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秀清幽匡庐山
来源:中国民族报 李治钢 文/图 发布日期:2024-10-1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匡庐奇秀甲天下。

  登临过一览众山小的泰山,攀上过归来不看岳的黄山,然而,最让人念念不忘的还是庐山。

  “匡庐奇秀甲天下。”庐山又名匡山、匡庐,耸峙于长江与鄱阳湖畔。“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庐山的四季各有特色。尤其是在炎夏酷暑,逃离毒辣的太阳、翻腾的热浪和闷噪的空调房,去庐山消暑赏景,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乘车从庐山南麓而上,只见绿色的山峦连绵起伏,一座座山峰高耸峻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车行驶在九曲十八弯的盘山路上,就像是在悠长的绿色隧道里穿行。透过车窗,满眼青翠欲滴,让人的心底顿时布满了清凉的浓荫。

  不知不觉,车已抵达山腰上的牯岭镇。这是一座美丽别致的公园式高山小城,三面环山,一面是峡谷,以山形似牛而得名“牯岭”。小镇上,商店、宾馆等鳞次栉比,繁荣热闹。

  在小镇街心公园下车,清凉的微风迎面拂来,舒适得让人迷醉。园内有一牯牛雕塑,周围花香木茂,绿草如茵。凭栏眺望,远山含黛,峰峦葱茏,一幢幢别墅依势而建,错落有致。深红色或青绿色的铁皮屋顶,像朵朵鲜艳的蘑菇,点缀在青苍的山谷中,显得格外静谧和空灵。

  云海、瀑布与绝壁是“庐山三绝”。在庐山,云海是最易见的一种景象,且“闻之有味,听之有声”。每当雨后或温差趋大之时,庐山上必会云雾弥漫,像海上波涛,翻腾追逐。一座座峰峦时而高浮云雾之上,时而淹没在茫茫云海之中,变幻不定,十分壮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是对庐山云海的绝妙写照。

  庐山不仅云雾美,晚霞和日出更是锦上添花。位于庐山东谷的含鄱口,因两山对峙形成一个巨大的壑口,像要一口汲尽鄱阳湖之水,颇具气势。这是观庐山晚霞和日出的最佳之处。每当太阳从湖面喷薄而出时,周边的一切都被浸染成光耀万丈的红色;而当夕阳晚照,各色云霞交织在一起,演绎出五光十色的图案,游人无不为之震撼。

  “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我一直以为李白是在三叠泉写出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优美诗句,等我下到三叠泉谷底,才知道李白吟诗的地方叫秀峰。对平时缺少运动锻炼的人来说,三叠泉何止三千尺,上下谷底落差好比两百层楼之高,一路上皆见气喘如牛、手脚并用的攀登者,难怪有人戏言:不来肯定终身遗憾,来了差点遗憾终身。

  当我坐在涟漪荡漾、凉意无限的水潭边,仰面观瀑,只见从五老峰、大月山峰汇集而来的泉水,经过山川石阶,折成三叠,从高高的山头凌空而下,鸣如击鼓,吼若轰雷,宛如一幅水帘悬挂空中。泉水抛珠溅玉,千片冰绡,抖腾长空,经阳光折射,五光十色,瑰丽夺目,恰似银河九天飞来。

  在我入住酒店的对面,则是如琴湖。湖岸曲线玲珑,湖面状似一把小提琴。有曲桥通向湖心岛,四周湖光山色,绿意盎然,花草树木、山楼亭桥倒影湖中。环湖漫步,空气清新沁人,如同行走于一幅水墨画中,令人陶醉在绿的怀抱和诗的意境里。

  古人曾云:“庐山之美在山南。”庐山的精华景点就集中在这一带。沿大林路去往花径公园,顺路可见冰川遗迹的冰桌巨石——飞来石。花径曾是唐代名寺大林寺的所在地,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正是源自于此。

  临近的锦绣谷,花团锦簇,绿植茂盛,风景秀丽。谷南还有著名的“仙人洞”,在参差如手的佛手岩的掩盖下,一洞中开,洞中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相传吕洞宾在此修道成仙。“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句,更使其名扬四海,成为游客打卡必游之处。

  有人说,光看锦绣谷和三叠泉,对庐山真谛还远远未知,无论如何都应看看庐山的老别墅,因为这里的每一幢老房子都有一个美妙的故事。庐山现存六七百栋风格各异的老别墅。老别墅依山而建,石墙石阶、木手扶栏、红绿屋顶、花格门窗……掩映在万绿丛中,堪称“万国建筑博物馆”。徜徉其间,可以一边欣赏欧式别墅及陈设,一边聆听庐山别墅开发的历史和尘封在老房子里的故事。

  在牯岭镇上,还有一家老电影院,三十多年来每天只放映一部以庐山风光为背景的影片——《庐山恋》,据说放坏的胶片已可堆满一屋子。白天登山观景,晚上去看一部把庐山介绍给全国人民的电影,真是回味无穷。

  观山如读史,游庐山之时,既要带上一只“风景眼”,更要带上一只“文化眼”,否则就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尽管游程匆忙,但我还是领略了庐山神奇清幽的魅力。相信,还将后会有期。

(编辑:魏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