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轴贯古今 千载文脉长——从北京中轴线看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
来源:中国民族报 张勃 发布日期:2024-08-0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北京中轴线鸟瞰。资料图片

游客在天安门广场游玩。新华社记者任超摄

四名瑞士游客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前合影。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蓝天白云下的北京故宫。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11时15分,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自永定门至钟鼓楼长达7.8千米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是由古代皇家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居中历史道路、现代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的城市历史建筑群,包括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等15个遗产点,遗产区面积589公顷,缓冲区面积4542公顷。

  梁思成曾盛赞:“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北京中轴线是活态的文化遗产,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时空之中的演化嬗变、传承接续。它不仅见证了北京城市的演进历程、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价值观、理想诉求,是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的典型例证。

  1、突出的连续性:源远流长的北京中轴线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这也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根本特性。这一特性的形成,既依靠大量书面文献资料和众多器物、遗迹、遗址的传承,也依靠口耳相传和生活日用的延续。

  北京中轴线虽然肇始于元代,但作为我国古老都城规划设计思想在北京实践的“无比杰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自东周时期《周礼·考工记》确立“宫城居中”“以中为尊”的规划理念后,我国历代都城建设便以此为基准,形成以中轴线为核心的城市规划布局。从隋唐长安到北宋汴梁、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都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念,直到今天仍在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和方法不仅贯穿了我国几千年的城市发展史,还成为连接历代古城的文化纽带,使得每座历史城市之间能够跨越时空进行对话,共同构成我国古都历史文化的整体。

  北京中轴线还承载着“择中立国”的原则。“择中立国”的原则早在西周初年就由周公旦予以实践。史载周成王打算将都城迁到洛邑,派人通过测日影的方法找寻“地中”所在。《尚书·尧典》记载,帝尧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赴东方旸谷、南方南交、西方昧谷与北方幽都观星、测日影,可见周公测日影、定土中的做法并非全新的发明,而是对前代的继承。周公之后,“择中立国”的原则不断得到认同和发展,荀子提出:“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后世王朝虽然各有其都,但都将都城宣称为天下之中并努力将其营造为天下之中。

  元、明、清定都北京,同样强调北京天下之中的地位,并以此作为建都的合理依据。不仅都城选址时要考虑位于天下之中,规划建设上也要将其营建为天下之中。比如长长的中轴线自北而南,从宫城、皇城和内城穿过,形成大大的“中”字,也正是天下之中的典型象征。

  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同样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绵延不断。以天坛为例,祭天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礼仪活动,所谓“礼莫重于祭,祭莫大于天”。考古发现证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牛河梁红山文化中,已经出现祭天的坛式建筑。坛面接近正圆形,由三层以立石为界的阶台和坛上积石组成,形成由外、中、内三周同心状石界桩圈框定的三层台阶,从外向内逐渐高起,与今天北京中轴线上明、清两朝皇帝冬至祭天的国家礼仪场所——圜丘如出一辙。

  2、突出的创新性:与时偕行的北京中轴线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是历久弥新、持续发展的文明。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到“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等,都强调“新”的意义和价值。北京中轴线以其自身的变化发展,成为中华文明与时偕行、历久弥新的典型例证。

  我国都城中轴线自产生之后,就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有学者提出,城市中轴线经历了由两段式向三段式空间布局的变化,其中北宋汴梁为城市中轴线三段式空间布局开辟了道路,影响了金中都中轴线的布局,为元大都中轴线三段式空间布局的形成打下基础。

  具体言之,元大都的中轴线,可以说比其之前任何一个朝代都更接近《周礼·考工记》中“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理想都城模式,形成了一条穿过大都、皇城和大内的中轴线。与前代不同的是,元大都第一次将钟鼓楼置于都城中轴线的北边。鼓楼原名齐政楼,是用于计时、报时的“更鼓谯楼”,表达《尚书·舜典》所说“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的含义,它与钟鼓一起,共同宣示着一个国家的作息时间和井然秩序。

  明代北京中轴线与元大都中轴线重合,但在建设和布局上也有创新之处。首先,许多沿中轴线对称分布的建筑使用左右、东西、文武等对称性很强的语词来命名。比如东直门和西直门,左安门和右安门,文楼和武楼等。其二,在“左祖右社”和中央衙署的安排上,明代将太庙和社稷坛置于皇城内、宫城前,紧靠中轴线。明代还在皇城外修建广场和千步廊,并按照文东武西的原则安排中央官署机构,进一步增强“左右对称、中轴突出”的特点。其三,明嘉靖年间修筑外城,将外城城门永定门安排在内城中轴线向南的延长线上,此前业已存在的天坛与山川坛(后改称先农坛)则分布于东西两侧,不仅使中轴线得到延长,而且使“左右对称、中轴突出”的格局进一步彰显。

  清代在北京中轴线建设上也有诸多贡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围绕景山所做的建设。如在山前原明代山殿的基址上兴建绮望楼,创造性地将至圣先师孔子置于中轴线上。这些举措在更加突出中轴线地位的同时,也丰富了中轴线的文化内涵。

  新中国成立后,改建天安门广场,树立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而之后在北京中轴线南北延长线上建设鸟巢、水立方、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国家会议中心、大兴机场等大型建筑,体现了北京中轴线仍在不断创新发展。

  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曾经用“三个里程碑”概括北京城市建设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变化:一是明朝皇城、紫禁城的修建,二是天安门广场的改造和东西长安街的贯通,三是中轴北延长线的建设。“三个里程碑”都发生在北京中轴线上,是北京中轴线创新性的集中体现。

  北京中轴线是我国都城中轴线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吸收前代都城规划设计理念和实践成果,延续古老的以中轴线为都城规划设计基准线的历史传统,又根据北京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增加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内涵,从而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突出的统一性:多元一体的北京中轴线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是融多元文化于一体、被普遍认同的文明。

