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触诊:源于中医脉诊且自成特色
来源:中国民族报 黄维忠 发布日期:2023-07-2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四部医典》中描绘触诊准备、时间、部位、方法等的曼唐。

藏医“三诊法”曼唐。

《月王药诊》中的内容。

  藏医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传统医药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许多省(区)如西藏、云南、四川、甘肃、青海等,均有大量藏医工作者在为保障人民的健康而积极工作。

  据藏、汉文史籍记载,早在囊日松赞统治时期,医学和历算就从中原传到了西藏。据《西藏王臣记》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曾带去大批书籍和百名工、技、艺人员(包括医药书籍和中医),其中就有“治四百零四种病的医方百种,诊断法五种,医疗器械六种,论著四种”。这批医书由医僧马哈德瓦和藏族医生达马郭嘎等译成藏文,取名《医学大全》。金城公主嫁到西藏时,再次带去了大批医药书籍和中医。医僧马哈也那和藏族翻译家别加扎那综合大量中医书籍和藏医学内容,编著成藏医学著作《月王药诊》,从而使传统藏医和中医相结合,为藏医学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并对藏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藏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主要靠问诊、望诊、触诊,这其实也与中医的望、闻、问、切的方法相似。藏医中,诊断病人患有何病叫作认病。藏医认为,认病主要靠察明症候,察明和分析症候对于确诊疾病非常重要。

  藏医的触诊主要是切脉,切脉的部位和方法基本上与中医相同。因此,也有人直接把藏医的触诊翻译成脉诊。触诊方法包括:食指“冲”按压皮肤,中指“甘”按压肌肉,无名指“恰”按压骨骼。藏医认为,根据对皮肤、肌肉、骨骼的按压情况,能明确病人的病理状态。

  藏医脉学与中医脉学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尽管两者也存在一些差异。中医脉诊的内容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介绍,汉代的《难经》又进一步完善。3世纪时,西晋王叔和写成《脉经》,这是完整论述中医脉学的专门性医书,比较为完整地阐释触诊(包括理论和实践)的《月王药诊》早了几个世纪。

  《月王药诊》是藏医学典籍中最早记载触诊的,相关内容共10章。其中,“寒热脉象和来去脉势”一章是总论部分,记载触诊的理论和在临床中的应用,包括诊脉前的准备、诊脉的时间、诊脉的部位以及这些部位与脏腑的关系等。其他9章则分别论述五脏患病时的脉象以及相克脉、死脉、鬼脉等。总论部分首次提到了冲、甘、恰等名词,冲、甘、恰其实是从中医的寸、关、尺衍化而来的。医书中所论述的触诊的理论与实践,五行学说,脏腑学说及其与天时、四季、历法、物候等的关系,诊脉部位与内脏的对应关系等,都与中医相应的内容基本相同。

  1642年,五世达赖建立甘丹颇章政权,在大力弘扬佛法的同时重视发展藏医药学,采取许多重大措施推动藏医药学发展。这一时期,藏医在医疗、教学及对藏医药学巨著《四部医典》的研究发掘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出生于17世纪中叶的第司·桑吉嘉措,是清代一位杰出的藏族科学家、医学家。他整理了《四部医典》,编撰《四部医典·蓝琉璃》;创办药王山医校,发展藏医教育;总结藏医历史,撰写《藏医史》;主持绘制“曼唐”(医学挂图)。第司·桑吉嘉措的医学著作和创造发明,是藏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影响深远。

  第司·桑吉嘉措所著的《〈四部医典〉八十幅唐卡及其解说》介绍了触诊的准备、时间、部位、方法等内容。比如,触诊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不少内容,其中对病人有很多要求:如触诊七奇脉等时,前七昼夜或前三昼夜,要避免饮食肉、酒等高热量食物和蔬菜等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及茶饮料等;要避免火烤日晒、操劳过度、暴饮暴食、饥渴过度、房劳、失眠、言语过多、悲痛、心思过虑等,适宜的饮食和行为方式能够使隆、赤巴、培根不致紊乱,明确显现生理、病理状态。在藏医中,隆、赤巴、培根被称为生命的三因,三者配合正常则身体健康无病,三者发生紊乱则疾病随之产生。因此,隆、赤巴、培根既指身体功能,又指疾病名称。用来指身体功能时,三者分别对应汉语中的气,火,土和水;用来指疾病时,即是中医所说的风类病、胆类病、痰类病。同时,触诊对医师也有要求,甚至强调,“病人和医师两者的呼吸、身心都要处于平稳状态,特别是病人的脉搏必须保持本身当时的状态”。

  藏医强调触诊的最佳时间,“一般是在人体生理正常、状态平衡时触诊,一定要避免在突然、急促状态下触诊”。而且认为“在拂晓能看清手掌纹路时触诊最佳,这时寒热平衡,中脉旺盛,能明确诊断生理、病理状态”;“在热气不因说话等呼吸而呼出体外,外界寒风的冷气等不因呼吸吸入体内时,在清晨卧床睡醒、空腹等基础代谢状态下触诊,诊断最为准确”。并且强调其他时间容易发生误诊,超过拂晓,因阳光普照和人体血脉流通加快等因素,会把血脉和“赤巴”脉混淆,出现误诊;在夜晚触诊,因月亮升起和人体精脉旺盛等因素,会把血脉和寒 “隆”脉混淆,出现误诊。

  藏医关于脏腑的脉象与五官(舌、眼、鼻、耳、唇)的变化相联系的观点,其本质应是来自中医脏腑学说中“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脾其荣在唇”的观点。可以说,藏医的触诊是从中医的脉诊发展而来,同时也已经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了一门独特的疾病诊断学问。

  (本文图片由黄维忠提供)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