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积翠(中国画)谢稚柳
近几年,我有机会在新疆参加援疆工作。繁忙的工作之余,选了一个周末,与同伴来到吐鲁番,直奔慕名已久的坎儿井。
参观过程中,得知坎儿井的来源之一是大荔平原。因为我的老家就在那里,便特意问导游,大荔平原是否就是指陕西关中的大荔县一带?那位叫“古丽”的年轻导游羞涩地笑着摇摇头:“不清楚,我下班后去请教。”
烈日下,位于地下的坎儿井观摩一小时就结束了,在进入葡萄园自由活动前,“古丽”导游特意要了我的联系方式,说游客的问题,就是自己的工作职责所在,等有结果了,马上向我反馈。
因为涉及自己的家乡,我回到宾馆,马上“百度”了一番,得知坎儿井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源,二是要有一定的坡降,三是要有防渗透、防坍塌的土质,这几个条件吐哈盆地都具备。新疆坎儿井最多的时候有2000多条,主要分布在吐鲁番和哈密地区。
返回北疆的车子行驶于吐鲁番和哈密地区的茫茫大戈壁中,看着窗外时不时冒出由黄土构筑的小土包,延亘一串、浩浩荡荡,向远方排去,看起来像一个个馒头一般。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这些犹如馒头的小土包就是坎儿井的地面部分。
回到驻地,联系在老家的同学战友,仔细询问,查阅相关材料,才发现新疆坎儿井与老家垣上的龙首渠有着很深的渊源。
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种特殊的灌溉系统,是“井穴”的意思,司马迁的《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 。
关于井渠的起源,《史记·河渠书》记载,西汉临晋(今陕西大荔县)郡守严熊上书汉武帝刘彻,建议开土凿渠,引洛河之水灌溉大荔平原,修成后便可把当地的盐碱地改造成良田。汉武帝采纳这个建议,于公元前120年下令征调1万多名民工修渠。历时十余载,民工在洛河下游开渠引水,北洛河流域建成了自流灌溉工程,因施工时挖出恐龙化石,故名“龙首渠”。
在修渠过程中,渠道穿山本采用明挖的办法,但由于商颜山(今铁镰山,位于陕西大荔县)高四十余丈,均为黄土覆盖,开挖深渠容易塌方,便决定采用穿凿暗渠的方式。为了穿凿3500米的引水隧洞,古代劳动人民别具匠心,首创“井渠法”。《史记·河渠书》记载当时井渠施工法的技术要领是:“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严熊率人先在山上测出渠道要经过的路线,均匀布设竖井,把长距离的地下渠道分割成多个分部工程,沿着这条线凿出一眼眼直井;为减少误差,工匠在地下相向开挖,把各井从地下挖通,使之成为一条和山两面三侧的地面渠道相连的地下渠道,渠水就从这地下渠道流过山去,到达大荔平原。
隧洞施工过程中,在渠线沿途打竖井,既可增加施工工作面,加快施工进度,同时也能改善洞内通风和采光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竖井既是施工通道,又可用于弃土弃渣,兼顾通风采光,一举三得。
龙首渠施工过程中发明的“井渠法”,无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隧洞施工的新创举。同时,龙首渠在施工中表现出高超且超前的测量技术。它在两端不通视的情况下,精准地确定渠线走向和竖井位置,更为令人惊叹。龙首渠开创了后代隧洞竖井施工法的先河,在水利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2020年,陕西“龙首渠引洛古灌区”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随着汉王朝进一步加强对西域的管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耕作方法、冶炼技术、水利灌溉技术等不断传入西域,“井渠法”这种井下相通引水的输水技术也随之传入,并发展成为更为复杂、更为先进的“坎儿井”。
一个周末的下午,吐鲁番的“古丽”来消息了,特意告诉我大荔平原就是指陕西的大荔县一带,认真看着她发来的资料,和我查询的大体差不多。但是她的资料详细介绍了坎儿井施工过程中油灯的普遍使用,印证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一是定向作用,在地下施工,运用三点一线的原理,只要保证油灯始终在一条线上,就能保障地下渠道的走向;二是防震功能,油灯充分燃烧,说明施工安全,如果油灯晃动,就有可能塌方;三是通风提醒,油灯燃烧,表明地下氧气充足,如果油灯突然熄灭,就必须马上查看通风是否出现问题。
看着“古丽”传过来的资料,心中感慨万千,她工作中一个小小的细节,呈现出边疆工作者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专多能的工作本领。我们在援疆工作中应该学习边疆各族儿女的这种工作精神。
坎儿井水源是埋藏在地下深处的地下水,从中原的龙首渠到新疆的坎儿井,随着丝绸之路漫漫驼铃声,中原与西域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徐徐展开。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