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纳傍村早就很有名了,不过之前的有名是因为穷。纳傍村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代化镇,这个镇曾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
近年来,纳傍村更有名了,但这一次,源于村子在脱贫攻坚中的超速发展,更源于“红股模式”。
纳傍村距长顺县城只有40公里的路程,可车跑起来没有一个小时是到不了的。通往纳傍村的道路全是乡村公路,不过路面都是硬化了的,硬化的质量看上去还不错。整条道路弯弯曲曲,人坐在车上,车子不时急转弯,人也跟着左摇右摆。道路两旁则是一派山清水秀、草木茂盛的景象。
车越往里走,风景越好,这“好”是村民用苦日子换来的。因为沿途好些地里长不出庄稼,却能长出形形色色的草木和千奇百怪的地形地貌。
我们乘坐的车是寇永华开的。寇永华何人?是一名“80后”大学生,2017年8月就到纳傍村任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后来又兼任村支部书记,还受到过全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
这条道他跑了3年多。由于跑得太多,每一道弯他都心中有数。我这个搭便车的乘客,在这条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还坐出了几分舒适。
一
纳傍村的自然风景一路延续,整个村子在群山环抱之中。
进得纳傍村,还能看到更独特的风景:养殖场厂房和蔬菜大棚。
近几年纳傍村的发展着实喜人,2014年贫困发生率为56.7%的村子,2018年就实现了出列“摘穷帽”,贫困发生率也降至3%以下。
我不好奇厂房和大棚,这些东西早已在祖国大地上遍地开花;好奇的是纳傍村这4年间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怎么说变就变了呢?许多人讲,是“红股模式”发挥了作用。
对于这一模式,寇永华如数家珍。他怕我听不明白,还特地给了我一份在黔南州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材料。从听他的口头介绍到对照材料来看,我的脑海里渐渐对这一模式显出了完整形象。
说一千道一万,所谓“红股模式”,落到实处还是“精准”二字:一是精准配置,二是精准经营,三是精准管理。因这“三精准”,“红股”就在纳傍大地上开出鲜艳的花,结出满满的果实,纳傍村从一个极贫村一跃成为小康村。
就精准配置“红股”,纳傍村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们先是建了合作社,强调村社合一。合作社再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整合出原始股本,然后按“户户持有普通股,贫困户持有扶贫股、土地流转增值股,集体留好发展股”的配股原则进行股权配置,让老百姓有参与感。
精准配置这事弄好了,接下来是如何精准干?因为“红股”持在手上是虚的,只有实干才能让“红股”产生效益,有了效益才能有分红,才能让老百姓有获得感。这就得搞精准经营和管理。
纳傍村的精准经营和管理抓了两手:一是建设生态产业示范园,二是组建专业劳务公司。在建产业示范园时,他们把养泥鳅、养猪、养绿壳蛋鸡作为抓手,称其为“三宝”,向“三宝”要效益。
我觉得养泥鳅最是稀奇,因为泥鳅实在是滑得不行。在我老家,谁要是油头滑脑的,人们准会送他一个诨名:泥鳅。而且这个诨名还会陪伴他一辈子。
在纳傍村发展泥鳅产业的带头人是我老乡,姓冉,人们都称他为冉老板。
我没有见到冉老板,但见到了养殖场的厂房,本想进去看看,却遇到了“铁将军把门”。
这是我认为的现代化泥鳅养殖场,因为这些泥鳅是生长在按规律运行的设施设备里,不是我儿时见到的在烂田里的泥鳅了。
透过厂房的落地玻璃,我还看到了挂在墙上的操作规程。对于工厂来说,操作规程就是制度,每一个员工必须遵守。我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个念头,泥鳅再滑,也有办法让它们循规蹈矩。
纳傍村的另一个精准经营路子是劳务输出,为此还专门成立了劳务公司。经过产业测算,本村只能容纳30%的劳动力,那么剩下70%的劳动力如果没有一个适合他们劳动的舞台,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就没有胜算。
于是,村里把就业分为村内和村外。村内的人吸纳进合作社或产业基地,村外则充分发挥能人的带动效应。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老百姓的腰包尽快鼓起来。
二
村上的“产业蛋糕”做起来了,如果没有制度,如何分蛋糕自然成了问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村里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同步着手设计分配方案。
什么人能分红,什么人不能分红,这得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让村民参与决策,于是就催生了《纳傍村十不分红制度》:一是阻碍发展不分红,二是破坏生态不分红,三是乱扔垃圾不分红,四是滥办酒席不分红,五是违规乱葬不分红,六是违规建房不分红,七是不孝顺父母不分红,八是子女辍学不分红,九是损毁公物不分红,十是涉黑涉恶不分红。
我听村委会的同志说,这《纳傍村十不分红制度》一出台,村民们个个赞成。
这我信。以上十个问题一直是导致农村不稳定的因素,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途径。《纳傍村十不分红制度》应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我特意找了一个上了年纪的村民打听这“十不分红制度”,他顺口就念出了一大串。我示意他别再念了,可他兴致正浓,一口气念到最后的那个“红”字。
随后,他朝我笑笑,道出了他的想法:这下好了,老滑头终于有办法治了。
我问他,“红股”分到手了吗?他答,分到了。我问他,多少?他说,不跟你说。愣了愣神,他又补了一句:财不露白。
呵,看来警惕性还挺高的,我不由乐了,接着想到了黔南的一句俚语:有肉放在碗底吃。我们的脱贫攻坚政策,不就是让每个人碗底有肉吗?
三
走进纳傍村,只见村子依山而建,这样建房的好处是后有靠山,前有开阔的视野。我在寨子里转了转,这里道路清洁,每家户外的物什都堆放有序,甚至还摆出了花样来。
村主任姓韦,布依族,也是“80后”。听他说,以前可不是这样子,现在乡亲们的日子过好了,各家都在乎自家的脸面。
不管怎样,物什像现在这样摆放得有模有样的,就是好,纳傍村人的脸上就光彩。
在村子里转了一圈,我用余光扫了扫能够扫到的,什么山川风物、人文景致、村容村貌呀,还有人们脸上的微笑,收获满满。当我趁着夜色离开村子的时候,还多次回头望了望。
我对一同回去的寇永华说,我们纳傍村民风朴实啊,他点头表示赞同。
和我们一同去纳傍村的长顺县一位司法干部好像半天没有说话,最后他说了一句:不光是民风朴实,在纳傍村脱贫攻坚战线上的干部,个个都朴实。
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呢?我今天见到的奋战在纳傍村脱贫攻坚战线上的每一张脸,给我的信息都是朴实的。
这就难怪了,为什么“红股模式”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什么这些“80后”干部深得全村人的信任,不就因为他们朴实,从不玩虚的吗?即便有人想玩虚的,但他们也事先扎好了“制度的笼子”。
我回想起在村里遇到过的人,脸上的微笑都是满满的。还有韦主任,他说起普通话来虽有些夹生,但他的笑是熟透了的,更是甜透了的。
我不由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花茂村考察时说的那句话: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当我再次回望寇永华和回想起韦主任时,感觉他们是贵州大地上众多为实现“让老百姓笑了”的实践者代表。老百姓幸福而甜蜜的微笑,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褒奖。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