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百变:新新不已的中国龙文化
来源:中国民族报 焦玉琴 发布日期:2024-02-2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甲辰龙年如期而至。龙在十二生肖中是最为特殊的,因为其他生肖都是现实中存在的动物,唯有龙是虚构而成。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华民族所创造的龙形象丰富多变,象征力量与尊贵,并具有浪漫、神秘的气息,形成瑰丽多姿、独树一帜的中华龙文化。

红山文化玉玦形龙。文静摄

  一 龙从何来:多元融合的复合体

  早在上古之时,中华先民已经有关于龙的想象,我们今天从商周青铜器上铭刻的龙纹可以一窥其形象——利角、锐爪、巨口、粗须、长躯的兽形,且易变而多样。这种形象显然是融合多种动物的形态特征,刻意加工创作而成。关于龙的造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引东汉学者王符的说法称:“(龙)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实际上,“九”是一个约数,文物和古人画作中的龙形所融合的对象更加丰富,还涉及蜥蜴、鳄、鼍(即扬子鳄)、鲵、猪、马、犬、熊、鸟等众多动物。

  古人将龙、蛇视为同类而并称,如“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易·系辞》),“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汉书·扬雄传》)。闻一多在《伏羲考》中指出,龙在最初只是一种“大蛇”的名字,其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都是蛇的样子。

  鱼和龙的共性是有鳞甲,都生活在水泽之中。古人认为鱼龙可互变。北京潭柘寺龙王殿前廊上挂着一条青黑色的石鱼。传说这鱼是南海龙王的镇海之宝,石鱼身上的13个部位,象征当时中国的13个区域,哪里有旱情,敲击石鱼相应的部位,那儿就能降雨。人们美好的愿望说明鱼龙互变的观念深入人心,这在“鲤鱼跃龙门”的典故中同样得到印证。宋代训诂之书《埤雅》载“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后来“鱼跃龙门”寓意平步青云、金榜题名,有催人奋进之意。

  “龙有九似”,每一种动物各有其形状、习性或典故上的依据,共同点是都与古人的生产生活相关。同时,民间广泛流传着部落联盟首领伏羲征服九大部落,融各部落所崇拜动物的特征而创立龙图腾的神话故事,伏羲本人也被描述成人首蛇身的形象。这表明,龙的形成过程是将各种动物崇拜融合在一起的过程,就像闻一多所说,龙“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个综合体”。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多元融合的产物,龙不仅融合了自然界的动物,也融合了自然天象,闪电、云雾、风暴、虹霓、星宿等都嵌入龙的形象之中。“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庄子·天运》),“交龙襄首奋翼,则浮云出流,雾雨咸集”(《汉书·邹阳列传》),“龙嘘气成云”(《韩昌黎集·杂说》),“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草书歌行》)……在这些书写中,龙和自然天象浑然一体。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仡佬毛龙节贺新春活动现场。黄庆松摄

  二 变而生神:人与龙的互动

  融合众多动物和自然天象的龙,可在天上、地上和水泽中自由飞腾、游走。它来自自然又超越自然,被赋予至高的神性,具有众多的职能。龙看似横空出世,但实际上作为人类观念的创造物,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人们的理想和精神寄托,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

  在古人的观念里,龙可以兴云布雨。原始社会,中华先民用泥土沙石做成土龙求雨,龙作为雨神受到人们祭拜。《淮南子·地形训》说“土龙致雨”,西汉的《春秋繁露·求雨》中记载有官方主导的向龙求雨的活动。舞龙祈雨也是一种常见的方式,此外还有请道士、僧人设坛求雨的。为表祈雨成功的感恩之情,人们会修建龙王庙,虔心供奉。

  2023年6月27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举行毛南族分龙节民俗活动。图为村民观看“分龙布雨”民俗展演。新华社记者胡星宇摄

  人类创造的龙通人性,与人相类,亦有善恶之分。敢于与恶龙斗争的仙话故事有许多,如许逊伏龙、哪吒闹海等。无论是民间的祈雨、建龙王庙奉祀,还是神话中的战龙、降龙,都反映出人们在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面临的处境,即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在龙的神话叙事中,龙本质上是自然的化身和象征,伏龙象征人类勇于改造自然的精神,伏龙之神则体现着对世上众生的悲悯情怀。

