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江苏卫视推出大型非遗焕新纪实节目《新生万物》,拓展非遗节目纵深,提升非遗节目的内涵容量、人文含量和表达力量,为观众提供了新鲜独特的审美体验。
《新生万物》是围绕非遗传承而展开的纪实节目,发起人杨澜邀请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和新锐设计师们,探访并体验了全国11个非遗项目,呈现其原味活态,设计非遗美物,见证非遗焕新,创造新时代的非遗形态。在节目样态上,《新生万物》嘉宾从观察者转变为体验者,其体验过程加上评论和感悟构成了节目的骨架,而百姓生活、古今风物、自然地理、村落人文等附着于骨架,使内容更加丰盈,形成了有趣有味有神的纪实性非遗叙事。与众不同的是,节目对人与物进行交叉聚焦,融汇过去现在和人文自然相关的各类素材,融入了百姓生活的烟火味,展示出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加上具有电影质感的小剧场沉浸式演绎,完善节目故事线,使叙事节奏明快欢乐,破解了非遗节目容易单调平淡的难题。
满足求知诉求,是非遗节目的重要功能。《新生万物》以全程体验的方式,每期揭秘一个非遗项目,逐步解析非遗传奇,更新人们认知。第二期节目聚焦白族扎染制作工艺,节目团队来到蓝续扎染坊,揭开了蓝靛的神奇面纱。由板蓝做成的一缸染料竟需要“吃”麦芽糖、米饭等,这些都是帮助染料发酵的物质。不只如此,这些活灵活现的“蓝宝宝”还十分金贵,每天都要接受非常细致的“体检”,以确保pH值在11~12.5之间。带着诸如此类对博物的探求,嘉宾引导观众进入到非遗制作现场,了解苏绣劈丝、精微秀、乱针秀,感知“一丝一世界,一线一天堂,指尖绣无限,转瞬即永恒”;了解瓷胎竹编、刮青等各个环节和新文创的设计;了解富春茶点独特精致的制作技艺等。观众在有趣的体验中看到见所未见的好物,得到闻所未闻的知识,从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惊叹、自豪。
非遗的特点是活态流变,蕴含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体现的是各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因此人的传承是非遗的核心,人的精神是非遗的灵魂。《新生万物》抓住了这个特点,将叙事牢牢聚焦非遗中的人和人的精神,实现人文挖掘和价值引领。既展示传承人的勤劳、坚毅、韧劲和灵心巧手,也讲述他们的夫妻爱、父子情、师徒谊。尤其具有创新突破价值的是小剧场的嵌入,在现实场景之外,通过小剧场沉浸式读取非遗传承流变背后的历史故事。小剧场的历史场景与现实场景逻辑接合、浑然一体,表现非遗人的勤劳智慧与使命担当。
《新生万物》的主旨是弘扬国家非遗、推动非遗焕新,因而邀请知名文创设计专家加盟,将当代艺术设计思维与非遗工艺及非遗元素融合,塑造非遗的时代倩影。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落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节目回答了非遗如何更好地应用到当代人的生活、如何更好地做好传承。
(作者:杨明品,系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