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象共舞
来源:中国民族报 吕高排 发布日期:2022-11-1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岩罕陆工作照。 作者供图

  西双版纳的象群。 作者供图

  岩罕陆迟到了!

  岩罕陆是云南省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组长,布朗族。工作24年,他从未发生过迟到早退现象。可是参加2022年度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这一千千万万退役军人的心之所向、他自己生命中的“高光时刻”,他却姗姗来迟。

  他遇到了什么事?

  迟到

  实际上,岩罕陆很重视这次北京之行。动身进京的那天,他穿上母亲为他一针一线缝制的布朗族黑色大面襟上衣和宽大长裤,从他的家乡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大渡岗乡昆罕新寨村早早出了门。可从赶往机场那一刻起,他的电话就没有停过。

  “213国道务必严防死守,8个象道中,8号和3号每分钟都不能离开人。”走之前,岩罕陆已经给接任不久的管理员交待过好几次,可他仍不放心,“9月是野象出没最多的时候,一点也不敢马虎”。

  马上就要通过机场安检了,岩罕陆的手机又响起来。果然,拥有14头象的“小缺耳朵家族”出来了!浩浩荡荡,势不可挡。此刻,一队来自上海的旅客,正悠然自得地走在国道上,情况万分危急。

  “疏散游客和附近群众!”

  “立即封闭公路,让象先行!”

  “轻声呼唤‘小缺耳朵’,它们能听得懂,稳住情绪。”

  岩罕陆悄然离开安检队伍,通过手机沉着指挥。

  电话另一头,现场管理人员迅速行动,筑起一道安全屏障。“小缺耳朵家族”领头的大象探身观察了一会儿,然后带着象群按照“预定计划”,不紧不慢地穿过国道,到对面的密林中继续觅食。

  “安全通过,人、象无事!”听着手机里管理员报来的平安消息,岩罕陆长长地嘘出一口气。他常年与大山为伴,与象群同行,他太熟悉这些庞然大物的生活习性,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与放松。这段时间,“小缺耳朵家族”的一头母象正是发情期,脾气十分暴躁,稍不如意,就会大吼一声,冲向人群车辆。

  窗外,岩罕陆计划搭乘的班机,已经直冲蓝天,他赶紧去改签下一趟航班……

  衣服

  岩罕陆穿着墨绿色的制服,在20名“最美退役军人”中间,他很不起眼,个头不足1.7米,身体精瘦如柴却又坚硬如铁;他又很显眼,脸色黝黑锃亮,恰恰鬓角雪白,皓齿晶莹,摄影师曝光都难把握。

  从记事开始,岩罕陆家中就经常有大象造访,待在屋里就可以看到它们肆意出没。有时,大象还毫不客气地吃他家种的稻谷、玉米。村民们在这些庞然大物面前束手无策,敲锣打鼓驱赶也没有用,只能用芭蕉等食物引诱它们离开。

  岩罕陆没有一件色彩鲜艳的衣服。印度野牛、印支虎、鼷鹿、亚洲象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长期生活在单一色的森林中,对大红大白这些鲜亮的色彩十分敏感恐惧,很容易引发主动攻击。多年来,岩罕陆的衣服都是千篇一律的墨绿色,与树林无异。

  1994年12月,初中毕业的岩罕陆穿上军装,成为云南保山森警总队保山大队的一名森林武警战士。他的警服,除了上面两条金黄金黄的竖道,仍然是绿色。

  1997年,结束3年艰苦的军旅生活,岩罕陆带着“优秀士兵”的荣誉退役返乡。3年间与美丽的大森林寸步未离,让他更加懂得自然生态的宝贵,更加爱惜这个美丽的家园。珍稀的动植物,成为他念念不忘的牵挂,让他原本走向省会城市昆明的脚步停了下来。那时,亚洲象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濒危物种之一。亚洲象因为喜欢温暖湿润的森林、沼泽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州及南亚、东南亚部分地区,是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获悉家乡野象谷景区招聘护林员,岩罕陆信心十足:“我离不开森林,离不开大象,我是退役森警,我最适合这份工作。”从此他开始了野生亚洲象的保护征程。

  2005年6月,野象谷景区成立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任务是深入开展野生亚洲象研究工作,加大宣传和保护力度。“我要和我的朋友,永远在一起!”岩罕陆第一个报名,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野生亚洲象生活习性研究报告》递交给景区负责人,成为首批也是迄今为止一直奋战在这个艰苦岗位上的队员。

