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绍兴,我心中充盈着鲁迅笔下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儿时记忆;眼前浮现的是那颇有韵味的唐代古纤道;脑海里想到的是杏花、春雨、江南,“水乡”“桥乡”“酒乡”,一幅传说动人、古迹斑斓、经典瑰丽的人文画卷……
绍兴,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多少次在书卷里与她相遇,在穿越时光的岁月中与她相拥,在历代名人墨客的浓浓笔墨中感受她涓涓流淌的诗意。
如果没有深厚文化的积淀,绍兴或许就是一座清秀而普通的江南小城,因为她有豆腐、腊肠、茴香豆,有小桥、流水、乌篷船。
然而,她却非同寻常。
绍兴水街(中国画) 徐希
浙江自古就是“南商北文”的福宝之地。浙南人善于经商,浙北人长于文采,而浙北文脉的典范莫过于绍兴。大禹曾在此汇聚天下诸侯,勾践曾在此卧薪尝胆,智者大师在这里建立汉传佛教天台宗;陆游、唐婉曾在此浅吟低唱,王阳明在此养性修心,鉴湖游船曾渡过秋瑾;而三味书屋里,更回荡着鲁迅与儿时同学的琅琅读书声……
在漫长的等待中,我在花开烂漫、姹紫嫣红的春天,与绍兴撞个满怀。
一
绍兴的山水易于滋生斯文,历代名人的汇聚使绍兴多了几分灵性。名人为江山添色,江山使名人增辉,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绍兴就是这样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孕育滋养了一代代出类拔萃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群星璀璨夺目,照亮历史天空。
阳光灿烂的午后,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碧霞池畔,远望一泓清池。湛蓝的天空下,水如明镜,白墙黛瓦,青竹翠柏。眼前伫立着一尊庄严肃穆的雕像,他便是绍兴古城“伯府第”的主人——王阳明。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阳明学”绝非书斋里的空想,而是学以致用的利器,乃至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等名人都是其忠实的拥趸。“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其哲学思想对东亚、东南亚国家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与绍兴的渊源非常深厚。绍兴是他的故乡,是他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绍兴兰亭为“先生所亲择”的墓址所在地。同时,绍兴也是“阳明心学”启蒙、成熟和传播之地。在此期间,王阳明发展完善了心学思想体系,提出“致良知”说。他体察民情、怜悯乡亲,与当地民众建立深厚的感情,引导民众,传授学术,这些为其后期施展雄才大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漫步王阳明故居,空气中氤氲着淡雅的清芬,阳光倚着竹竿,洒下一片斑驳的光影。展厅陈列着他的书法作品和文章,字迹遒劲俊美。此刻,我眼前仿佛浮现出王阳明坐于灯下、展开书卷,挥毫写下洋洋大作的情景。
王阳明27岁中进士,步入仕途,一如既往,追求真理。有人认为只要学会了格物,他就离圣人近了一步。王阳明却在“龙场悟道”中提出了“知行合一”之说,独辟蹊径,这是他对国家的热爱与珍重,对百姓的关心与同情,更是对人生最透彻的诠释。彼时的他内心格外安静,感受到万物自由千载寥廓,旷达高远的意境油然升腾。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作为史上完成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大家,王阳明被誉为“真三不朽者”。500年后,一代宗师王阳明的卓然风范依然留存,“阳明心学”在绍兴处处留痕。
二
位于绍兴市东南的会稽山,不仅因其自然风光而闻名,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远眺崇山峻岭,近看茂林翠竹,清流湍急,绿荫葱茏,当年越王勾践种兰于此,汉代曾在此设立驿亭,故名“兰亭”。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书圣”王羲之邀请谢安等名人修禊于兰亭,临流泛觞饮酒赋诗。大家围坐在小溪边,从上游放进一只盛满了酒的杯子,让其顺流而下。水流时缓时急,酒杯时起时伏。酒杯漂在谁的面前,那人便要么作诗一首,要么取饮一杯。于是有人低头沉吟,有人举杯畅饮。
这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天地,俯瞰大地万物,舒展眼力开阔胸怀,叙旧畅饮很是欢愉。尽兴之后,王羲之即兴写下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踏进“兰亭古迹”那道竹门,令人感到神清气爽。沿着小道前行,翠竹满眼,郁郁葱葱,不禁猜想:这是不是当年“书圣”用来做笔杆的竹子?朝前望去,眼前一座碑亭挺立,上面写着两个大字“鹅池”。“鹅”字银钩铁画,“池”字丰腴敦实,一瘦一肥,风格迥异。
王羲之一生爱鹅。相传有一天,他看到池中天鹅优美的姿态,即兴提笔写下“鹅”字,此时刚好听到接圣旨的呼声,他立即搁笔接旨。当时正在父亲身边观看书法的王献之,忍不住提笔续写了一个“池”字,于是“鹅”“池”二字的差异由此而来。
碑亭旁一潭碧水间,只见几只白鹅在水中戏游,好不潇洒自在。顺着鹅池往前走,看到两座碑亭,一座是“兰亭”,立着康熙手书的御碑;东侧就是“流觞亭”,潺潺流水,游人络绎不绝。
《兰亭集序》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无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集山川之气势,自成一派,留下一帖《兰亭集序》,倾倒上至皇帝下及布衣无数人。从古至今,“兰亭”因此被视为“书法艺术的拜谒之地”,人们在此怀念“书圣”的绝代风流……
三
在我的记忆中,绍兴的沈园是南宋时期一位富商的花园,一座名扬四方、有着凄美爱情记忆的园子。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年轻时与唐婉结为夫妻,两人青梅竹马,伉俪情深。但是因为三年都没有生下孩子,封建家庭棒打鸳鸯,在母亲的不断逼迫之下,陆游只得写下一纸休书。分离7年后,二人在沈园不期而遇,陆游百感交集,遂提笔在墙上写下一首《钗头凤·红酥手》:“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短短六十字,却让诗人的爱情故事延绵千年。
沈园早已在我的梦里百转千回,相见自然亲切。在沈园,我放慢脚步,细细品味,仔细打量。对面的年轻人牵手而来,在此留影,相信爱情、许下心愿,行走在沈园明媚的春天里,阅读着沈园书写的爱情与浪漫。
眼前斑驳的墙壁上,陆游的词依然存留,带着宋时的印记,成为沈园不逝的风景,也永远定格在宋代恢弘优雅的诗卷里。
历史上曾经是越国古都的绍兴,素称“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在这里,仿佛每走一步都能踩着一处典故。
烟雨蒙蒙,浮想联翩。眼前错落的粉墙黛瓦拉开了绍兴最美江南的画卷,不知是谁在运笔,画出了如此写意的山水。这里有阡陌小巷飘出的人间烟火,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梦里水乡,更有丹青笔墨画不完的风景、写不完的诗行。走过崭新农舍,聆听婉转越剧,品尝醇香老酒,我站在长长的石板桥上,感受绍兴的缠绵诗意与纯粹的江南韵味。
当你坐过乌篷船喝过老黄酒,不觉中把读过的书变成走过的路;当你走过最美的梧桐大道,在阳光的斑驳里感受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这就是最忆江南的淡淡优雅。在我眼中,江南的风景不仅仅是眼前的美景,更是漫漫人生路上与时光和生命的共情。
绍兴,我灵魂深处思念的地方。
绍兴,满眼是江南。
(编辑:吴艳)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