  中华先民在龙的身上还寄托着对自由的向往,对无穷无尽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浩渺的宇宙,神秘的天界,风雨雷电的变幻莫测,激发先民纯真的好奇心、浪漫的想象力和驾驭自然的宏伟志愿。古人创造出有通天本领的巨龙,然后再征服它,让它为人类服务,化身助力人类实现自由的工具。湖北荆州马山院墙湾出土的战国时期神人驭龙玉佩,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战国时期《人物御龙图》帛画,甘肃敦煌莫高窟唐代的神人乘龙壁画等,再现人乘龙升天的浪漫想象,充满诗情画意。

战国时期的《人物御龙图》帛画。湖南博物馆藏

  龙腾云驾雾,来去自如,可直达天庭,亦可呼风唤雨润泽人间,这种至高的神性、强大的力量,令人联想到远古功德昭彰的贤王,人们将尧喻为赤龙,舜为游龙,禹为虬龙。故此,龙成为历代帝王象征、比附的对象。自汉高祖刘邦始,后世帝王以“真龙天子”自命。汉代以降,统治者以“龙”字为年号的不在少数,如汉宣帝刘询年号“黄龙”,魏明帝曹叡年号“青龙”,唐高宗李治年号“龙朔”,唐中宗李显年号“景龙”,宋大理段正兴年号“龙兴”等。

  在古代,龙的权威与尊贵不断得到强化,龙的形象被用在皇家的冠服、坐骑、地毯、宫殿以及各种生活器具上,文武臣僚只能用其他动物图纹。明神宗朱翊钧入葬时的礼服上绣有各种形态的团龙12个,明仁宗朱高炽袍服上的龙纹多达201个。北京故宫的栏杆、玉柱、藻井、屏风上雕满了龙。据不完全统计,仅太和殿内外各种形式的龙雕、龙纹就有13844条之多。足以可见,龙是古代帝王宫室舆服的装饰“母题”,亦是帝德与天威的一种标记。

  在北京中轴线遗产区和缓冲区范围内,可以领略千姿百态的“龙”形象。图为北海公园内的九龙壁。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三 亦神亦人:语言文学中的龙意象

  中华先民创造的龙形象和观念深入人心,持续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在语言文学中留下丰富多样的龙意象。从起初的口头文学、神话传说,到后来臻于成熟的诗歌、小说,各类文学作品中无不跃动着“龙”的矫健身姿。

  《山海经》堪称最早的关于龙的口头文学,涉及龙的叙述有20多处。其中《大荒北经》曰:“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这与先秦屈原在《天问》中“河海应龙,何尽何历”的发问遥相呼应。至唐代,诗歌中的龙形象非常饱满,充满生命的张力。杜甫笔下的“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传递龙高飞云端的不同凡响;无名氏诗云,“大壑长千里,深泉固九重。奋髯云乍起,矫首浪还冲”(《骊龙》),再现龙搏击云天和浪涛的浩大气势;韩愈想象雌雄二龙迁移居所时的情景,用“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龙移》)的诗句表现天昏地暗、电光惊雷的壮观景象;李郢的“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上裴晋公》),借用龙健旺的生命力表达祝寿;白居易的“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黑潭龙》),充满神秘色彩,具有反讽喻意;李白“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元丹丘歌》)的诗句,则把我们的目光引向天际,游心于无穷……

  如果说诗歌中的龙高高在上,神圣不可及,那么小说中的龙则落入凡间,与凡人发生密切关联,产生种种情感纠葛,因而更为牵动人心。且不说唐传奇李朝威的《柳毅传》中柳毅搭救龙女,与龙女终成眷属的曲折故事,也不说元杂剧《张生煮海》里,儒生张羽和海龙王之女琼莲对忠贞爱情勇敢执着的追求,单说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里龙的故事已足以令人动容。

