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容美土司是鄂西最大的土司之一,由田氏世袭。明嘉靖年间,田世爵任容美宣抚使。他育有八子八女,长子田九霄、次子田九龙先后承袭土司职位,随父出征、屡建功勋,五子田九璋为锦衣指挥,六子田九龄文采斐然,其余诸子亦恂恂自修,不坠家声。田世爵父子两代人立功业于世,文治武功均有一定造诣,一方面体现了良好的家风建设,另一方面也彰显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恩施土司城九进堂远景。 恩施州政府供图
诗文传家,学习儒家文化
田世爵幼年之时,遭遇了家族内部的土司争袭事件,他在乳母的帮助下,逃到桑植土司处避难。后经下属官员及桑植土司奏服,明朝派官查勘,多年后,他才返回容美任职。幼年的坎坷艰辛使他深刻认识到,正是由于不知义、不懂礼,才会发生家族内部血腥争袭的事件,因此必须入学习礼、知义明礼。一方面,他要求子孙认真读书,“以诗书严课诸男,有不嗜学者,叱犬同系同食,以激辱之”。另一方面,他延聘名师,将子孙送至容美以外的地方求学,鼓励子弟结交名士大儒,增长见识。
田世爵对于子弟的严格要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的八个儿子均有所建树。据文献记载,田世爵“诸子皆淹贯练达,并为成材”,其中,田九霄“学问渊赡,神采异常,兼有文武之姿”,田九龙“宽厚明敏,于群书一览不忘”,而诗文造诣最高的是田九龄,他创作了大量诗作,著有《田子寿诗集》等,作品中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比如,《白马篇》云:“威名千载上,永着玉门关。羞为剧孟辈,杀人闾里间。当令身许国,图画列台端。”表达了对于边关将士戍卫边疆、以身许国的赞颂。
明政府明确要求土司子弟需要进入官学系统学习,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诸土司皆立儒学”,明孝宗朱祐樘要求“以后土官应袭子弟,悉令入学,渐染风化,以格冥顽。如不入学者,不准承袭”。这些举措促使土司及其子弟积极学习儒家文化,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学习儒家文化的过程中,田世爵父子仿效中原士人的生活方式,与文人诗词唱酬,寄书答谢。如,田九龄作《送吴生归谒华阳殿下》《寄建始郭明府》等,与文人学士交友,诗文酬答。田世爵父子以诗文传家,以中华文化浸润优良家风,忠心为国,尽心履职。
积极朝贡,服从中央管理
朝贡,是土司对中央王朝的一项重要义务。按期朝贡,纳土上贡,意味着土司对中央王朝政治上的臣服与归属。据《明实录》记载,田世爵父子先后朝贡近10次,朝贡物品多为当地土产,贡物因其所宜,有香、马匹、大木等。与田世爵本人密切相关的入朝进贡记载有两次:一次是嘉靖五年(1526年),贡方物贺皇帝寿辰,履行臣子义务,表达对中央王朝的忠诚;另一次是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献大木五十根,供嘉靖帝为其生父母修建陵墓所用。这两次朝贡,一方面反映了田世爵审时度势,不遗余力地向朝廷表达忠心,另一方面也是容美土司服从中央王朝的体现。
朝贡不仅有助于加强政治和经济往来,也有利于加强文化熏染。土司在朝贡途中,所经所见多有慕习,对中原文化耳濡目染,增进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赴东南抗倭,舍身守土卫疆
田世爵父子不仅按期朝贡,还积极服从中央王朝征调,镇戍平叛,在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方面作出了贡献。
嘉靖年间,福建、浙江等地倭寇作乱,东南沿海告急,史载,倭寇“纵掠杭、嘉、苏、松,据柘林为窟穴,大江南北皆被扰”。明廷认为,“短兵相接,倭贼甚精,近能治者,惟湖广兵钩镰枪弩之技”,遂晓谕湖北、湖南各地土司,命其带兵前往抗倭。湖广兵士善于近身作战搏斗,有较强军事战斗力,且从征踊跃,经常是父子兄弟齐上阵。田世爵不顾年迈,带领长子田九霄、次子田九龙等人奔赴东南沿海战场。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容美土司田九霄率领土兵在绍兴后梅大败倭寇,取得后梅大捷。后又与官兵配合,在嵊县清风岭伏击倭寇,斩俘170余人,取得清风岭大捷。此次战役中,浙直总督胡宗宪高度评价容美土兵,认为“容美兵精悍甲各部,万里从征,朝气正锐”。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从福建流入浙江的倭寇,与钱仓寇汇合。田九霄率领所部土兵,在朝廷的统一调度之下,扼贼于曹娥江,将倭寇追至黄家山全部歼灭。容美土兵的壮举得到朝廷的肯定,田九霄被赐予红纻衣一袭,田九璋被赐予冠带。此后,容美土兵又参与了平定倭寇的徐海之役,不惧生死,奋勇杀敌,取得沈家庄大捷,田九霄被赐予赏银,承袭祖职。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容美土兵再次被征调,田世爵在总兵俞大猷的指挥下围攻舟山倭寇,取得舟山之捷。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田世爵在芜湖军中病亡,明王朝嘉其忠贞,追封为宣武将军。田世爵父子两代积极抗倭,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自田世爵父子之后,容美土司延续诗文传家的家风,涌现出田宗文、田楚产、田玄、田霈霖等多位诗人,形成了容美田氏文学家族。他们的许多作品表现出对底层百姓的关怀、对社稷的担忧,彰显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