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名称:骨笛
年 代:卡约文化(距今约3000年)
体 量:残长15.4厘米
出土地点:青海省西宁市西郊朱家寨
收藏单位:青海省博物馆
作为古羌笛的前身,这截残存的骨笛不仅是卡约文化农、牧、猎多种生产方式并存的体现,也呈现了羌笛作为中华民族延续古今的文化符号的传承不息。
这件骨笛的主人、作为资深牧羊人的古羌人,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传承古今的羌笛
羌笛,一个古老的文化符号。每当我们吟诵起“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的诗句时,一股幽幽古意就会升起,不禁让人去想象那一支在中华历史上轻轻吹起的古笛。
现在,我们就看到了一支最古老的“羌人之笛”。它用鹰骨制成,出土于西宁市西郊朱家寨青铜时代的卡约文化墓地,笛身有8孔,学术界普遍认为这就是距今约3000多年前古羌人使用过的笛。
鹰骨笛是古羌先民的传统乐器。研究表明,古羌人有崇拜鹰的习俗。在早期原始宗教中,鹰被认为具有沟通天地的灵性。古羌人用鹰骨制作成笛子,希望借鹰的灵性与天地相通。今天,新疆、甘肃、云南、西藏等地的民族中仍有鹰骨笛流传,其形制和吹奏方式与卡约文化鹰骨笛基本相同,这极有可能与古羌人的迁徙密切相关,同时也向我们呈现出一个古羌文化传承古今的脉络图景。
▲鹰纹骨管,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卡约文化墓葬出土。(青海省博物馆藏)
古羌人留在历史上的身影
仰望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的满天星斗,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界地带,我们会看到哪些闪耀的星光?
这里曾出现过高度发达的新石器文化,先后有大地湾、马家窑、齐家、卡约、辛店、诺木洪等文化类型,从距今8000多年一直延续到距今约3000年,对周人的崛起以及华夏族群的孕育和起源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创造这些文化的先民们,在后来适应地理气候的变化过程中,逐渐分化出了一支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形态的后裔,即古羌人。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古老的族群之一,羌人的分布范围极其广泛,支系极其众多,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羌与炎帝有着幽深的关联。《国语·鲁语》称:“炎帝以姜水成,为姜姓之祖也。”在甲骨文中,“羌”从“羊”从“人”,“姜”从“羊”从“女”,两字相通。当表示族类和地望时,用“羌”;表示女性和姓氏时,用“姜”。这就显示出炎帝与羌的内在关系。
羌还与大禹有甚深关系。《史记》称:“禹兴于西羌”;南朝宋裴驷《史记集解帝王世纪》曰:“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传曰‘禹生西羌’是也。”今天我国的羌族地区仍存有“石纽山”“禹穴”等遗迹。
▲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镇石纽村石纽山上阳刻篆书“石纽”二字。(图片来源:《文明》杂志2018年06期发,四川省北川县文联供图)
▲北川羌族自治县禹穴沟金锣崖绝壁上楷书“禹穴”二字。(图片来源:《文明》杂志2018年06期发,四川省北川县文联供图)
羌与周人也有着深刻的血缘关系。史载,周人来源于西北游牧部落,奉后稷为始祖,后稷母为姜嫄;而“姜嫄”之姜姓,就表明先周将自身的母系血缘追认为西羌的史实。
中华畜牧文化的起源
发现鹰骨笛的卡约文化遗址,被考古专家认为是古羌人的文化遗存之一。作为青铜时代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文化形态,卡约文化与齐家文化具有承继关系,因发现于青海湟中卡约村而得名,是青海地区分布范围最广、遗址数量最多的文化类型,目前所发现的遗址数量已超过1700多处。这里出土了大量动物骨骼与畜牧生产工具;出土陶器数量和质量明显减少和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木制品和小件青铜制品。因此,卡约文化显示了古羌人以畜牧为主体的经济形态特征。
▲七孔铜钺,卡约文化墓葬出土。(青海省博物馆藏)
▲鸟铃形铜杖首,卡约文化墓葬出土。(青海省博物馆藏)
为什么在曾经发达的齐家文化旱作农业基础上,卡约文化却走向了畜牧业经济?——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揭示,畜牧业在青铜时代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气候变迁。距今3000多年前,全球进入冰期导致气候巨变,在中华大地上原本湿润的西北一带变得干燥少雨。卡约文化畜牧业的兴起,正是先民们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自然生态环境变迁的结果。史载,古羌人是中华历史上最早成功驯养动物的族群之一,尤其是对羊的成功驯养,奠定了后世中国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从历史的大视野看,古羌的畜牧业文化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和适应能力,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了新鲜血液,加速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虞夏时期,一部分羌人因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进而迁居黄河以南。
西周初期,羌人与周人缔结密切联系,帮助周武王推翻殷商的统治,建立起西周王朝,并逐渐吸收、融入周文化,使自己的族群不断壮大。
周幽王时期,羌之西戎攻入镐京,杀死周幽王,部分关中地区的羌人东迁至洛阳附近,后融入华夏。
此后,羌人的迁徙更加频繁和浩大,大量内迁和南移,内迁的羌人充分吸收中原文化,最终成为华夏的组成部分;而南移的羌人,则经由藏彝通道,与当地族群充分交融,演变成今天的羌族、藏族、彝族、哈尼族、纳西族、白族、拉祜族、傈僳族、景颇族、怒族等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诸民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编自:四川民族出版社《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
作者简介:
郑茜,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近年来主持“‘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实物表征体系研究”“民族文物价值体系建构研究”等课题,提出“中国博物馆人类学”学科建设构想并构建研究平台,引进并主编“博物馆人类学经典译丛”。
周玉州,中国民族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目前主要从事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实物实证及相关展陈研究工作。
监制|顾群 杨新华
统筹|刘佳 康坤全
采写|郑茜 周玉州
审稿|郭家翔
制作|寇佳羽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