的以访谈形式完成的“综述”。

  《微行集》在对谈中呈现了两代中国影视人类学者对自己学术生涯的回顾,汇总起来可称为一部当代中国影视人类学史,这是“多条支路的汇集”的历史。在这本访谈集中,可以看到中国的影视人类学者们在不同方向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所作的努力:在理论方面,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鲍江试图构建以“生活世界”为核心关注点的影视人类学理论系统,庞涛则号召一种能给予学者更大自由的“学者电影”;在实践方面,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郭净推动西南地区开启“乡村-社区影像”时代,雷建军和他身后的“清影工作室”带着民族志影像闯进了商业院线,摸索学术制作与商业发行结合的方法……

  《微行集》于极不平凡的一年面世,也仿佛是一个拐点的隐喻。中国的影视人类学开拓者和建设者们通过30多年的努力,已为学科发展的涓涓细流拓宽了河道,理论建设也即将迎来一个突破的临界点。它昭示入海口已经不远,遵彼微行的细流,终将汇聚成多声争鸣的海洋。在这时候回顾漂流过的路,也许能给予我们新的启发。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