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2月9日晚,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黔剧院倾力打造的现实主义黔剧《腊梅迎香》,在国家大剧院连续上演两场。该剧取材于贵州省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党支部书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邓迎香的真实事迹,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黔剧的形式展现了邓迎香带领乡亲们苦战13年,开凿出进村隧道,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动人故事。
据悉,《腊梅迎香》此次作为“百戏中华——国家大剧院非遗戏曲展演”首台剧目,率先亮相。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的非遗戏曲展演贯穿全年,广邀“非遗”戏曲剧种与名家名团,旨在展现非遗戏曲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让观众既能听到熟悉的乡音,也能感受到戏曲艺术的繁花似锦。
黔剧《腊梅迎香》剧照。贵州省黔剧院供图
2月9日晚,“幽默中有感动,感动中有激励!”来自湖北的观众朱桂兰看完《腊梅迎香》后表示。
在艺术呈现上,《腊梅迎香》强化黔剧诙谐幽默的特性,以喜衬悲,通过对人物的刻画与剧情发展形成大喜大悲的跌宕起伏。在舞台呈现方面,该剧极具贵州特色,将贵州秀丽的山川、多彩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等铺展在舞台之上。在编曲上,该剧选用了布依族民歌《好花红》作为音乐素材,结合剧情发展进行了改编,在保留黔剧音乐特色的同时,融入现代音乐、布依族民歌等元素,既突出地方特色,又更好地贴合剧作。
黔剧《腊梅迎香》剧照。贵州省黔剧院供图
“一部优质剧目的创作,需要时间和空间的不停磨合,更需要对剧目不停打磨和提升。”贵州省黔剧院院长朱宏介绍,该剧在创作之初,主创团队多次到麻怀村采风,与邓迎香及当地群众深入交流,充分了解邓迎香的先进事迹,收集素材,以情叙事。
黔剧《腊梅迎香》虽是歌颂典型人物的现实题材舞台作品,但在创作上并不一味求“大”,而是遵循戏剧的逻辑性,从情出发。该剧通过邓迎香与穷山沟麻怀村小伙燕林的纯真爱情,与父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情,与麻怀村乡亲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特殊情感等情节,细腻地展现了主人公邓迎香“不信神、不信邪、不信命”的鲜明个性,再现贵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感人故事。
黔剧《腊梅迎香》剧照。贵州省黔剧院供图
据介绍,黔剧曾名文琴戏,是在贵州说唱曲种“贵州扬琴”的基础上,吸收“贵州梆子”等姊妹艺术的养份而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剧种。该剧流行于贵州贵阳、毕节、安顺、铜仁、遵义、黔西南等地区,迄今已有近300年历史。
黔剧《腊梅迎香》曾先后参加中宣部、文旅部主办的“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获第十七届“文华奖”提名剧目、贵州省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