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遇见中华文化之美
来源:中国民族报 覃真婷 孙凤莲 章音頔 发布日期:2023-04-2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4月26日,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来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乌兰牧骑的“各族儿女心向党”文艺宣传展演启动。本次展演共14场,将持续至5月2日。充满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蒙古族长调、马头琴、蒙古族舞蹈等,吸引众多前来参观的游客。

  藏身于北京西单蒙藏学校旧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将文物古迹与城市现代生活相融合,在繁华闹市中显得古朴静谧。自3月28日开馆以来,体验馆致力于为百姓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陆续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参观者,使之成为展示各民族灿烂文化的新窗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所。

  中华民族音乐,一座沟通融合的桥梁

  走进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中华民族音乐体验空间,耳畔立即被悦耳的音乐萦绕,一块环形巨幕上,正在播放“56个民族代表性乐器同奏一首歌”的乐曲。环形巨幕两边的小屏幕上,映射着56个民族乐器的影像。当伸手触摸其中任何一件乐器,它会清晰“现身”,并演奏一段属于它自己的旋律。绕过环形巨幕往里走,墙上挂满各种少数民族代表性乐器,口弦、芦笙、达比亚、马头琴、波伯等,数不胜数。

  自3月28日开馆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相继邀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歌舞团(以下简称“克州歌舞团”)、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歌舞团(以下简称“博州歌舞团”)的演员,在中华民族音乐体验空间进行少数民族史诗《玛纳斯》《江格尔》展演。

中华民族音乐体验空间的《玛纳斯》表演。周芳摄

  在《玛纳斯》演出中,演员的歌声雄浑而深厚,演出最后以一声凝聚着向往、歌颂、热爱之情的“玛纳斯——”的呼喊结束,震撼人心。安徽游客郭晓红看完表演后说:“演出让我感受到音乐那种扑面而来的力量。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去新疆体验一下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4月18日是《江格尔》在体验空间的首次展演,大型环幕上是一望无垠的草原,演员脚下也是“绿草如茵”。随着蒙古族乐器托布秀尔响起,呼麦手引吭高歌,让人仿佛置身于“青青草原”——那里牛羊遍野,蒙古包星星点点,牧人赶着膘肥体壮的牲畜奔腾而来。山东游客郭亚男被邀请上台与演员互动后,连连感叹中华民族音乐魅力无穷。他说:“音乐是一种情感语言,更是一座沟通融合的桥梁。听了《江格尔》,被歌曲传递的愉悦情绪所感染,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玛纳斯》《江格尔》《格萨尔》被誉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在我国和国际文学艺术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这些民族史诗通过口授心传的方式,代代传承,流传至今。

  此次前来参加演出的依斯木拉力·克甫罗克是《玛纳斯》传承人,他的爷爷买买提阿力·阿拉马提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玛纳斯》代表性传承人。说起学习传唱《玛纳斯》的经历,依斯木拉力·克甫罗克记忆犹新,“我从小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去草场上放牧,每当这个时候,爷爷就会教我唱《玛纳斯》。”演员吴里加则是《江格尔》第三代传承人,他讲道:“我30岁时跟着老师学《江格尔》,老师有着超强的记忆、丰富的知识,受到牧民的尊重。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把《江格尔》传承好。”

  近年来,少数民族史诗不断创新发展,展现出新时代的活力。演员哈里里·马克什介绍,这次《玛纳斯》的演出使用7件柯尔克孜族代表性乐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是阿莎巴萨,它能模仿骏马奔跑的声音,非常有感染力。演员拜合提亚·马夏说,克州歌舞团对《玛纳斯》表演的说唱形式、舞蹈动作都有创新。如乐器乔农诺雀尔由原本的木质换成金属质地,音色更具表现力;增加了库姆孜演奏时的舞蹈动作;唱法上也有所创新,《玛纳斯》以前是单人唱、男女分开唱,现在一起唱,使得演出氛围更加热烈。

  同样,博州歌舞团在此次《江格尔》演出时也作了一些调整。演员巴迪介绍,此次演出是从《江格尔》各部分中抽取相应的片段,编排出《江格尔赞》,是对英雄群体进行称赞。呼麦手巴音巴特说,配合《江格尔》演唱的乐器主要是托布秀尔,为此他们特意在托布秀尔上增加音响效果,以期用更好的方式将《江格尔》传达给更多观众。

  浸润书香,感受中华文学魅力

参观者在中华文学体验空间描摹字帖。刘子菲摄

  4月12日,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中华文学体验空间首开“中华文学讲堂”,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史诗《格萨尔》研究专家降边嘉措,向观众讲授“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之一的《格萨尔》。此次讲授在中国民族报“道中华”三大直播平台“抖音”“视频号”“哔哩哔哩”同步进行直播。

  降边嘉措深耕《格萨尔》数十年。2013年,他主编的藏文版《格萨尔王传》精选出版;2018年,以藏文版为基础,他编纂的汉文精选版《英雄格萨尔》出版。在“中华文学讲堂”,降边嘉措向观众系统讲述了什么是史诗,《格萨尔》是一部怎样的史诗以及《格萨尔》史诗的传承价值和意义。现场观众不仅认真倾听,还做起了笔记;直播平台上,众多观众纷纷围观并点赞。

  4月12日,中华文学体验空间举办首场“中华文学讲堂”,邀请史诗《格萨尔》研究专家降边嘉措讲述《格萨尔》的故事。刘子菲摄

  “邀请降边嘉措等专家到中华文学体验空间来进行讲座,是希望更多人能关注像《格萨尔》这样的中华文学宝库中的代表作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学体验空间策划人刘子菲表示。

