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谈《挥师京门》的写作
来源:光明日报 陈宇 发布日期:2019-10-0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 吴冠中绘/资料图片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挥师京门——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一书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应时出版发行。作为作者,我谈一谈创作本书时的感受。

  这本书是我写作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长篇报告文学”系列丛书中的一部。《最后大决战》《横扫北回归线》等著作相继出版后,记述新中国成立的内容也列入了写作计划。在动笔之前,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全面搜集和整理历史文献资料;二是实地考察,重走这条“进京”之路;三是对一些历史见证人进行采访。在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创作素材后,开始章节设定,决定截取从东渡黄河到开国大典这段时空为历史大舞台,时间跨度一年半(1948年3月至1949年10月),以五台山、西柏坡、香山、中南海、天安门广场五个地点为大支点,这是全书的大框架。

(一)

这是一条毛泽东抒发30年情感之路。

  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是1918年8月19日至1919年3月12日。这次北京之行,使青年毛泽东开始了站在历史潮头的生涯。

  在这7个月的时间里,毛泽东在主持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工作同时,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由于工作关系,他常到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处请教,读了一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书刊,参加李大钊组织的学生会活动,研讨各种形式的思潮和政治主张,参加哲学研究会,旁听北大的课程,还和朋友们到天津大沽口观海看要塞炮台,到北京长辛店铁路机车车辆工厂进行调查。

  就在这段时间里,《新青年》杂志发表了李大钊所写《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热情赞扬十月革命,指出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历史的潮流,“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毛泽东在北京第一次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书籍,并在李大钊等人的影响下,确定了自己的终身政治信仰。

  1949年3月,当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从西柏坡进京,望到北平的城墙时,他深情注视着脚下久违的大地,无限感慨地说:“30年了!30年前我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还不错,吃了不少苦头,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一个马列主义者。”

(二)

这是一条中国革命通往全国胜利之路。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从陕西省吴堡县川口渡口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临县,然后经临县寨则山村、三交镇双塔村到达兴县蔡家崖。有一张著名的摄影照片,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穿着补丁裤子讲话,地点就在蔡家崖贺龙司令部的窑洞。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人员一路东进,经岢岚县城、神池县城、代县过雁门关,到繁峙县伯强村,冒雪翻越五台山,夜宿台怀镇塔院寺。为写本书我曾专程到五台山考察,访问有关人士。

  毛泽东一行于4月中旬到达河北省阜平县,先住西下关村,次日再到城南庄,从城南庄到花山村,再到西柏坡,毛泽东在这几个小山村里,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回复电报数百份,指挥了济南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等重大军事行动,起草了中原、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广播稿,发表1949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军旗的决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应为红地,加五角星,加‘八一’二字。”从那年春天开始,与毛泽东进京的步伐同步,“八一”军旗开始飘扬在各大野战军中,胜利的旗帜插向各大战场。

(三)

这是一条新中国开国将士的大阅兵之路。

  1948年,在西柏坡召开的“九月会议”上,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战略方针是打倒国民党,战略任务是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建军500万,歼敌正规军500个旅,5年左右根本上打倒国民党。”

  11月14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撰写的评论《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指出:“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经占有优势。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这样,就使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原来预计,从1946年7月起,大约需要5年左右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至于在全国一切地方消灭反动势力,完成人民解放,则尚需较多的时间。”

  1949年的春天,万物复苏。毛泽东一行离开西柏坡,经河北唐县、保定、涿县,于3月25日抵达北平清华园车站,然后至颐和园,下午5时同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等在西苑机场与前来欢迎的各界代表及民主人士1000多人见面,并乘车检阅部队,随后入住香山双清别墅。西苑阅兵可以看作是开国大典阅兵的预演。

  在双清别墅,毛泽东撰写新华社社论《南京政府向何处去?》,指挥了渡江战役,这是一场沿长江数百公里的大演兵、大阅兵。4月22日,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新闻稿。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不久,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展开了上海战役、广州战役。与开国大典大阅兵同时同步,展开了向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的战略大追击。“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新中国开国将士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全国进军,接受新中国全体人民的大检阅。

(四)

这是一条和平解放北平奠基首都之路。

  1949年1月7日,在中共中央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西柏坡,毛泽东为军委起草电报,发出指令:“准备对北平城内机场发炮攻击,促使城内敌军分化。”电报特别指出,我们的基本方针是,只要傅作义能让我们和平接收平、津,允许傅部编为一个军,他本人可以赦免战争罪,保存私人财产,住在北平或出外边由他自定,他的部属的生命家财不予侵犯。除此以外,不能再允许给他什么东西,亦不能称为起义。1月22日,傅作义正式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接受改编,按照双方的协议,北平城内的国民党守军开始到城外指定地点,听候改编。

  1月31日,傅作义部主力全部移出北平,人民解放军开始入城接防。北平宣告和平解放。次日,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了新闻稿《北平问题和平解决的基本原因》,指出“和平地解决北平问题的基本原因是人民解放军的强大与胜利”,“北平人民,包括劳动人民,资产阶级及绅士们在内,一齐渴望和平解决,又是一个原因”,“北平和平解决的又一个原因,是近20万的国民党军队除少数几个死硬分子外,从兵士们到将军们,一概不愿打了”。

  北平的和平解放为新中国定都和新北京建设奠定了基业。

  在西柏坡的日子里,毛泽东组织召开了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策划了新中国建国大业。提出要加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并拟定了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

  成立新中国的准备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9月,毛泽东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全体会议,在中南海召集关于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问题协商座谈会。北平改称北京,一个崭新的首都,一个崭新的中国,开始屹立于世界。

(五)

这是一条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路。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报告特别指出,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报告告诫全党,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对无产阶级的主要危险,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后半个月,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要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毛泽东进京了,他始终没有忘记他所说过的决不当李自成的话。本书最后一节就与此有关。

  “不忘初心,接力前行,七十年长歌未央;牢记使命,再赴征程,共筑华美新乐章。”这是印在本书封面上的几句话,也是毛泽东“赶考路”在今天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作者:陈宇,系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编辑:牛锐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