  《聊斋志异》中与龙相关者有20多篇,其中有以神仙身份出现的“龙人”,也有以图腾动物身份出现的“龙兽”。“龙兽”作为能升空、行地、入水的三栖动物,善于变化,具有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产生霹雳惊雷等神奇本领。“龙人”的形象则被作者还原为人,他们或孝顺、懂得报恩,或宽宏大度、爱惜人才,又或重情义而与凡人恋爱成婚,形象立体而丰满。卷四《罗刹海市》中的龙女与小商人马骥的爱情故事尤其为人称道。整体而言,《聊斋志异》中的“龙人”形象,用文学性的语言诠释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与龙相关的词汇、熟语是龙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汉语中含有龙的词语比比皆是,遍及天文、地理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称船为“龙舟”,水车为“龙骨车”,风筝为“龙筝”,灯有“龙灯”,乐器有“龙笛”,茶有“龙芽”,古城有“龙城”。动物中,人们称蜥蜴为“石龙子”,骏马为“龙马”,蛇为“龙子”,鳄鱼为“猪婆龙”。花草树木中,有龙血树、龙舌兰、龙爪槐、龙柏、龙须藤、龙面花。日常饮食中有龙须面、龙眼、龙井茶、乌龙茶、蟠龙枣、龙凤饼等。凡此种种,涉及龙的名称可谓数不胜数。

  在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人们也常借助于带有龙的熟语来记录和表达。如谚语“龙生龙,凤生凤”“龙不离水,虎不离山”“龙头怎么甩,龙尾怎么摆”“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歇后语“大水冲到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海龙王打哈欠——好大的口气”“雷婆找龙王谈心——天涯海角觅知音”等,无不生动形象,富于生活情趣和哲理。关于龙的成语约有300条,更可信手拈来,如藏龙卧虎、车水马龙、屠龙之技、龙马精神、活龙活现、望子成龙、叶公好龙等。这些熟语涵义隽永、修辞多样,在丰富并提升汉语表现力的同时,也使龙文化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剪纸艺人葛英在创作生肖龙剪纸作品。朱大勇摄

  四 奋进与日新:龙的文化精神

  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虚构的动物,是我国古人“究天人之际”的探索精神和思想智慧的结晶。人们在龙形象上倾注了众多情感,赋予它奋进、和谐、融合、变易、征瑞、仁德、威严等文化内涵。

  生肖龙在一天中对应辰时(清晨7时至9时),在一年中对应三月。辰时,太阳初升,天地光明;三月,万物萌发,农耕始作。“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辰龙象征奋发进取、有所作为,所以我们看到的龙形象总是精神抖擞、意气昂扬。

  龙融合了自然天象,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天人相谐”的理念。风雨雷电的特性投射在龙身上,龙神发怒,就会电闪雷鸣,反之,则风调雨顺。浙江、河南、山东等地流行的龙谚,如“挂龙三朝雨,多龙反是旱”“老龙挂,大雨下”“老龙王练兵,雨来汹汹”“鬼儿风,卷天空,来就凶”(鬼儿风即龙卷风)等,也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变易”“求新”在龙身上得到充分体现。第一,龙的造型本身经历了多个变化阶段,新新不已。第二,自然界的动物和天象都可以是龙的变身,宋代王安石概括称“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龙赋》)。第三,《易经》乾卦用“亢龙有悔”“飞龙在天”“潜龙勿用”等爻辞中龙象的变化喻事物盛衰有时的哲理,以龙象征“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凡此种种,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龙的诸多变化均为顺应之变,其变化的宗旨在于与人相谐,服务于人。龙因其虚构性而具有开放性,变易与求新是龙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

  龙神奇的功能、蓬勃的生命力,使它飞越国界,进入日本、越南、老挝、朝鲜、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形成庞大的龙文化圈。如今,每逢重要的节日,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热闹欢腾的舞龙表演,演绎着龙文化的延绵不断、波澜壮阔。

  龙是古老的,又是更新的;龙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龙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新的一年,生生不息的中国龙将开出万千新气象。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本文为中央民族大学“道中华”研究生课程建设专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