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毕然 出版社:晨光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月
儿童文学作家毕然一直以独特而充满温情的视角观照世界,儿童成长小说《琢玉》便是其又一部温润的佳作。小说聚焦新疆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族少年马布,讲述了他在支教老师邵阳和尹修然等人的帮助下走出大山,外出求学,最终回到家乡、反哺家乡的人生经历。小说涵盖教育、理想、信念等主题,充盈着人性美与人情美。
毕然几年前在帕米尔高原文学寻访之旅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为这部诚挚之作沉淀了丰沛的情感,铺就扎实的写作基础。帕米尔高原上清澈瓦蓝的天空、雄壮伟丽的雪山、通透洁净的湖水以及沁凉细腻的黑青玉,给予他强烈的心灵震颤。皮勒村的村民善良敦厚、质朴友爱,不论是沉静笃定如慕士塔格峰般挺拔的男子,还是温婉羞涩如湖水般纯净的女子,抑或是童真无瑕如雏鹰般活泼的孩童,都使毕然印象深刻,继而造就他的作品在字里行间独具高原的清旷韵味。特别是在新疆支教8年的商人邵军(小说主人公邵阳的原型人物)无私奉献的赤诚之心与家国情怀,与塔吉克族少年马布的师生之情,以及作家在旅途中经历的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构筑了这部小说饱满而真诚的故事血肉与艺术肌理。
小说《琢玉》采用两个主要人物并用第一人称、混合交替的双线叙述方式,清晰地讲述了邵阳老师主动选择走进高原支教,帮助马布实现梦想的感人故事。小说中,马布有绘画与雕刻的天赋,又遇到了善良且有能力的“贵人”邵阳。邵阳十分肯定马布的绘画天分,并为他引荐雕刻大师尹修然,这不仅解决了马布个人发展的问题,还为皮勒村珍贵的矿石塔青“重见天日”带来了机遇。
“君子比德如玉”,尹修然收下马布这个徒弟,教他雕刻玉石,也教他雕琢自己。当然,不只是马布,小说中的邵阳与尹修然也都在这场生命之旅中雕琢自己。邵阳在支教过程中被孩子们展现出的“生命的另一种状态”和毫无保留的信赖、纯真和质朴所治愈,走出了妻子难产去世带来的沉痛阴霾。可以说,邵阳在帕米尔高原找到了人生价值的真谛。尹修然则在玄奘高僧走过的瓦罕走廊身体力行地感悟艺术、修炼精神,其生命体验与雕刻技艺达到“天人合一”的浑融境界,这与他的执着追求密不可分。
小说《琢玉》文如其名,以玉喻人、以玉喻人生,这是贯穿整个故事发展的纲领性线索。“玉不琢,不成器”,成就一块温润柔和的玉器,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遇到识玉的有缘人,二是经历无数次的雕琢。每个人都是一块璞玉,也需要这样的雕琢,马布如此,邵阳和尹修然亦是如此。在北京求学的日子里,马布变得更加自信、独立和坚强,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回到皮勒村后,马布已然判若两人,然而始终不变的是他想要回馈家乡、回报恩人的拳拳赤子心。
正如小说结尾所说,阳光正好,从心出发。给予他人关爱的邵阳散发的温暖光芒,不仅照亮了高原上的孩子,也温暖了自己。伴随着马布的成长,邵阳深刻地领悟了意大利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儿童是成人之父”这一教育观点。
的确,在教育之光润泽嗷嗷待哺的孩童之时,这些纯善坚强的孩童也在无形中校正着成年人的人生坐标。这恰是成长小说《琢玉》的独到之处——双线结构的设计突出儿童成长历程对成年人的助益。成年读者亦是儿童文学的受众,进入与儿童文学的艺术交流与对话中,他们仿佛重温了失落已久的童年幻梦,以成年人的睿智、通达来重新建构、体味童年的生命状态,寻回生命最初的精神家园。这种独特的艺术体验被儿童文学理论家方卫平称为“童年返顾”。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琢玉》首先是为儿童读者创造的一个独特的艺术空间,同时也是送给成年读者的一份礼物。
作家毕然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人间大爱,歌颂了新疆大地上如邵阳一般无私倾注爱与责任的志愿者,褒扬了像马布一样有理想、有抱负且为之奋斗的孩子们。作为儿童文学作品,小说《琢玉》的精神内核毫无疑问是爱的生发、承载和传递。除此之外,作品面向更为广泛的读者群体,蕴含着作家殷切的期盼,这也是此书“献给所有努力奋斗、敬畏生命、认真雕刻自己的人”的真谛。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