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雪云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一个人将镂空的心思,付之于山川、河流、大地与花鸟,剪刀之上,小心翼翼地,剪出阳光与土地,剪出风雨与节气,剪出时间与空间,剪出日子和生活。剪刀之下,心无旁骛的,裁出一地命运与传说,一缕炊烟与念想。
——摘自张雪云散文集《青寨》
当我读到张雪云的散文集《青寨》时,“青绿山水”扑面而来,好一幅山水大写意,好一卷充满烟火气的地域民俗图集。其中关于湖南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描述颇为出彩,令人眼前一亮。
成长于湘西的张雪云,对这片土地上的非遗情有独钟,多年前就开始为内心的热爱而行走。在泸溪县踏虎村,她寻访国家级非遗“踏虎凿花”传承人。在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铁骑的工作室,她默默观察、仔细倾听、认真体味,从工具到工艺,从构思到运刀,从剪凿到装裱,从历史到现实,从传说到掌故,从继承到出新,将这一切收入眼中、铭记心中。她一边看,一边思索,一边探究,为什么“踏虎凿花”用凿不用剪刀?凿好“不用剪刀的剪纸”,诀窍在哪里?直到将这些完全弄明白才罢休。一个年轻女子对于非遗的这般热爱,这样的一种执着,令被采访的传承人都感到意外。
张雪云乘坐汽车翻山越岭,在大山之顶的云雾深处寻访到“花瑶挑花”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杨尖妹。在见到杨尖妹和她收藏的挑花作品后,一路的疲乏与困顿顿时烟消云散,张雪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诗句:“寻了一春的春天,原来就在这里。你一笑,春天便是了。”
她还走进湘黔两省的交界处,寻访“四十八寨赶歌场”。四十八寨是指湖南、贵州两省交界处三县八乡镇的村村寨寨。她在两省的山水田野里穿梭、巡回,用耳聆听“四十八寨歌场中那些乡土、乡村、乡俗中柔软晴暖的腔调”,用心感受“歌场山坡上,古树下,岩脚边,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的壮观,并从四十八寨的歌会史中探究民族史、文化史。
有行走,更有思考。对于每一个非遗项目,张雪云都试图抵达其文化的深处,对其历史渊源进行深入挖掘和真诚呈现。在《西兰卡普》里,可以读到土家族织锦这一技艺的文化之魂——“一个美丽得令人心痛的传说”。土家族姑娘西兰为了织出一种只在半夜才开花的白果花图案,每天半夜起床去后山观察,结果被误认为与人私会,遭遇刀砍,为艺术献出生命。人们为了纪念她,将土家族织锦称为“西兰卡普”,“卡普”,即“花”的意思。如此这般对非遗的追溯,在《青寨》的字里行间比比皆是。
在《青寨》里,张雪云用一双发现新、传达美的眼睛去观察,用文字勾画时代风情。在《素心素绣》里,她让读者领悟到“阿姐”素绣“简约有致、气韵生动”的“青素之美”,更让人们看到“‘阿姐’想将祖先留下来的智慧变成财富,来富裕一方百姓”的决心。于是,在“阿姐”的绣庄里,有了“巾帼扶贫车间”,有了一位位母亲在家门口就业创收的便捷,更有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活态传承。在《比耳斫竹编青篮》里,读者不但看到“篾乡”比耳镇村民精湛的竹编技艺,更看到非遗传承与市场经济的有效衔接——建立竹艺合作社,让竹编走上市场化道路,使非遗在当代生活中“绽放出更强劲、更持久的生命力”。
在《青寨》里,张雪云是一个“奔跑着的思考者”。她一路行走、一路倾听、一路记录,同时,更在一路反思、一路呼唤。在《花瑶挑花》里,她了解到“学习挑花的学生并不多,有的学生毕业了,有了更好的工作,就不再尝试挑花了”,便用一系列真诚的文字表达了对一些非遗项目传承的担忧。在《芷兮胡杨》里,当她看到“沅州石雕传承人逐渐老去甚至谢世,传统技艺后继乏人”时,通过传承人胡杨之口发出呼吁: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喜爱沅州石雕艺术,让这项传统手艺得到保护、传承与发展。同时,她希望更多的人热爱并传承非遗,让非遗火种一代一代传下去、一代一代燃起来。
因为热爱,所以书写。散文集《青寨》犹如一股清亮的溪流,从大山深处涌出,一路晶莹,一路芬芳。滋润着湘西人心田的古老而鲜活的非遗记忆,已经成为张雪云心中一种独特的情感,一个铭记在生命中的文化符号。
一部诗意山水里生长出的《青寨》,一脉乡愁,万千情怀。
(作者系湖南省怀化市作协副主席)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