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阿扎河不是河流,它是哈尼族语Hhaq zaq holteil的谐音:吃荞子的山梁。青春年少时,我从另一个乡的一所偏僻的小学校,改行到阿扎河乡机关从事青年工作,在这里度过短暂的快乐时光。
我早就认识阿扎河了。我们村有两个从阿扎河乡俄比东村,来当上门姑爷的男子,大人小娃称呼他们,少不了加“俄比东”三个字,这样叫着亲切。比如“大哥俄比东”“姐夫俄比东”,“俄比东”成了他们的名字。还有,有些汉子,走四五个小时的山路,去阿扎河买仔猪,说是那边的猪适合在我们村养殖,不易得病,肯长,肉香。还有,我还在教书时,有次长途跋涉到阿扎河赶街,在乡政府工作的堂叔那里住了一夜。谁能料到,不久我却成了阿扎河的一员。
阿扎河是红河县的大乡,东接元阳县沙拉托乡,南与绿春县戈奎乡隔河相望,西连本县洛恩乡,北靠本县甲寅乡和石头寨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河县乐作舞之乡,乐作舞的源头就在阿扎河的垤施、洛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大本营就在阿扎河的普春。
农历六月初,哈尼族过祝福庄稼丰收的节日苦扎扎期间,民间自发组织的“万人长街歌舞节”,历史悠久。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聚集到阿扎河山头跳乐作舞。这个世上罕见的人山人海的狂欢节,连天上的神仙都感动了,下来加入世俗的舞步。
那时的我,动得,干得,吃得,喝得,跑得。从一个熟悉的行业转到陌生的领域,怀着一腔热血,希望闯出一番名堂。我的工作重头在农村,另外要干很多乡里的中心工作,我便跟乡机关的同事,经常像麂子奔跑,有时甚至一天跑几个自然村。有年年底,我在阿者大队(村委会)蹲点,还有两位临时抽来协助我工作的有文化的年轻男女,我们遇到一场以往从没见过的大雪。我们兴奋得又唱又跳,有关雪的歌唱来唱去,只差没唱出血。我百唱不厌的歌是《雪绒花》《我爱你,塞北的雪》。到我调离时,阿扎河97个自然村都留下了足迹,尽管不少地方免不了是“蜻蜓点水”。
乡机关所在地在一道狭长的梁子上。中间一条大道(土路),两边连接各单位。星期一早上,各单位职工起得早早的,尤其是团员青年,一个比一个积极,在灰扑扑的土路上,纷纷清扫昨天赶街留下的大量垃圾。我认得每个单位的年轻人,经常发动他们搞各种文娱活动。那种对生活、工作的乐观心态,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融洽,至今让我难忘。我从一个单纯的书呆子,渐渐懂得了如何面对复杂的人、事,追寻自己的梦想。
我拿到的第一笔稿费,是县广播站寄来的五角钱。写的是阿扎河公社机关干部在山上植树造林。五角钱在今天,不算钱,在当时却可以好好吃碗卷粉。更重要的是,我居然成了当地的一位“名人”。我把汇款单在好几个人面前炫耀,满足虚荣心。现在想来,丢脸了。
有一次,云南大学的一位教师带两个硕士研究生,到阿扎河搞田野调查。领导认为我有文化,叫我陪同到垤施。我一个小小的附设初中班出身的土包子,像被雷击一样震晕了。跟他们比,我无知到了什么地步?他们临走时,分别在我的笔记本上留言,勉励我,那理想化色彩的语言,给过我多少向上的动力。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位学生的皮鞋,忘记在我的宿舍,我只好从邮政寄回去。
阿扎河梁子两边的坡坡上,散居着一个个棕树、竹林掩映的村寨。一片片梯田,从山脚下的冲沟,费力喘气地爬啊爬,爬到寨子边或寨子头。春天,到处是桃花、梨花、李花、妥底玛依花,说不尽的各种万紫千红的野花,把山山岭岭打扮得分外娇艳。
20世纪80年代前期,农村“万元户”是非常新鲜的事。而阿扎河,凭棕片和芳香油,好几户农民率先致富,在红河县赢得了“万元户”公社(乡)的美名。
之后,人们的日子,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阿扎河早已不是吃荞子的山梁了。
二
人们习惯把“垤施洛孟”连在一起说。外人以为是同一个地方。其实,它们是隔壁的两个村委会(也可叫作自然村)。这两个地方之所以出名,在于这里的哈尼族彝族乐作舞影响深远。
1995年春天,我作为新闻媒体到红河县采风的一员,有幸到垤施。那种离别多年后归来的激动,近乎发疯。这时,我离开阿扎河已有十年。
曾经,因为离乡上近,我经常去垤施。乐作舞,不仅仅是在舞台上表演给众人看,更主要的是,乐作舞是人们的生活本身,不必化妆,赤祼祼的,有血有肉的,举手投足,无一不是优雅的舞步。我不知道,垤施有没有一个不会跳乐作舞的人。虽然那时的物质生活清苦,在我心目中,男女老少,都是上天派到人间的舞蹈家。李庆录、王里亮、普张则、李小芬等一大批乐作舞的高手,我跟他们多次相处,亲身感受着这些整日在大地上躬腰耕作的民间艺术家,他们对艺术的那份痴情。有一次,我作为领队,带领垤施文艺队的骨干们,到五个村委会巡回演出,宣传政策。
这次重返垤施,我又见到了为艺术活着的老朋友们。特别是几位女性,从清纯的少女,变为沧桑的母亲,但跳起乐作,舞姿依旧激情、醉人。我用彝语跟她们交谈,说不完的知心话,从胸中像泉水流淌而出。可惜相聚的时间太短。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们。无论活在人间还是已经离世,他们都让我怀念不已。
离开垤施后,我写了一篇《重返垤施》,发表在《云南日报》,还得了一个小奖。近日翻出来看看,重温当时的情景,我宛如置身于垤施。这篇拙作,表达了我对一块乐土热土的眷恋,倾诉了我对一群心地纯洁的彝族男女艺术家的敬意。其中也透露出我对乐作舞前景的忧虑。现在看来,忧虑是必要的,但同样需要乐观。是的,乐作舞是生活本身,美好的生活怎么可能消亡呢?在红河县任何角落,都看得到乐作舞生根、开花。以我的衣胞之地为例,只要是过年过节、办红白喜事,以及其他清闲日子,乐作舞的音乐一响,人们脚杆就发痒,跳得大汗淋淋,跳得分不清白天黑夜。乐作舞早已跨过红河,走向外面世界……
我跟垤施的缘分是注定的。某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张富生,一个年轻有为的彝族兄弟。他现在是垤施村委会书记、主任一肩挑。他在文学创作方面很有潜力,一个对我有特殊情感的地方,出这样的才子,所以引起了我的格外关注。当然,他的作品不满意之处尚多,我曾经当着一群文学青年的面,对他的作品,谈过我尖刻的看法。这并不是说我有资格高高在上,我是想让他走得更远。我知道基层工作的艰辛,挑着那么重的担子,想闯出一番事业,非常不易。富生兄弟,个人的文学重要,为百姓谋幸福更重要!
