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画是凿刻或涂抹在岩石、崖壁上的图画,也称“石刻艺术”“石书”“涂抹画”等,是古代先民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宁夏的贺兰山岩画、云南的沧源崖画、广西的花山岩画、福建仙字潭摩崖石刻等,都是我国岩画的典型代表。
位于广西宁明县的花山岩画,是左江流域的岩画代表,是世界同类岩画中单幅面积最大、画面最集中、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据考证,花山岩画绘制于战国至东汉时期,因历史悠久又保存完好,内容丰富且充满无限遐想而闻名。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于2016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广西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唯一入选的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是古代骆越族群的文化创造,同时也是南方各族群间、中原与边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花山岩画是南方各族群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研究表明,花山岩画与广泛存在于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岩画有密切的文化关联,是古代南方各族群迁徙流动和文化交流的见证。例如,花山岩画与福建仙字潭摩崖石刻在对人物的呈现上,均刻画正面和侧面两种人物姿势,且性别特征明显,在身佩武器、发式、艺术风格等方面也有诸多显著的相似特征。另外,花山岩画与云南沧源崖画在画作颜色、制作技艺、画面内容等方面也存在高度关联性。比如二者都是以高大的正身人物为中心,两侧或四周排列众多的小人物。在画作颜色和绘图方式上,两类岩画均使用红褐色涂料,采用平面绘图法绘制。《汉书·地理志》载,百越“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沿江河等通道流动是历史上南方族群迁徙的重要特征,花山岩画所处的左江流域既是百越族群内部交融的发生地带,也是西南百濮族群与百越族群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
花山岩画吸收融入了大量中原文化元素,体现出中华文明包容性与统一性。早在商朝时,中原地区已经开始广泛铸造使用青铜器,及至周朝,青铜制造技术和水平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有大量考古研究表明,商周时期的青铜文明也在同时期传播到岭南地区,并影响了花山岩画的创作人群。花山岩画图像中出现了大量的青铜器物造型,如铜鼓、钟、刀剑等。秦朝是大一统王朝初步建立的时期,秦始皇“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也是从秦朝开始,岭南地区被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范围,获得更广泛的开发和经营。到了汉武帝统一岭南后,设置九郡,延续“和辑百越”的政策,左江流域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增多,地区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岩画创作的人群与内容也发生诸多变化。比如有关花山岩画的各类传说中,有伏波将军、吕洞宾、雷神、玉帝、王母娘娘等源于中原地区的人物要素,这体现出左江流域人群对中原文化的接纳与认同。
花山岩画见证了中华文明与域外文明的交流互鉴。左江流域是中华文明与东南亚文明联系和交流的重要通道。历史上,大量的越南使臣沿水路进入中国,以诗、文、图的形式记录下了对花山岩画的解读和想象。据不完全统计,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冯克宽的《过华山》到清光绪八年(1882年)范文貯的《如清图》,越南使臣的行记文学中有关花山岩画的书写和描绘达32份之多,时间跨度近300年。这些行记文学丰富了研究花山岩画的文献资料,充实了其文化内涵。如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越南使节武辉珽的《宁江泛棹》一诗中写道:“宁江舟次晚开维,不尽风光夹道随。驮马塘聠双岸岭,龟龙答聂半江湄。石屏天绘黄巢迹,花坞春描白帝祠。料想武陵溪上客,桃村竹屋未多奇。”描绘左江沿岸壮丽风光的同时,将花山岩画文化意象与“白帝祠”“武陵”“桃村”等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经典文化元素相结合,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魅力。
花山岩画蕴含着古代南方族群高度的智慧,是人与自然对话的旷世杰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花山岩画文化遗产价值挖掘阐释和利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以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