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现代——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银川站巡展。中国民族博物馆供图
“传统@现代——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南通站巡展。中国民族博物馆供图
“传统@现代——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南通站巡展。中国民族博物馆供图
我国素有“衣冠上国”之美誉,丰富灿烂的服饰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持续不断,服饰自然就是文化互鉴融通的一大重要例证。
从人类学视角看,服饰既是物质的,又是观念的。与服饰相关的实践不仅与身体、性别、身份等有着密切关联,还必然会参与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服饰的展览叙事存在多种方式,既可以选择呈现服饰本身的知识、工艺和审美,也可以讨论与人、自然及社会相关的理念和价值观等。
一些展览中,服饰被当作对象化的客体进行呈现,其社会性、象征性则相对被忽视。当人们逐渐意识到服饰可以承载多种面向,服饰主题展览便被赋予不同的叙事角度,呈现出不同的思想、行为和时代精神。尤其从服饰与自然、社会、历史、情感等主题的关系探索中,可以交织出多样观点,形成更具观赏性,并与当下的社会与学术关怀产生共鸣的展览。
我国较早的民族服饰主题展览,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我国许多民族学、人类学家前往边疆地区做调查,收集民族文物,再通过举办展览介绍边疆地区和各民族的知识和风貌,以此让公众对边疆地区更加了解,从而更好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发展。其时,民族服饰作为各民族极具代表性的文化,是民族文物收藏与展示的重要内容。民族服饰主题展览通过服饰强烈的自我表征能力,来体现中华文化的丰富性,也让人们充分意识到中华各民族之间从来都是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共有共享对服饰之“美”、服饰之“用”的追求。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民族工作高度重视,各地民族类博物馆加强对民族文物的保护与收集,举办各类民族文物展览。21世纪以来,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以及民族知识的普及,许多博物馆的服饰展览经过改陈,形成不同的讲述方式。大体上可以看到两个方面的叙事路径,一方面是关注服饰工艺、技法、形制之外的理念,同时重视各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智慧,如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在民族服饰中就有体现。这个路径丰富了关于民族服饰以及纺织物的知识,也极大拓展了民族服饰的表征边界。另一方面,在前一种路径的基础上,超越民族服饰本身讨论一些更为宏大的议题,例如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等议题。
中国民族博物馆的“传统@现代——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主题展览是以上两种叙事路径的结合。同时,展览还蕴含着一个更为宏大的主题:在绚烂、丰富、多维度呈现的民族服饰中,在时间、空间与工艺的线索之外,去寻找各民族传统服饰中的共性,“看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精神。
展览的主线是探索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是从传统中找到与当下甚至未来生活的联结,找到民族服饰超越时间、空间和群体的价值,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并指向创造美好的生活。展览选用我国40多个民族的服饰,150件(套)左右的展品特点鲜明,工艺、纹饰、功能性不尽相同。我们在不同的单元提炼出展品共同的精神指向。比如在“时间”单元,通过服饰表达对祖先的慎终追远,对下一代的关心呵护,对生老病死、自然生命周期的理解,这是超越所谓“传统”与“现代”二元的、充满中国智慧的价值理念。在“空间”单元,衣服作为“行走的建筑”,体现中华民族丰富的生态人文景观以及中华民族宇宙观,这是许多民族服饰主题展览很少关注的面向。在“工艺”单元,展览传递了“用即是美”的日常生活哲学,以及一针一线努力生活的匠心。以此表达美好生活的愿景与希望,让民族服饰的文化价值指向更久远的未来。
但该展览的立意并不止步于此,通过在北京、银川、杭州、南宁等不同城市的巡展,我们在与不同地区、文化、观众、展览空间的邂逅中,不断寻找当地的服饰文化与展览核心价值相符合的内容。这种寻找是一个不断发现“共同性”的过程,每一个在地化方案都反映着各民族在服饰观念、制作技艺、精神追求上的交融,并继续开拓新的交流历程。与此同时,展览利用具有想象力的空间设计,将这种交流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
譬如南通站的巡展。在南通这座现代化城市,在中国古典园林式的展厅里,“时间”“空间”“工艺”“交错”4个叙事篇章串联起来的中华各民族服饰,连接着传统与当下,引领观众在物与空间的交织中,感受中华服饰之美。展厅里,自然光透过月亮门散落在衣裳上,室外是移天缩地的园林实景,虚实之间的景观有通有隔。新锐设计师的作品隔着月亮门,与另一扇门中的传统服饰对望。当观众通过展线的引导,从展厅走到庭院,站在庭院中分别看向两侧门中的传统与现代,也许那一瞬间能听见古今之间的交流。置身于庭院中仰望天边月时,会悠然升起“千山同一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动。
于中国民族博物馆而言,创新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寻找通向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创美好生活的新途径。在这条道路上,我们继续探索,前进。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