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俭戒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崇俭”就是要节约资源、爱惜资源、反对浪费。“戒奢”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欲望,对物质、金钱等方面的追求要有节制。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就警示要高度重视“勤俭破奢”的重要性:“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认为“勤俭”和“破奢”关系到国家兴亡,小到家庭,大到邦国,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崇俭戒奢”理念也体现在基督教的教义和传统中。基督教认为人类是地球的管理者,要求“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护理地球和自然是人类的基本职责,它要求人类努力维护地球的生态,维护自然的生长和积累,保护生物多样性。节约资源就是减少对自然的掠夺与破坏,尊重自然的自我循环。自然秩序遭到破坏,自然的循环规律被打破,将给生活于其中的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节约粮食、节约资源是在参与维护我们所生存的地球,保护全人类的家园。
基督教讲“爱人如己”。爱人如己要求不能无视邻舍的困境,更不能无视人类的整体生存危机。每浪费一粒粮食,都在加深粮食危机,令原本生活困苦的人更加艰难。基督教认为,爱人如己,就要切切实实照顾他人的日常需求,因此,任何人如果物质有余、粮食有剩,不要糟蹋,“要把你的饼分给饥饿的人,将漂流的穷人接到你家中,见赤身的给他衣服遮体”。也就是说,要节约粮食,以爱的精神照顾他人,克服人类的生存危机。
“崇俭戒奢”是基督教的信仰核心对象——耶稣基督的生活方式。耶稣基督在名不见经传的拿撒勒小城成长,清心舍己,荣神益人,勤俭节约,过着木匠的生活。他反对奢华,爱人如己,常常关心、医治身边有疾病的人们。耶稣提醒跟随他的门徒说:“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免得有糟蹋的。”耶稣的言传身教为节约粮食、反对奢华生活,树立了榜样。
“崇俭戒奢”也是使徒保罗的教导。保罗在《加拉太书》说到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节制”就要不贪图虚名,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反对盲目攀比,反对追求排场。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徐晓鸿牧师在基督教全国“两会”召开崇俭戒奢教育活动学习部署会时强调,要按基督教的传统勤俭节约,心存敬畏。在实践上养成崇俭戒奢的好习惯,有知足感恩之心,高度的责任心。要形成崇俭戒奢的风气,倡导传统美德,反对不良风气;倡导环保实用,反对贪大求奢;倡导修身养德,反对奢靡之风;倡导简约适度,反对铺张浪费。
“崇俭戒奢”是基督教的优良传统,基督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要响应全国性宗教团体发出的《关于崇俭戒奢的共同倡议》,感恩、知足、敬畏、节约、节制,活出做光做盐的人生。
《中国民族报》(2022年8月9日 7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