  藏身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中的中华文学体验空间,书香弥漫。抬眼望去,甬路两侧的迎客松和荷花艺术景观营造出一个充满诗意的文学意境。进入空间,书架上的文学经典琳琅满目。据刘子菲介绍,中华文学体验空间的书籍都是从中华文学宝库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包含先秦至明清我国各民族创作的经典著作。其中有多部少数民族古籍重点整理成果,如《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云南少数民族叙事长诗全集》《苗族古歌》《侗族古歌》以及托忒文《西游记》等。“打造这个空间的目的就是让参观者可以更容易接触、阅读到我国各民族的经典文学作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而更好地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刘子菲说。

  中华文学体验空间内配有互动卧屏和智能电子屏,里面存储了十余万首古诗词,随意检索一首诗,屏幕下方还可以选择正文、注释、译文、赏析。同时,空间内还设屏持续播放近百部高清文学专题片和纪录片,参观者可以坐下来静心观看,了解各民族文人、古籍背后的故事。

  书架旁边的桌案上,摆放着文房四宝和各种诗词字帖,供参观者使用,于笔走龙蛇中感悟诗词意蕴……

  中华文学体验空间虽不大,但内容丰富,犹如一个浓缩了中华文学精华的“迷你图书馆”,让参观者体验阅读的快乐。

  此外,中华文学体验空间还定期设置主题体验活动,邀请文学名家现场互动,并进行线上直播,让更多人感受中华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中华文学讲堂”正是其精心打造的活动之一。

中华文学体验空间一隅。刘子菲摄

  自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开馆以来,中华文学体验空间陆续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参观者,他们对文学的渴望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深深打动了讲解员徐嘉遥。

  据徐嘉遥介绍,前不久,一位藏族小哥来到体验空间,为大家诵读《格萨尔王传》,还用毛笔写下“中华民族大团结万岁”的书法作品,这令她十分感动。

  令徐嘉遥感动的事远不止一件。一位来自台湾大学的老师来此参观,被精致的仿古版繁体字书籍吸引,表达出想要收藏此类书籍的愿望;一位来自画报社的蒙古族老师,给她讲解托忒文《西游记》,让她体味到各族文化的互鉴融通;还有一位来自意大利米兰的瑜伽老师,用汉语讲述自己读过的意大利文版的中国四大名著……

  作为讲解员,徐嘉遥的工作就是在体验空间一遍又一遍地为参观者讲解中华古典文学的发展历史,正是因为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和感动,让她没有感到工作枯燥无味,而是越讲越兴趣盎然。“各民族文学都是中华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绘就了中华文学版图。对我来说,就是要跟参观者讲清楚这个道理。”徐嘉遥说。

  穿越历史,畅游“河西走廊”

  位于我国西北部的河西走廊,是一条沿着祁连山脉、长约1200公里的狭长通道,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被称为丝绸之路“黄金段”。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区域。

  近日,由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精心打造的“河西走廊”情景体验馆项目亮相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该项目采用元宇宙理念和科技展示技术,在深度挖掘中华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出“展示+展演+虚实融合的沉浸互动+线上虚拟体验”的模式,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

“河西走廊”情景体验馆项目之万国寻宝游戏。甘肃省民委供图

  在体验空间,参观者只要置身于动静相偕、融数字化展示与现场展演于一体的平台,就能看到一幅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壮美画卷。10分钟的3D影片,让参观者如时空旅人般穿越历史。

  先是置身焉支山脚,参加历史上的张掖“万国博览会”。彼时,国乐齐奏,鱼龙曼延之戏起舞,隋炀帝登上观风行殿,谒见西域二十七国使臣。在歌舞喧嚣中,气势恢宏的盛会洋溢着天下一统的豪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胡笳声声中,参观者又来到敦煌莫高窟。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这里出土的古藏文、回鹘文、西夏文、蒙古文写本,以及壁墙上的佛像、飞天壁画……见证了各族人民共同生产生活的历史进程。灿烂的敦煌文化,既是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融汇贯通的典范。

  紧接着,“凉州会盟”的故事展现在参观者眼前。公元1244年,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受蒙古汗国皇子阔端邀请,跋山涉水前往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1247年,萨班与阔端在凉州举行会谈,经过反复磋商,双方议妥了和平归顺事宜,萨班发出《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将协议内容传达给西藏各地各派,在雪域高原得到普遍认同和拥护。凉州会盟以和谈的方式推动了统一,在西藏与祖国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最后,展现在参观者眼前的是著名的交通要塞嘉峪关:外城、城楼、长城、烽燧,一一呈现。嘉峪关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大、景色最为壮观、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时间不语,气势雄伟的嘉峪关始终立于这片土地上,见证着各民族间的商贸往来、文化交流,成为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开放包容的不朽象征。

  “精彩的历史故事总是值得慢慢品味,大家可以拿出手机,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或关注甘肃民委公众号,进入万国寻宝、莫高窟着色游戏等,云上逛‘河西走廊’。”灯光亮起,讲解员的声音将沉浸在历史中的参观者带回现实。

  有意思的是,打开AR摄影机扫描图码,参观者还可以“收藏家”的身份,在“万国博览图”中开启一场属于自已的“收藏之旅”;用手机扫描屏幕上的第一个二维码,参观者即可化身“敦煌画师”进行敦煌壁画创作……

  不到半个小时的“河西走廊”沉浸互动,让每一位体验者仿佛身临其境,畅游“河西走廊”,观览游牧文明、农耕文明、绿洲文明交融共生的生动场景。在这片山峦与河流同在、雪山与草原相邻、沙漠与绿洲共存的伟大土地上,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诗散发出熠熠光辉。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