  早在距今5000年前后,中华大地各区域的史前文化就在各自发展的同时,与周邻地区发生密切的联系。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并实施一系列政策,形成前所未有的大一统局面。到汉代,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日益密切,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得以巩固和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冲突与民族融合构成当时民族关系的一体两面,各族人民在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互相学习、相互影响。隋唐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深,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可以说,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尚一统、求大同”的理念诉求和政治实践,持续强化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铸就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

  北京自西周初年成为诸侯国都城以来,曾多次作为各个朝代的政治中心: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多个民族在这里建立政权,一方面带来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但另一方面,这些民族又都崇尚中华礼乐文明,进一步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都城是国家的政治中心,中轴线又是都城的中心,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北京中轴线作为都城中轴线规划设计理念在北京实践的产物,其形成发展和代代延续就是统一性的表征。金中都的创建者海陵王完颜亮拟迁都燕京,便派遣画工专程将北宋开封的宫室制度描绘下来学习,由此形成北京的第一条都城中轴线。元大都规划建设主要遵循儒家经典《周礼》中关于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理想模式的描绘,显示了元朝统治者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尊重、认同和践行。清朝统治者在诸多方面都学习和继承明代制度,其中包括继承明北京城并延续北京中轴线的格局。可以说,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和象征,为各民族普遍认同。

  发生在北京中轴线上的一些历史事件,也见证着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比如,共享同一种时间制度,既是维护中华文明统一性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华文明统一性的重要表现。元、明、清三朝都曾在北京中轴线上颁布历书。通过颁布历书,中央政府实现对举国事务的有序安排,使上下政令统一,军政事务、社会生活都能够按照时间规则运转,井然有序,形成一个整体。在历书的影响下,全国各族人民还共享许多节日,通过年复一年在同一个时间共同举行约定俗成的节日活动,增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认同。

  4、突出的包容性:丰富多彩的北京中轴线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是不断丰富、多姿多彩的文明。“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这些古语都阐释着包容的意义和价值。

  北京中轴线在统一性中体现着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毋庸置疑,北京中轴线的形成是儒家思想的产物,体现着儒家崇尚的礼乐文明,比如天坛供奉昊天上帝,以及与天有关的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先农坛供奉先农,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以及天下名山大川、京畿名山大川之祇等;太庙供奉皇帝的祖先及宗室和有功的大臣,社稷坛供奉社稷之神……这些都是儒家礼制的正祀。

  北京中轴线上还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如紫禁城慈宁宫就是皇宫中供奉佛像的重要场所,而其旁北边的雨花阁,“阁三层,覆以金瓦,俱供奉西天梵像”。乾隆年间在景山峰顶各建一座佛亭(自东向西依次为周赏亭、观妙亭、万春亭、辑芳亭和富览亭),每座亭内供奉一尊佛像,统称“五方佛”,也是佛教文化的典型代表。

  明清时期,中轴线上修建了不少道教建筑,其中著名的有紫禁城内的钦安殿、天穹宝殿和位于紫禁城西北方的大高玄殿,它们均是皇家道教活动的场所。此外,位于什刹海一带、中轴线西侧的火神庙供奉火德真君,也是道教场所。北京中轴线上还有萨满教文化,紫禁城内的坤宁宫即是清朝祭拜萨满教诸神的场所。

  北京中轴线上多种宗教文化的和谐共处,正是其包容性的鲜明表现,也反映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5、突出的和平性:以和为贵的北京中轴线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是追求“天地位,万物育”、井然有序、共生共荣的文明。早在《尚书》中,就有对“和”的深刻思考。西周末年,史伯又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和”是多种不同事物的平衡协调,可以使万物得到生长。《礼记·中庸》更将“和”视为“天下之达道”。经过长期的发展积淀,“和”的内涵越来越深刻,越来越丰富,由一个日常词语逐步升华为一个哲学概念、美学概念、伦理道德概念,日益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主导精神。

  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十分鲜明地体现在北京中轴线上。紫禁城作为宫城,在北京中轴线上处于核心位置,其中前三殿和后三宫作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处理政事、举行盛典和日常生活起居的前朝与后廷,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前三殿是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及其相关区域。三大殿均位于中轴线上,均以“和”字命名,清晰地反映了统治者对“和”的追求。此外,三大殿区域还有协和门、熙和门,也以“和”字命名。而后三宫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其相关区域的总称,三宫的名称都源于《周易》,亦与“和”密切相关。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北京中轴线两侧分布着天坛、先农坛、社稷坛、太庙等国家礼仪建筑,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礼乐文明。古代举行祭祀天地、先农、社稷、祖先等国家礼仪时,多要奏中和韶乐。中和韶乐包括多个乐章,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差别,但多以“和”“平”命名。如明朝嘉靖十年的《祈谷乐章》包括中和之曲、肃和之曲、咸和之曲、寿和之曲、景和之曲、永和之曲、凝和之曲、清和之曲与太和之曲;清乾隆十一年的《圜丘九章》包括始平、景平、 咸平、寿平、嘉平、永平、熙平、清平、太平等。

  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既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也是中华民族自觉追求的结果。北京中轴线作为都城中轴线规划思想在北京实践的产物,能够为理解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之间的关系提供说明。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彼此密切关联,比如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为其他四个特性,正是创新性、包容性的不断赋能,统一性、和平性的提供保障,才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讲好北京中轴线的故事,对于传播中华文明具有积极意义。当然,北京作为世界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不仅仅是中轴线,其他数量众多且底蕴浓厚的文化遗产,也都可以放在中华文明的视野中加以理解。保护好、传承好、阐释好、利用好北京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中华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