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堆藏戏。洛松次成摄
上图:歌舞剧《天边格桑花》剧照。日乃摄
下图: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下察隅镇夏尼村的乡村图书室。扎顿摄
作为中华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纷繁多样,绚丽多彩,既有布达拉宫、大昭寺、唐蕃会盟碑、古格遗址、江孜宗山城堡等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又有英雄史诗《格萨尔》、风俗习惯、歌舞壁画、宗教文化、藏医藏药、民族节庆、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保护和发展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不断推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让西藏优秀传统文化获得新生
西藏地方与祖国中原及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不仅源远流长,而且绵密深厚。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带去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和大量佛经,以及历史、天文、历算等方面的书籍,这些对西藏的宗教、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高宗继位后,吐蕃派人“请蚕种及造酒、碾、硙、纸、墨之匠,并许焉”。唐中宗时,唐蕃再度联姻,金城公主出嫁吐蕃,“公主请《毛诗》《礼记》《左传》《文选》各一部”, 制令秘书省写与之,推动唐蕃文化的深度交融。
自元朝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之后,历届中央政府都将西藏纳入中央王朝行政管辖之下。在国家统一制度安排下,西藏地方与中原及其他地区的交流融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西藏传统文化也在各民族文化融通互鉴中进一步丰富。
由于旧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西藏地方社会的文明进步。特别是进入近代以来,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全面走向腐朽、黑暗和反动,加之英帝国主义殖民文化的侵略和渗透,加剧了西藏地方文化衰退的危机。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地方文化事业摆脱困境带来光明前景;1959年的民主改革,砸烂了束缚西藏地方社会进步的枷锁,结束了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的残酷统治。掌握自己命运的西藏各族群众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为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繁荣发展赋予新的生命力。
1951年至2020年,国家累计投入教育经费2239.65亿元,在西藏建立起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的现代教育体系,为西藏文化事业的长足进步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西藏传统的“八大藏戏”因此有了新的内涵,传统民间舞蹈更加富有张力,曾经不登大雅之堂的格萨尔艺人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旧西藏只服务于三大领主和上层人士的藏医藏药开始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文化大花园中吐露新的芬芳。
改革开放给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的支持下,西藏地方一方面不断扩大交流,吸收和借鉴中华各民族乃至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持续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取得崭新发展成就。
1980年,全国《格萨尔》工作协调小组成立;1984年,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格萨尔》的搜集、整理工作被列入“六五”期间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搜集、翻译、出版了一大批《格萨尔王传》资料和成果。
1984年,国家拨款新建西藏自治区档案馆,该馆收藏的藏文档案占馆藏档案95%以上,另有汉、蒙古、满、梵、英、俄等文种档案,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化、宗教、天文、地理、科技、医药、工艺、风俗、艺术等方面,合计约300多万卷(册、件)。
1987年至2008年,国家投入4000余万元,组织200余人参与,完成《中华大藏经》(藏文部分232卷)对勘编辑出版工作。
从2006年起,国家投巨资启动大规模西藏梵文贝叶经普查,初步确定西藏迄今珍藏有梵文贝叶经写本(包括部分纸质梵文、藏文转写本)共1000多个函(种),近6万叶,形成《西藏自治区珍藏贝叶经总目录》《西藏自治区珍藏贝叶经影印大全》《西藏自治区珍藏贝叶经影印大全简目》等重要阶段性成果。
“雪域文库”丛书、“先哲遗书”丛书等,让大批珍贵藏文孤本、珍本历史宗教文献得以面世,为藏文古代典籍的传承保护和研究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6年,深受西藏群众喜爱的英雄史诗《格萨(斯)尔》和藏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又双双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桩桩、一件件,无不体现着中央的亲切关怀、全国支援的深情厚谊,无不展现出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无穷魅力,无不反映出文化工作者永不枯竭的创造能力。
新时代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
新时代以来,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开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模式,踏上保护与发展良性互动的快车道。
2009年12月,原文化部等八部委共同实施的少数民族古籍保护计划“西藏古籍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在2015年前基本完成对西藏自治区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和寺院的藏文古籍普查工作,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古籍保护体系和专业研究队伍。2011年,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成立,至2020年底,累计已有305函珍贵古籍入选第一至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2012年,国家计划投入上亿元,用15年的时间,编纂、出版藏文传统经典文献《中华大典·藏文卷》(1951年以前)上千册。
于2008年开工启动的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2016年10月建成并运行,成为西藏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象征,是各族人民启迪心智的科教场所与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基地。
2016年9月开工建设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2018年6月交付使用,与布达拉宫、大昭寺等西藏重要历史建筑形成文化共生和跨时空对话,成为西藏文化新地标。
2017年至2022年,由国家投资6.6亿元、历时5年改扩建的西藏博物馆新馆顺利完成,展览面积近万平方米,展品近2700件(套),其中600多件(套)文物为首次展出。
2018年底,国家启动了周期10年、投资3亿元的布达拉宫文物古籍文献保护利用项目。同年,中国的“藏医药浴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如今,西藏自治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业已建成,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博物馆、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等已成为人民群众自发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截至2020年,西藏有10个专业文艺院团、76个县区艺术团、153个民间藏戏队、395个乡镇文艺演出队和5492个行政村文艺演出队,专兼职文艺演出队伍超过10万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实丰富。
2013年首演即获得成功的《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气势恢宏、音乐优美、故事动人、服饰华丽,获得观众广泛赞誉。2019年,大型实景剧《金城公主》完成首演,与前者一样,该剧深入挖掘汉藏文化交融的历史资源,谱写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华美乐章。
目前,西藏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89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96名,自治区级非遗项目460项,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522名,底蕴丰厚,非遗保护与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新时代开启新航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背景下,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焕发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彩。
(作者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