我魂牵梦萦的垤施啊!
三
那时,普春是离阿扎河乡上最远的大队(村委会),走路需要五六个钟头,且走得要快。到普春,以我的学识、年纪,只会忙于一板一拍的工作,根本不可能知道这里是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的大本营。我是后来从哈尼族音乐家吴志明为多声部的发掘、弘扬的事业中,才了解到一个穷乡僻壤,竟然隐藏着惊世音乐。多声部在申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由我撰写电视解说词,这样才对多声部民歌有了粗浅的认识。
2007年深冬,一个寒冷的日子,我们一行远道去普春,专门了解多声部民歌。尽管各方面比以前变化很多,但公路还泥泞难行(今天已经四通八达)。我们的主要目的地是罗么自然村。一道长长的陡坡,喘了多少粗气,淌了多少汗水,才抵达山腰上、原始森林怀抱,一个幽静、寂寞的典型的哈尼族山村。整日深受城市喧嚣的折磨,突然进入一切都还保持古色古香的村庄,我觉得一颗死去的心活过来了,跳动有力、健康。罗么背靠的这座大山,是红河县最高的鲁玛大山,那边的山下,是我曾经教书的么勺地方。
那天晚上,天空不沾一丝云彩,一轮干干净净的又大又圆的月亮,银辉洒满了大地。不时听到狗叫声、森林里野兽鸟儿的叫声。
我们在陈习娘家吃饭、喝酒,乡村哈尼风味的饭菜,气氛热烈,我高兴过头,喝高了。在酒精作用下,独自在住宿的那户同胞家门外,久久跟月亮作伴。夜深,起风,冷下来,才不得不进门。但毫无睡意,头昏脑胀地琢磨一段《罗么的月亮》的文字:
山上的罗么村
森林里的罗么村
哈尼人的罗么村
多声部民歌的故乡
月亮从山背后
踩着舞步出来了
仿佛见到一个
没有离开过深山的
清纯如芭蕉心的村姑
我的心情紧张又甜蜜
我怎能睡得着
月亮就在旁边
我想拥抱
它忽然远去
远去了
又忽然回到眼前
狗睡不着了
虫子睡不着了
风睡不着了
百岁老人在叹气
一岁娃娃在睁眼
那曾经跟月亮
一同唱歌跳舞
已经走向城里的年轻人
此时可想念故乡的月亮
即使有千万轮月亮
我最爱的
还是罗么的月亮
陈习娘和车格,是国家级非遗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传承人。陈习娘生于1964年7月,从小拜陈秋龙等前辈为师,学习哈尼文化(莫批、山歌、乐器、舞蹈等),深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位同村的生于1965年12月的车格,也是从小就被天籁般的歌声耳濡目染。她从1985年始,一直担任多声部民歌《吾处阿哧(Wuvcuv aqcii)》的主唱。他们是地道的农民,一边为生计含辛茹苦,一边以一颗恒心守望着文化的薪火。要不是了解实情,谁能相信肤色黝黑、土里土气、脸上过早铺出皱纹的他们,不仅到过国内大城市演出,还把中国一个山地民族出自灵魂的歌声,唱响到遥远的欧洲。
第二天下午,在村边树林中间的草坪上,阳光灿烂,以陈习娘和车格为中心组成的一群男女艺术家们,穿上比鲜花漂亮百倍的哈尼族节日的盛装,为我们表演了完整的多声部民歌。说实话,我是第一次这么近地,活生生地,听到原汁原味的多声部民歌。任何语言都不足以描绘当时的场景。仿佛天地都不存在了,万事万物都不存在了,世间只剩下纯粹的不含杂质的音乐。它们是朴素的,又是典雅、高贵的。原谅我,我只能这样说,我的心醉了,碎了!
毗邻的普春、过者两个村委会(罗么夹在其中)这一带,有几大片颇具气势的梯田。多声部民歌,诞生于梯田耕作,是梯田结出的金黄的艺术硕果。而今,梯田可还在?梯田上空,可还有多声部民歌飘荡云霄?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