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中华文化的格局与气象——专访著名学者、《中国的智慧》作者楼宇烈
来源:中国民族报 本报记者 周芳 发布日期:2023-08-0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何谓中国智慧?这是一个颇难回答的问题。虽然此前已有诸多哲人进行了精彩论述,比如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哲学具有“合知行,一天人,同真善”的特色,这样的论述对于认识中国的智慧是大有裨益的。但是,“何谓中国智慧”这样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继续阐释的巨大空间。

  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的智慧》一书,凝聚了著名学者楼宇烈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育人半个多世纪的心血,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其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本书20余万字,分为“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的主体构成”“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华文化、世界共享”四大板块,基本上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重要价值乃至现代意义,勾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风貌与核心要义,展现了醇厚中和的中华文化气象。日前,围绕该书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主题,本报记者对楼宇烈先生进行了专访。


著名学者楼宇烈

作者:楼宇烈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3月

  只有了解中国的智慧,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的文化

  记者:《中国的智慧》这本书紧紧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展开,可谓一卷在手,整个中华文化的全景奥义尽收眼底。在您看来,中华文化有何突出特点?

  楼宇烈: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中国人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是强调智慧的文化。其精神特征不是知识性的,而是智慧性的。智慧超越知识,知识是静态、定势的;智慧是灵动的,是一种发现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华文化比较侧重于让人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掌控知识、运用知识,我们把这种文化叫作智慧的文化。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大家都很崇尚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而50年后,我体会到:智慧才是力量。我们现在很多人让知识困扰了,而智慧使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用智慧驾驭知识,可以使知识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大的力量。

  人的认识和表达往往都带有片面性,荀子在《解蔽》中一开始就讲“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往往有一个根本的毛病,就是容易被片面的认识遮蔽,因而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看到近处的东西,就用这种固有认识去看远处的东西,这就错了。比如说我手边有一根筷子,远处的山上有一棵大树。但我放眼望去,远山这棵树就像一根筷子一样,就有可能把大树当作一根筷子一样看待,这是错误的。一些古代的事物,我们把它当作现代的,会影响我们对现代的认识;而一些近现代的认识,也会影响我们对远古的认识。总之,人在认识上经常会有各种遮蔽。

  人的认识有偏蔽,人的语言表达也具有片面性。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个很深刻的问题,即关于“言意”的讨论。“言”能够尽意还是不能尽意?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言可以尽意,语言可以把所有事情都说清楚。而大部分学者则认为言不尽意,特别是以王弼为代表的学者就讲语言的局限性,认为语言不能把所想表达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它只能表达一个方面或一个部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靠智慧。

  智慧是圆通的,不是线性的。现在我们很多困惑就是因为线性思维造成的。这里涉及到中华文化一个根本的特征,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注重整体关联性。我们要用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来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要知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部分里有整体、整体里有部分。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在一起。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孤立于整体之外,更不能用部分来说明整体的问题。部分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同样,整体的变化也会影响部分的变化。

  在古人心目中,无论有多少事物,无论现象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用一个东西贯通,这就是“道”,唐宋以后也说“理”。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道”的文化,孔子讲“士志于道”,庄子讲“道通为一”,佛教华严宗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们要求道、悟道、证道、传道,用“道”来贯通一切。

  记者:您在书里指出,“中国的智慧”是从儒、释、道三家思想中提炼出来的。那么,它们具体是如何体现中国智慧的?

