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国云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4月
位于长江、怒江源头的那曲,藏语意为“黑色的河流”。雪水从雪山上静静流淌而下,滋润着藏北广袤的草原。我们刚抵达那曲时,镇上牧民生火做饭和取暖都靠牛粪,加上缺电,镇上白天没电,晚上照明只能靠燃油发电机,而且发电时间只限每晚8点到12点的4个小时,生活十分不便。
如果人们在那曲河钓鱼,无须用诱饵,只要在粗绳上打一串结,拉上来就有好几条饥饿的高原鱼。受“黑色的河流”启发,当地人觉得水中可以得鱼,水流就可以发电。当然,高原高寒地区与内地做水电有着本质区别,当地全力进行技术攻关,很快解决了那曲镇的用电问题,也彻底结束了牧民祖祖辈辈点酥油灯的历史。望着灯火辉煌的那曲,在我们看来,整个城镇化发展不亚于一场革命。
那曲的平均海拔有4500米以上,过去这里连一棵树都不能长,临水而居、择水而憩成为当地牧民的唯一选择。这几十年来,随着党的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那曲不断梳理中心城区空间框架,五纵六横的城市道路整齐分布,现代与民族风格相结合的建筑错落有致,各种时尚与传统的商业门店更是鳞次栉比。
……
城镇化的加快,既有力地促进了那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地,也促进了牧民精神文化高地的形成。前些年随浙江记者团到那曲采风的时候,我们援藏干部拿到一张老照片。照片上,一群欢乐的藏族孩子,围着一块刻着“那曲杭州希望小学”的石碑。“站在中间的就是我,我那时读五年级。”达扎旺堆指着里面的一个孩子说。
那时藏北适龄儿童入学率非常低,我们认识到,比起缺氧,那曲更缺的是学校。扶贫,就应先扶智。1995年8月,一封火烫的信,飞到家乡:“每个杭州人少吃一根棒冰,少抽一支烟,省下的钱可以建三四所希望小学……”很多杭州人第一次听说“那曲”这个地名,但短短一周,225万元的善款从千家万户汇集起来。当时的报纸有这样的记载:“向阳中学的盛捷捐出一年的积蓄100元;邮电路小学9岁的王笑凡打开一直舍不得动的储蓄罐,那里有15.16元的硬币……”
不久,一所所希望小学在高原落地开花。达扎旺堆离开昏暗的土坯房,他的世界像新教室一样明亮起来。“大学毕业后,我回到那曲,当上老师、小学校长。我想帮更多孩子改变他们的一生。”达扎旺堆兴奋地说。
那曲是要隘重镇,也是藏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还是全国最年轻的地级市。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那曲地区撤地设市,原那曲县顺此改为色尼区。青藏铁路、青藏公路、格拉输油管线与光纤电缆等基础设施,作为高原上的大动脉和“生命线”,横贯那曲镇。
与我们正在行走的青藏公路平行的,是那条青藏铁路,锃亮的钢轨上跳动着耀眼的光。这两条天路齐头并进,如长梯向昆仑山深处延伸……我注意到,那覆着积雪的铁路路基,是由一块块道砟组成,当地人说道砟的原料来自昆仑山,而公路也是由小小石渣铺底。哦,我明白了它们在高原为何如此坚强,原来昆仑山是它们的母体。
随着火车高速公路接通那曲,交通重镇那曲更是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当地在那曲镇以南、占地面积相当于20多个北京“鸟巢”的地方,建成了集货物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中心。一下子让交通时间成倍缩短,牧民们的收入成倍增长,人居环境迭代更新。
……
这里还有一个好消息,虽说那曲种树的条件非常恶劣,但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目前那曲项目基地的树苗可以连续几年成功越冬,平均越冬存活率在75%以上,苗木保有量有30多万株。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那曲距离树木成林的目标愈来愈近,藏北人也有望再创属于雪域高原的新奇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辽阔无垠的雪域高原,确实迷人且与内地不同,那里的山特别高,天特别蓝,蓝得透彻,蓝得明亮,蓝得让人心醉而迷惘。正如一首怀念西藏的歌说得好:“喝过的美酒都忘记了,只有青稞酒忘不了;穿过的衣衫都忘记了,只有氆氇忘不了。”
或许,青藏就是天堂的模样,进而成为我们一批批援藏干部的第二故乡。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