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会上,国家级非遗项目冀中笙管乐(子位吹歌)代表性传承人王如海带领乐班演奏《放驴》。国家图书馆供图
7月7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推介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该推介会是第二届“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以下简称“展映月”)的压轴活动。参展项目所记录的部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文化和旅游部相关工作人员等2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本届展映月于今年6月启动,国家图书馆共放映了18场31部非遗纪录片,内容涵盖了贵州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浙江的绍兴黄酒酿制技艺、江苏的佛教音乐、青海的热贡艺术等非遗项目,约2200名观众参与了观影活动。
对于展映月的主题“年华易老,技·忆永存”,民俗学专家刘魁立这样解读:“技·忆”,说的是技艺,也是记忆。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时间限定,如果它有价值的历程被记录下来,这个记录就变成了永恒。每一个非遗项目,都包含着昨天的历史信息,也是历史进程和发展状态的基础。非遗传承人的智慧和技能,或许会随着生命的终结被带走,但是记录下来的资料却将成为永恒。比如,贺兰山岩画作为艺术记录到今天走了大约1万年,《诗经》作为民歌记录到今天走了约3500年,《天工开物》这部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活动的综合性记录,到今天也走了近400年。这些记录还会继续汇入无尽的历史长河。
在刘魁立看来,以数字化、多媒体的方式来展现非遗存在状况、再现生活场景,就是今天的人们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当我们的子孙后代提出问题,想知道作为先人的我们曾经怎样生活的时候,现在所做出的记录,就是给他们的最真实的回答、最形象的回答。”刘魁立说。
推介会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的验收情况进行了总结,公布了第二批验收结果并颁发了参展证书、优秀参展组织单位证书和“观众最喜爱影片”证书,同时播放了参展影片的精彩片段。这也意味着,随着这批成果的发布,公众增加了一个了解非遗的途径,研究者新增了文献资料,媒体等传播平台有了更多优秀影视资源。
据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于2015年全面启动。该工作用资料收集与影像记录方式,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实践、教学的全方位记录,对已有文献进行收集,建立传承人专题资源库,并将记录成果制作成纪录片,进行公共传播。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庆善在推介会上表示,自今年开始,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被正式提升为传承人记录工作,对传承人的记录工作将更全面、更多角度地展开。除抢救性记录之外,有关部门还将开展代表作品典藏、实践与传承跟踪记录等多种记录工作。对非遗传承人和非遗项目的记录工作,作为一种非遗保护的基础手段,将广泛、深入地持续进行下去。
作为学术咨询和验收机构,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完成了2015年和2016年两批抢救性记录项目的验收工作,共有478个项目通过了专家的评审,其中47个被评选为优秀项目。除了通过展映月向公众展示之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作为国家图书馆的馆藏将逐步对公众开放。目前,国家图书馆已开辟了在线展映专区。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