  自此,墨绿色的制服就像皮肤一样,结结实实地长在岩罕陆身上,再没分开。

  遇险

  岩罕陆爬树,比猴子还快。就算这样,他遭遇的危险还是多不胜数。

  有一年春节,野象谷野象出没频繁,从年初一到春节假期结束,每天都有象群在景区内活动。大年初三,景区游道附近有游客正在通行,一群野象突然朝着人群冲过来,距离只有5米远,情况十分危急。岩罕陆和队员分兵控局:一队采取驱赶手段将大象引开;一队带领游客,迅速跑到高架桥上。

  岩罕陆挡在人群最后面,与冲在最前面的大象仅隔半米。大象不停地用长鼻子抽打他的后背,“像鞭子一样,每次都感觉一道血印打出来”。等所有人都安全了,他迅速窜上一棵大树,大象看了看他,离开了。

  2020年3月,一条新闻上了热搜:“短鼻家族”一家十几口离开西双版纳,走向从没去过的北方。尽管有先进装备协助监测,但是当连无人机都找不到象群的时候,就要靠地面上的人凭借经验观察痕迹寻找大象,引导它们绕路并对周边居民进行预警疏散。2021年5月27日,岩罕陆被调去前方支援。

  他带上干粮和水,开始漫漫征程。“通过大象的脚印和粪便,很容易发现蛛丝马迹。”任务并不复杂,可是所带的干粮和水很快耗尽,他只能吃野菜,喝大象脚印里存下的雨水,继续一路跟行。

  山林里没有路,一眼望去全是高高低低的植物和藏在枯叶下的泥土。岩罕陆很快发现大象的脚印,周围有新鲜的断枝和被压倒的草丛。“大象脚垫很厚,没有脚步声,只能听它行动时树枝折断、摩擦的声音。”岩罕陆一路追踪到玉溪市,当时象群原本已经下到河边,面对堵在路口的卡车和周边围观的人群,一头大象突然调头往市区方向走去。“这种情况很不好,会影响整个象群的移动方向。”千钧一发之际,岩罕陆大声劝说周边人群:“不要跟随大象!”“不要围观大象!”一边交替用汉语、傣语喊大象的名字:“短鼻、短鼻……”终于,大象调头回到了河边。岩罕陆又将胡萝卜放在不远处,引诱象群绕开人群密集的市区。

  就这样,其他同事轮流跟踪,轮班休整,岩罕陆却没有离开半步。

  感恩

  “不是只有危险,也有很多感动。”岩罕陆讲起小象然然的故事。

  2005年7月的一天,蹲守在一棵大树上的岩罕陆,正对野象群进行跟踪观测,突然听到一声凄惨的吼叫,小象然然向后急退两步,步伐怪异,神态痛苦。“一定出了问题!”岩罕陆不顾安危,冒险从大树上轻手轻脚滑下来。经过反复观察,他发现然然的腿部被老百姓设的捕猎夹夹住了,伤口溃烂,走路一瘸一拐。

  “然然伤情严重,需要立刻接受治疗!”岩罕陆将情况上报上级领导和有关专家。他的建议当即得到批准。当晚,一个救护小组进驻野象谷,对地形最熟悉的岩罕陆成为营救主力。

  为了把然然与家族隔离开,岩罕陆提议采取“鸣枪驱逐”的方案。他带领队员和武警战士采取迂回渐进战术,在象群身后一路鸣枪、象群身前不断投喂食物,用了3个多小时,终于将然然单独隔离出来。医生迅速为它进行治疗。

  两年过去了,然然健康长大,还生下一头小象,晋升为妈妈。在一次跟踪观察中,正在山坡上悠闲觅食的然然发现了恩人岩罕陆,它友好地转过身,前腿着地,鼻子上下翕动,深深鞠了一躬。

  “那一刻,就觉得象和人一样,都是‘地球村’的一员。”

  【作家手记】

  这就是退役军人岩罕陆,与象为伴的日子,他一干就是24年,他的生活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观测、投喂、引导、保护。他用无悔与执着,为中国境内观测、保护和救助野生亚洲象,提供了大量十分珍贵的第一手信息资料,为缓解人象冲突、促进人象和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升中国保护亚洲象国际品牌影响力作出了积极贡献。如今,西双版纳已经成为人象和谐共处的幸福家园,中国境内的亚洲象数量从30年前的100多头增加到今天的300多头,这显然与岩罕陆等人的辛勤付出分不开。

  守护亚洲象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岩罕陆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一名退役军人的力量,他曾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还受邀赴京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

  这些荣誉,岩罕陆配得上。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