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日,来自青海玉树的孩子们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和中央民族歌舞团的演员合影。陈晔华摄
参观者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上参观。新华社记者郝建伟摄
2023年6月14日,国家民委、国家文物局就加强“民族+文物”有效联动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文物古籍展陈、宣传教育、史籍编纂等方面合作,更好发挥文物考古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根据合作协议,国家民委与国家文物局将进一步挖掘和展示文物古籍中所承载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共同做好民族地区不可移动及可移动文物保护、民族地区文物展示利用、民族地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民族地区文博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这一合作举措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博物馆、民族类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发挥文博场馆铸魂育人功能。
2023年,文博领域整体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热点、亮点突出。盘点这一年文博领域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和热点,从中可以看到其发展特色以及展示的新气象、新面貌。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开馆。2023年3月28日,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在北京开馆,喜迎八方参观者。该馆是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由国家民委联合北京市共同建设,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示范项目。该馆依托位于北京西单的蒙藏学校旧址承载的党的民族工作历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出以党的百年民族工作史为主题的展陈及民族文化体验项目。近一年来,云南、新疆、青海、内蒙古、广西等省区先后进驻体验馆,通过情境化展演等方式,生动、鲜活地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共有精神标识与共享文化符号。
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评选结果产生。2023年5月18日,经过两个多月的初评、复评等环节,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陈列大奖发布,“领航强军向复兴——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和合中国”等获十大精品奖。十大精品陈列是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重要标杆和风向标。
暑假期间,各大博物馆“一票难求”,观众爆棚。2023年暑假期间,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免费开放的场馆,均需提前三周以上预约;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需要购票的场馆,也需要提前两周甚至四周购票预约。北京、江苏、浙江等地的一些博物馆,甚至取消周一闭馆的常态管理办法,以应对爆棚的参观需求,不少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2023年,“博物馆热”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开展。2023年8月1日,由国家民委主办的展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展。展览从国家民委所属单位馆藏的15万件文物和51万册古籍中,遴选出 1500 余件珍贵文物古籍,形成“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3 个单元,从历史、文化、经济等多个维度,展现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与丰富实践。
中国考古博物馆于2023年9月15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是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立的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博物馆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色,集展览展示、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宣传教育为一体。常设展厅7000多平方米,展品6000多件,基本陈列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
这一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携手11家央地共建博物馆承办的大型考古发现展“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成果展”开展;由国家文物局、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出品的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开播;主题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2023年全国博物馆馆长论坛举办……新时代文博事业大力传承创新,赓续文明根脉,为筑牢文化自信根基发挥效力。
(作者系上海大学博物馆学教授、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长)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