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革命历史题材剧创作闪耀荧屏、各有特色,而《鲲鹏击浪》无疑是其中非常独特的一部。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有一种溯源而上的勇气,主动开掘新的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写出了毛泽东的思想变化史,填补了这类题材的创作空白。
一、在纷纭时代变化中见思想
《鲲鹏击浪》讲述1918年到1921年毛泽东从一个热血青年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故事。该剧总编剧马继红坦言这部剧创作难度犹如“滚石上山”,一方面在于史料短缺,另一方面更在于要透过百年历史烟云深刻把握一百年前那代青年人的精神世界和心路历程。这三年,新文化运动掀起西学东渐的风潮,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五四运动声势浩大、石破天惊,军阀混战硝烟重重……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改良主义等不同思想碰撞激荡,在波谲云诡的时代浪潮中表现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不能只是事迹堆积,也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作品中,创作者设计了两条相互交织的叙事线索。一条是展现青年毛泽东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深入接触底层人民过程中进一步确立世界观和人生观。剧中有两幕毛泽东上课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第一幕是他在黑板上写下“立志”二字教儿童认字,鼓励他们自小就要树胸怀天下的鸿鹄之志;第二幕是他在北京长辛店的工人识字班上,细心为他们讲解“田”字的写法和含义,传播要让最广大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的思想。这两幕上课的场景就是毛泽东深入工农,在调查研究中逐渐形成了改造中国和世界思想的缩影,寥寥几笔,既接地气,又寓意深刻,弹幕评论“是他让几千年来中国人第一次真正站起来”。这些内容都是以往同类题材中少有表现的。
另一条线索,则是毛泽东入京后,受到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旗手精英的影响,特别是第一次细致展现马克思主义传播先驱李大钊如何对青年毛泽东世界观的循循善诱。剧中,初到北京的毛泽东,思想一度苦闷,翻阅杂书无数,却找不到救国救民的“真经”,直到他在北大图书馆遇到李大钊,并看到了他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被“桐叶落而知惊秋”的理念击中,顿有豁然开朗之感。其后,李大钊更是鼓励让他从设计改革图书馆的借阅制度这样的小事做起,解决师生权力地位平等问题,还带着他到长辛店调研最底层的产业工人真实情况,让他知道了这些工人的力量就像“埋在地底的煤石,未来一定会烈火燎原”。作品以细腻笔法表现两颗伟大心灵的交流碰撞中带来的思想变化,这也是同类题材中的突破。
二、在烟火气中塑造鲜活群像
人物塑造一直是革命题材剧创作的难点,因容易陷入“高大全”的视角仰视,忽略革命领袖人物身上普通人的情感。这部剧突出在典型环境中描写典型人物,采用平实的视角,在生活化与烟火气中再现了毛泽东的青春岁月,表现他作为普通人的情感,拉近了与当下观众的距离。
在时代的烟火气中塑造生动人物。这部作品在创作上的另一大贡献,是以工笔式细描展现毛泽东在北京三眼井胡同里的一段求学生活经历。这段历史一般在史料中或影视剧中大多一笔带过,而这部作品第一次用虚实结合的方式、较为完整地描写了这段时期。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他们经历被假房东诈骗、用板车拉着行李搬家、笨拙地打水揉面,八人挤在一个大炕,在嬉笑打闹中共同帮扶成长,让人啼笑皆禁;而他们在寒窑陋室苦读高歌不负凌云之志、力争赴法国勤工俭学不忘报国之心……又让人震撼动容。他们就是当年爱国求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作品将这群青年人刻画得非常精彩,特别是虚构了一个汇聚社会各色人等的混沌铺,表现了生动的阶层群像,可以说是近年来对这段历史描写最有烟火气的镜头。网友评论,“跟着《鲲鹏击浪》一边燃,一边哭,一边笑,追剧根本停不下来”。
这部作品除了描写毛泽东等,对其他人物的描写,也尽显真诚、质朴,拍出了新意。比如对杨开慧的描写。特别是她与毛泽东之间的爱情表现的青涩与纯真,让人感动。她在喧闹舞会上不辞而别,匆匆赶往三眼井的破旧四合院,在灯火阑珊处看到独自看书的毛泽东,两人第一次进行了心灵的交流,感情得到升华,这样的情感那样的真挚、纯粹,网友评论 “边看边哭边感动”。此外,作品还塑造了多情坦荡、谦和但稍显软弱的萧子升,快言快语、爽朗利落但又悲情的二丫,书生意气、仗义洒脱的蔡和森,才华横溢但爱情坎坷的邹鼎丞,英姿飒爽、不让须眉的向警予等青年形象,还有宽厚儒雅的杨昌济、嗜书如命的黄侃等,都让人过目不忘,为这类题材影视作品贡献了新的典型人物长廊。
三、在担当奉献中见青春精神
近年来,主题创作强化青春化手法,突出精神共鸣,受到青年观众欢迎。而“青春”也是《鲲鹏击浪》最鲜明的精神标签和底色,在青春化表达上更加彻底,编剧马继红直言这就是一部年代青春剧。作品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交融手法展现青春岁月、刻画青春人物、彰显青春奉献,打通历史人物与当下青年的精神链路。
好的青春年代剧,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表现青年的热血、担当、奉献精神,要让当下青年观众通过观看作品,主动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与民族的前途结合来,在现实生活中去奋斗作为。剧中,“湘江三友”立志“三不谈”——不谈琐事、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表现了他们胸怀祖国、追求理想的宏远志向。特别是当毛泽东的思想理念与老师发生矛盾,他坚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敢于争辩;当所有人都失望悲观时,是毛泽东捡起死疙瘩面团,非要把这团死面揉活;当大家都想赴法留学开阔视野,是他坚持留在中国,研究中国问题。就是这种精神,才能在飞机大炮的围追堵截中带领红军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才能用小米加步枪打败日寇,才能“钢少气多”战胜美帝国主义,在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起崭新的中国……观众留言“《鲲鹏击浪》有激情、有血性、有温情,看得人心潮澎湃。”
其次,《鲲鹏击浪》在影像上注重突出清丽、简洁的风格。作品开篇就是 “湘江三友”一身白色长衫于葱翠绿林中奔跑的景象,那种青春的朝气、律动的活力扑面而来。其后新民学会成立,每位年轻成员用冷水洗澡,涤荡污浊、焕然一新,用浪漫主义镜头将刚健有力的中华男儿形象跃然屏上。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的几位青年演员选择也比较贴切,特别是毛泽东的演员刘承林和杨开慧的演员米卓清,两位演员虽演技略显稚嫩,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让观众感觉越来越神似。一个一身长衫素履,高大俊朗,而杨开慧则是长裙白袜的大家闺秀,温婉灵性,二人无论是街头漫步、畅游红楼、中秋赏月、冬夜踏雪,画面都让人赏心悦目。他们较为自然地还原了那个年代青年人的情感状态,成为今后革命题材剧创作可喜的新人力量。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诚然,这部作品虽也带有青春的稚嫩青涩,但是瑕不掩瑜,它创新革命历史题材剧的表达方式,以独特视角描绘了一幅风云激荡、英雄辈出的时代画卷,彰显青春精神,是革命历史题材剧的一次成功探索。
(作者系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