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桃花源
来源:中国民族报 郭人权 发布日期:2025-04-1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桃花季节(油画)吴冠中

  在我的家乡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有一座名为桃花源的小镇,据说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原型地。春日,漫山遍野的桃花如云霞般绽放,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探访。自然,我也不免生起前去一睹胜景的兴致。

  晨光熹微,我们踏着露水,穿过一片片青翠欲滴的竹林,前往桃花源景区。林间雾气缭绕,鸟鸣阵阵,仿佛在为我们引路。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洒下斑驳光影,宛如碎金般点缀在小径上。脚下的石板路略显湿滑,却更添了几分野趣。偶尔有野兔从草丛中窜出,又迅速消失在密林深处,让人不禁莞尔。

  桃花源,一个梦幻般的小镇,不仅仅是一方土地,更是人们心灵的一处归宿。即使没有达到“心远地自偏”的境界,在此处也能寻到与陶渊明同样的那份悠然。在这里,时间仿佛停滞了,四季如春,桃花常开不败,正所谓“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溪水潺潺,如同唱着永恒的歌谣。

  我们仿佛看到了陶渊明笔下的那片乐土,人们耕作于田间,渔猎于溪畔,与自然和谐共生,享受着天地间的宁静与和谐。身处桃源之境,让人不禁联想到《论语·先进篇》中曾子所描述的生活场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每年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桃花源的村民们都会共庆盛大的桃花节,据说这一传统已延续了数百年。节日当天,村民们早早起床,穿上绣有桃花的节日盛装,家家户户张灯结彩。

  清晨,村里的长辈会在祠堂前点燃香火,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随后,欢快的锣鼓声响起,村民们载歌载舞,庆祝春天的到来。孩子们在花丛中追逐嬉戏,手里举着用桃花编织的花环;老人们在树下摆开棋盘,一边对弈,一边闲聊着往年的趣事;青年男女则漫步于花海之下,情意绵绵。

  桃花源最有特色的是桃花宴。村民们将自家酿的米酒、打好的擂茶、蒸制的米糕一一摆上长桌,邀请远道而来的客人共享。席间,歌声不断,笑语连连。

  我们坐在溪边的石头上,闭上眼睛,让心灵与这片土地对话。耳畔是桃花的低语,溪水的歌唱,还有村民们的笑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桃花源的灵魂。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有一种质朴的美,而桃花源,同样是这种质朴美感的极致体现。这里的人们春种秋收,夏耘冬藏,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这种生活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它告诉我们,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当我们离开时,夕阳的余晖为桃花镀上了一层金色,回望那片闪着金光的花海,我们心中充满了不舍。桃花源的村民们站在村口,挥手向我们告别。我们越走越远,他们的身影渐渐变得模糊,但那份温暖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究竟在哪里?学界尚有争议。但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它提醒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总有一处精神乐园,等待我们去发现、去珍惜。

(编辑:魏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