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人家
来源:中国民族报 陈小华 发布日期:2024-04-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流经湖南麻阳的锦江河。作者供图

  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流经湖南怀化麻阳苗族自治县的辰水上游锦江河,叫长河。沈先生当年曾经在长河边吕家坪古镇的“长河人家”居住了几个月。在这里,他饱览了当地的自然美景,感慨其淳朴的风土人情,这些激发了他创作《长河》这一文学名篇。沈先生笔下的枫树坳、萝卜溪以及滕长顺、夭夭等人物,就是现在仍留存有遗风旧韵的吕家坪古镇的那些普通村组和村民乡亲。

  来到吕家坪古镇,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挂有“沈从文旧居”牌匾的一栋桐油上漆、古色古香的木房子,依然可以看到当年沈从文上、下船的码头。沿着傍河国道登临枫树坳,依然可以领略长河对岸萝卜溪橘子园里沈先生笔下橘子花开时的“香馥醉人”、成熟时的“丹朱明黄”,以及采摘时的忙碌欢欣。

  顺着《长河》看长河,看长河人家,让人感触颇深的是她的传承和变化。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依然传承着勤劳、纯朴、善良和诚信。他们和睦相处、彼此关爱,互帮互助的邻里情深丝毫没有变。发生变化的是环境,是生活水平,以及他们的幸福感。如今,长河里的船只少了,长河两岸却多了宽阔的公路和公路上奔跑往来的大小车辆。长河人家生活便利、物资丰足,长河两岸环境优美、生态宜居。

  你看,沈先生笔下的枫树坳一点也不显老,只是坳上的枫木树越来越多,经霜后的树叶红的黄的紫的一大片,就像燃烧的火焰。灰墙青瓦的滕姓祠堂立在枫木林中,端庄又慈祥。萝卜溪的土地上主要种的是橘子。在橘子下树前有一段空档时间,几位大叔大婶便相约去祠堂前头的长条凳上坐下闲聊,彼此询问各家的橘子已经红了几成,几时可以下树。有人将目光穿过枫木林中的空隙,远远地投到长河对岸去寻找自家的小楼。但见对岸一栋栋小楼在橘子林中若隐若现。如果不是已经非常熟悉那一片区域,还真弄不清自家的小楼到底掩隐在哪一丛橘子林后面。

  当年的萝卜溪几乎每家每户都只有“一片不大不小的”的橘子园。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萝卜溪的橘子园一年年扩大,直到最后一块荒地也都被开垦出来种上了橘子。如今,各家的橘子园都紧紧相连,萝卜溪上下、长河两岸已经变成了一个前后左右都望不到头的特大橘子园。橘子园里的橘子树几经改良,橘子的品相和口感也都变得越来越好。临近橘子采摘的时节,在浓绿似翡翠的树叶之间,金黄艳丽的橘子或簇拥或串连,直将枝条压弯了腰。

  以前,萝卜溪人摘橘子一定要先打卜问卦,选中一个吉利的日子才开摘。在那一天,他们用煮过的刀头肉敬奉神灵,还要焚烧香纸,祈求神灵保佑橘子平安下树、顺利卖出。现在不用了。对于萝卜溪人来说,现在的每一天都是好日子。托党和国家的福,萝卜溪人的旧木屋都换成了新楼房。建新楼房时,政府还给了补贴,帮家家都装上了自来水,门前修了水泥路,村头又设置了垃圾分类站。萝卜溪人的生活富裕了,环境也干净漂亮了。家里的大车小车取代了祖辈们赖以谋生的大船小船,老老少少早已不用再过沈先生笔下那种吃水上饭、在水上飘的苦日子。对于眼前的生活,萝卜溪人十分知足。他们因此也变得非常坦然。如今,在他们看来,如果橘子熟了要下树,哪天开摘都一样。

