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与佛教文化】 一尘不染
来源:中国民族报 谢志斌 发布日期:2023-10-0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一尘不染,又作“一尘不受”或“一尘不着”。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心性、人品纯净高洁,或形容环境非常清洁、干净。

 

  在佛教中,“一尘不染”的重点在于对“尘”字的理解,因对该字的理解和阐释不同,这一成语有着多重含义。

  首先,“尘”指外在的污染,比如尘土,所以“一尘不染”指非常清洁、干净。该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佛身的清净庄严。据《大智度论》卷四记载,释迦牟尼佛诞生之后,其父净饭王便请来诸位相士为太子面相,诸相士言:“太子实有三十二大人相,若在家者当作转轮王,若出家者当成佛。”接下来相士为净饭王一一解释“三十二相”,其中有一相为“细薄皮相”,言:“尘土不着身,如莲华叶不受尘水。若菩萨在干土山中经行,土不着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着佛身。”

  “三十二相”是佛教认为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其中“细薄皮相”,又作皮肤细软相、身皮细滑尘垢不着相,即皮肤细薄、润泽,一切尘垢不染。这是将清净之衣具、房舍、楼阁等施与众生,远离恶人,亲近智者所感得的妙相,表佛之平等无垢,以大慈悲化益众生之德。所以“一尘不染”用以赞誉佛身清净。另外,也可以赞美环境。如太虚法师曾这样赞叹普陀山:“普陀古刹庄严,禅僧蔚萃,春夏之交,善信之众,香花灯烛,沐浴虔诚,为中国十全无缺之领土,为浙省一尘不染之佛地。”

  其次,“尘”指内在的污染,比如“六尘”,所以“一尘不染”指本性清静无为。“尘”作为佛教名词,又译作境或境界。佛教把色、声、香、味、触、法统称为“六境”,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所感觉、认识的六种境界。佛教徒在修行时,应做到六根清净,排除物欲,心念纯洁,保持自性清净,不被“六尘”之中的任何一种所染污,方可称“一尘不染”。

  又因为佛教认为,一切外境、诱惑、烦恼、欲望等不过是暂时的幻境,虚假不实,非心性固有之物,故称为“客尘烦恼”。而佛教中与之相对的“自性清净”,是指“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的本性。《沩山警策句释记》中说:“一尘不染。故如水之洁,雪之白也。”水不洁水水自洁,雪不白雪雪自白,般若本体,本来如此。所以,要达到“一尘不染”,无需多事,安住本性不随妄念,回归本来面目即可,所谓“歇即菩提”。正如禅宗六祖慧能所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尘不染”一词提醒佛教徒,身处红尘,面对诱惑,应该时时自省,处处观照,保持本性的纯净,不为外物迷失本我,便可显露真心,清净欢喜。

  “一尘不染”一词被后世广泛借用,一方面用以形容环境或物品的洁净。如宋代张耒在《腊初小雪后圃梅开二首》中赞叹梅花傲雪的高洁风姿:“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如周而复的《白求恩大夫》中写道:“原宅主挂在墙上的那幅中堂山水画和旁边的两幅条对,都收拾得一尘不染。”另一方面也用以形容人品清高、纯洁,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如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写道:“范蠡霸越之后,脱屣富贵,扁舟五湖,可谓一尘不染矣。”清末李宝嘉在《文明小史》中写道:“他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官,依然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编辑:吴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