  楼宇烈:我们先从道家讲起。现在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道德”。其实,最初道家用“道德”这两个字,是指世界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但万物同时又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本性。在早期,“道”和“德”是分开的,“道”就是整体。有人将“道”比喻成一条路,万物都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因此,“道”是指共性的东西。而“德”是什么意思呢?“德者得也”,“德”是万物所各具的本性、个性。这是最初“道德”的概念。

  儒家经过千年的发展,其学说的内容、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以人为本、以天为则的文化精神,即“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一方面,我们强调不能做神的奴隶,要做人自己,保持自身的主体性、独立性;另一方面,也不能狂妄自大,做天地万物的主宰,而要虚心向大自然学习,尊重和顺应自然。

  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初,人们对它了解甚浅。但随着佛经传译工作的开展,原来印度佛教的许多特性在中国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佛教主张命运要由自己掌握,因和果都是自己造成的。作为佛教中国化代表的禅宗则推崇顿悟,在禅悟中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至于佛教中的和平精神、积极的入世精神,又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本怀大愿相一致。

  儒、释、道三家在千年的发展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共生融合精神。南宋孝宗皇帝赵昚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从共性来讲,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也就是“道”的精神,为儒、释、道三家所共同分享,并反映在各个方面。如儒、释、道三家都十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思想,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为一气所生,互相依存,具有同根性、整体性和平等性。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基本格局。

  中华文化有足够的智慧与气度消化外来文化

  记者:您在书中提到,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之势前所未有。在西方文化冲击下,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楼宇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个宇宙万物都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运动的整体。这个运动无非是阴阳的相反相成、五行的相生相克。只有相生没有相克不行,只有对立没有统一也不行。

  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整体的,是整体性思维方式。当我们整体认识某个事物之后,就可以在面对各种情况、现象时加以区别对待,解决实际问题。有时候,在理论上不需要特别的说明,但在应用上必须创造,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实践中的创造、创新。苏东坡曾说,“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我们明白了事物的根本意义和精神,用到哪个地方都可以。

  西方近代文化发生发展的历程是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也正是西方实证科学最为兴旺的时期,理性至上与逻辑推理、实证至上与普遍有效等被视为唯一的科学方法。但是从目前的趋势看,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万物一体的整体自然观正越来越被全球有见识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所重视和接受。因此,在我们致力于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同时,应当积极发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作出合于时代精神的诠释,以贡献世界未来的发展与建设。现在很多人还留恋静态的、逻辑的线性思维模式,他们难以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那种智慧思路。所以说,思维方式非常重要。我们现在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要树立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首先必须改造我们的思维方式,或者说重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记者:您向来强调要树立文化的主体意识,请问文化的主体意识是指什么?我们又应当如何树立文化主体意识?

  楼宇烈: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广泛吸纳各种文化养料而始终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就因为它对外来文化并不是简单地拿来或拒斥,而是始终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中华文化有足够的智慧与气度消化外来文化。

  文化的主体意识就是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包括对它的尊重、保护、继承、鉴别和发展等。在这个过程中,既不要盲目自尊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有坚持自己的主体性,才能有效、有针对性地吸收外国文化的养料,来滋润和发展本国的文化。有了这样的主体意识,我们对其他的文化才有鉴别,才懂得要吸收什么并如何融合在自己的主体里面,让它变成营养,使自己变得更健壮。

  文化的核心首先体现在价值观念上,西方文化比较重视个体的价值,而中国文化更重视群体的价值,强调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这种差异来源于不同的生命观。中世纪以后,西方的生命观都有基督教的文化背景,认为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上帝创造的,都应该对上帝负责。中国传统文化则一直认为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根源,所谓天地合气。阴阳之气一合,万物就生长,所以天地是生命的根源。进而生命是分类的,每一类都有他自己的根源,天地是生之本,祖先是类之本,所以每个个体生命只是价值生命链中的一个环节,只有在整体的生命链中,才能体现个体的价值。个体生命有生有死,但族类生命是不断延续的。我们常讲“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国人做事情一定要想到给后人留有余地,要给后人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而不是我这一代用完就完了。

