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观察传统与现代的一扇窗。这个春节,不少人感慨:回家的人多了,年味儿回来了。一根竹签,挑一缕饴糖,轻轻一吹,便化出惟妙惟肖的生肖糖人;长桌排开,红纸铺就,挥毫泼墨,一个“福”字跃然纸上……
浓郁的年味儿,带给了我们团圆之外的幸福感,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归乡的我们,重新发现了那些孕育了文化传统、又焕发出生命力的华夏风物。
从黄土地上的秦腔、中原的殷墟,到绍兴的黄酒、南丰的蜜橘,从景德镇的瓷器、苏州的宋锦,到蔚县的剪纸、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每一座城市、每一寸土地,都生长着醉人的风物:独特地道的风味、匠心独运的技艺、悠远亲切的乡音、怎么称道都不为过的古迹,一字一词皆有故事,一砖一瓦饱蘸深情——它们是华夏文化的“活化石”,曾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乡愁与记忆。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思潮的涌入、乡土文化的消解,给许多文化传统带来了冲击。一些老的,变成了土的、旧的。一些厚重的,变成了累赘的、保守的。
而今,一切正在改变。今年春节,汉服成为年轻人延续过年“仪式感”的新选择。织金锦鲤、花枝刺绣、兔子绒花的汉服,不仅从中国传统服饰中汲取灵感,还有了独特的个性和风格,有了适合当下的功能设计。身着古法工艺织就的汉服,拍拜年视频、出游打卡,拉满了新春喜乐的氛围,成为年轻人文化自信的表达。
线下过大年的同时,线上也有了游戏里的“春节档”。皮影戏、传统舞狮、木版年画刻印、戏曲表演等城乡市集中喜闻乐见的文化符号,进入了全球流行的中国手游《原神》的画面。挂满中华风物的街市布景、游戏人物焕然一新的春节形象、中国戏曲的氛围烘托、以皮影戏为灵感设计的解谜玩法“纸映戏”……中华传统的非遗技艺也滋养着数字世界的互联网原住民们,带给他们欢腾。
“潮”起来的华夏风物,“活”起来的中国风、中国味,让置身其中的你我心灵相通,更加珍视“家”的意义、“年”的宝贵。过去我们逃离乡土,今天我们拥抱乡土。原因何在?
在中华风物的变迁史里,藏着一个“新”字。美出“新”意的中华风物,不在于形貌,不在于它“历史的功劳簿”有多厚,而在于其背后的人,是否在意了人的心意、人的活动、人的感受。
某种程度上,文化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它满足时代和人民需要的程度。过去,我国部分宝贵的非遗技艺之所以走到失传边缘,是因为它们只是冰冷地躺在展示柜里,只有简单的陈列,而忽视了与大众的互动与共情。为什么我们时常感到唐诗宋词、煮水烹茶,贴福字、挂灯笼等这些美好不可或缺,是因为它真实地走进了我们的日常,回归到我们对文化的需要里。
因此,传统文化的创新,要以人为本,为时代所需,为生活所用。在多元文化、消费文化共存的风潮里,消除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的隔阂,只有靠文化符号的多样性展现、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才能从历史深处走向当代社会。只有融入新的生活需求、生活视野、生活趋势,传统文化才能既保持永恒,又随物赋形,润泽人们的当代生活和精神世界。
传统文化的创新,不能只是“潮”在皮相,也要注入新的血液、长出新的内里。文化的继承,并非原样复刻传统,也不是点缀式地使用中国元素。正如瓦尔特·本雅明所说,正是“独一无二性”成就了艺术。简单的嫁接、表面化的堆砌、生硬的照搬,皮相再俊俏,也是死的,是没有生命力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靠创造力,要以符合现代人接受习惯的叙事,重构传统故事,留住本原与特色,赋予文化形象新的内涵,实现“民族性”与“地方性”的互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不日新者必日退。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中华文明如万古长河,奔流不息,未有断流,是因为中华文化不是一成不变、故步自封的文化,而是成长中的文化、变化中的文化、与时俱进的文化。传统文化要在不断更迭的时代变幻中站稳脚跟,必须依靠创新。既要挖掘好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也要挖掘好中华风物的独有特色和消费动力,让更多美好的中华风物,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共同守护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贝。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