  在橘子还没有完全成熟时,年年跟萝卜溪人打交道的水果老板就提前打好招呼,将橘子订下了。一旦橘子成熟,水果老板就从全国各地汇聚过来,他们或在村里住下,或在县城住下。紧接着,双方干脆利落,用最短的时间将生意谈妥。然后,水果老板将大卡车开到橘子园边的公路上,橘子主人负责将橘子下树,水果老板则负责请人将橘子装上车。等到橘子摘完、大卡车也已装得满满当当,这时,水果老板与橘子主人便都将自己的手机拿出来。水果老板在手机上一番操作后,只听“嘟”的一声响,橘子款已转到了橘子主人的账上。不像他们的先辈,做买卖收付款时还要数半天的铜板或是钞票。随后,一车又一车的橘子便带着萝卜溪人的欢声和笑语驶出橘子园、驶出萝卜溪。它们往四面八方进发,奔向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再也无须像当年沈先生笔下所写的那样,橘子需要在船上几经颠簸,越过无数险滩才能到达客户的手中。

  看起来卖橘子是比较省心的事。但是,橘子下树前萝卜溪人的准备工作可是要费点精神的。橘子园宽广,橘子树众多,摘橘子的人就绝不能少。邻里之间不同时摘的可以错时互相帮忙,但如果大家同时开摘人手欠缺,就得惊动各自的亲戚了,亲戚也帮不上忙的,那就要请临工。如今,十里八乡全是橘子园,橘子下树时节,去邻近县市如凤凰、铜仁等地请临工是常有的事。只要第一年有了来往,萝卜溪人和临工双方就都留了电话,翌年将到时日,萝卜溪人便给临工打电话:“师傅,今年还有空吗?”或者临工先打电话来问:“老板,今年几时开摘呀?”双方一商定,到橘子开摘当天或者前一天,临工就进屋来了。

  活忙人多的时候自然就需要添饭加菜。橘子树多的人家,三五个人同时摘,十天半月都摘不完。这样就需要在橘子开摘之前,先把米、油、面、菜都备足了。好在萝卜溪离吕家坪古镇并不远。在吕家坪古镇,家庭一般需要的东西基本都可以买到。于是,骑了自家的摩托车去。回来时,摩托车的后座上横搭着一袋大米,米袋上两个大蛇皮袋子里装的都是菜,菜袋子上面还绑着一大壶压榨菜籽油。另外,在摩托车把手上吊着的是一袋手工面条。蛇皮袋里少不了新鲜的鸡鸭鱼肉,以及花生米、海带、紫菜、干虾、干鱼、腊肉、牛干巴、鱿鱼丝等。辣椒是绝不能少的,大个的菜辣椒是做虎皮尖椒的,小个的朝天椒则是配菜用的,干辣椒粉多半就是留着做凉拌菜的。现在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把别人叫来辛苦帮忙可不好意思亏待人家,主人家得想方设法把能弄到手的菜都置办上。如果嫌镇上的菜还不够齐全,那就直接到县城去。在县城,想吃什么都可以买到。当然,也有图方便的自己在网上下单,快递员会将东西送到就近的网点,到时候自己再开车去取也非常便利。

  赶上周末,在县城上学的学生们也都回家来帮忙摘橘子。15岁的幺妹肤色偏黑,体瘦腿长,俊俏的脸蛋上一对明亮的眼睛忽闪忽闪,活脱脱一副沈先生笔下夭夭的模样。幺妹正是活蹦乱跳、精力充沛的年纪,她还在上初中,平时寄宿,周末回家。刚放下书包,幺妹就钻到橘子园里忙活开了。大人们不敢爬的高树,她像猴子一样攀上去,然后一个不剩地把橘子都摘下来。在橘子园帮忙的邻居婶婶见了笑着说:“幺妹,你真是太小气了,摘得那么干净,你也给雀儿留几个放到树上让它们好过冬嘛。”幺妹笑道:“这橘子树背了大半年的橘子也够累了,摘光了让橘子树好歇憩,雀儿们过冬饿不着的,到时候我撒谷子米粒给它们。”

  周一早上,幺妹背着书包到村头去坐村村通公交车上学,母亲去送她。路上,邻居哥哥将越野车停在娘俩身后:“幺妹,上车来!”原来邻居哥哥要去县城办事,正好顺路送幺妹上学。车子将到学校时,幺妹提前下车,与一位同班的女生手拉着手进了校门。校园内,学子们潮水般快速而又有序地向着教学楼涌去。我想,假如夭夭就在这些少男少女中间,沈从文先生会不会一眼就认出她来呢?每一位学生脸上都透着相同的纯真和朴实,沈先生一定会误以为每个女生都是夭夭……

  这一切,就像《长河》的故事新传,正在长河人家徐徐而生动地演绎着。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