  文化还体现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里有很多独特的东西,比如说,强调考虑问题要从全局出发;强调思考问题、读书、倾听别人讲话时,不要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面,而是要去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精神、含义,因为中国人讲“文以载道”;强调在动态中看待问题,而不是静止地看问题等。中国传统文化以人文思维方式为主,它确实缺少像西方近代理性主义那样的科学思维方式,这是我们应该借鉴的。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实证科学思维模式到了20世纪相对论出现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物理学中大量使用庄子所谓混沌理论、模糊逻辑的理论,把中国的阴阳、道家的自然、禅宗的修禅这样的概念都用到现代物理学中去,科学的研究把很多动态的研究方式、思考方式关联进去。

  文化还体现在生活样式、衣食住行的方式,以及信仰习俗等方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样式不同。生活样式、信仰习俗是可以看得见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相对来讲则是隐藏在背后的一种文化,这4个方面两两相生。所以说,要真正树立起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必须从这4个层面来做,要把它重新落实到我们的生活样式和信仰习俗里去。

  中华文化将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产生越来越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记者:近年来,对东方文化、中华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的探讨,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浓厚兴趣。随着人们对中华文化了解的不断深入,中华文化将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产生越来越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您觉得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楼宇烈: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碰到最多的三大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己身心的关系。大略来讲,我们的儒、释、道三大文化体系不恰好应对了这三大问题吗?

  道家的思想可以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中国道家思想里,自然的概念不是指天地万物,而是指事物的本性,只要我们尊重自然的本性,去适应自然的环境,就不会跟自然产生矛盾和冲突,也不会危害到我们生存的环境。这不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吗?道家认为人要活得好,必须顺应自然,这是最基本的一条。

  儒家的思想其实就是来解决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的,其中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法就是反求诸己、自我反省,不要怨天尤人。要做好本分事,素其位而行,敦伦尽责,敬业乐群。

  现在还有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人的身心矛盾,或者叫灵肉的矛盾,这个问题很重要。所以,现在心理学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人的心理问题要从根本上来解决,强调自净其意的佛教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思想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路是向内的,大的方向是往内走,在天、地、人中间找人的问题,在人与人之间找自己的问题,在自己身上找自心的问题。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能让我们把问题看得更明白、更透彻。

  记者: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我们要把和谐的中华文化传统更好地传播出去,这也是您在多次讲学中强调的。

  楼宇烈:是的,和谐使天地有序、万物多彩,和谐是自然本色,是生命之本。天地万物、人类社会、家庭个人都离不开和谐。

  和谐,是对立统一。《国语·郑语》里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论语》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左传》里拿汤来作比喻,说明不同的东西相互依赖、相互吸收、相互补充。《管子》曰:“和乃生,不和不生。”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可能是单一的。董仲舒就说过,凡物必有合,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有阴就有阳,有内就有外。

  和谐,是生命之本。离开和谐就没有生命,无法延续,无法健康存在。自然本身是在调整平衡中发展的,万物冲突下更可见平衡本色。有些自然灾害也是自我调整取得平衡的表现,万物是相生相克的。

  和谐,需遵守伦理。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身份,一个身份就是一个类别,不同类别有不同言行举止的规范。伦理是处理各类不同身份的人之间关系的道理。要达到社会的和谐、天地万物的和谐,首先要遵守伦理。伦理的核心是敬畏。

  和谐,需尊重自然。宇宙、社会、人、自然是共生的,人不应该干预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要学习天地的品德。《老子》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意思是说,包容一切而不是想着去主宰一切。

  和谐,要清除贪念。人与生存环境的不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家庭的不和谐、身心的不和谐,归根结底是由于贪念。人心不可贪得无厌,要懂得共生的道理,净化心灵,清除贪念。人心常清净,万物自和谐,人我自和谐,家庭自和谐,身心自和谐。《淮南子》中说:“(夫)圣人量腹而食,度形而衣,节于己而已,贪污之心奚由生哉?”道家从老子到庄子都强调知足,自足其性。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万物由和谐而生。自然界通过自身不断的调整,使不和谐达到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和谐、不平衡,而人类要努力让它回归和谐,使社会不断发展前进。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