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建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为引导社会各界准确认识中华建筑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灿烂成就,进一步彰显中华建筑文化魅力,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国民族报与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特共同开设“中华建筑文化”专栏,敬请关注。
布达拉宫的7座汉式歇山金顶是汉藏民族建筑文化融合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图式语言。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复杂的气候地理造就了多样的植被群落和地文形态。从雨林到苔原、高山到土林,雪域高原的建筑形态呈现出多元的样貌特征。北部牧区的帐房,南部谷地的碉楼,雅鲁藏布江流域就地取材的干栏木构,阿里地区掘土而居的窑洞建筑,囊括了《博物志》中“南越巢居,北朔穴居”中国南北方的民居特点,汇聚了中华大地不同地理区域的民居类型。官式建筑中,藏传佛教建筑通过融合中原地区的建筑风格和木作、瓦作等建造技艺,以布达拉宫、大昭寺等伟大工程,展现了多民族建筑文化交融背后的历史渊薮。
同源:房屋形制与建造方式的历史溯源
考古研究发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卡若遗址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期的诸文化联系密切,其中,遗址发掘的房屋形制和建造方式与马家窑、半坡等遗址十分相近,在聚落选址、平面形式、结构构造、柱洞基础、墙身砌筑、地坪防潮等方面,已有了相当的发展和较高的水平。并且,由遗址早期的半地穴窝棚式、中期的地上棚屋式以及后期的井干式、干栏式和碉房式建筑可以看出,青藏高原的建筑形态与中原地区一致,也是由穴居、半穴居发展为地面建筑。
青藏高原早期建筑已包含中华建筑文化中木构、夯土两大建造体系的特征,其中,干栏式木构是吸收了西南地区的居住特点,夯土建造技术则源自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黄土文化,均反映出古人类不同人群之间的交往历史和古文明之间的承继脉络。自此可见,地区之间、民族之间在建筑风格和建造技艺等方面的互鉴融通,贯穿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各个时期。
共生:建筑类型与自然生态的多元聚合
青藏高原建筑遵循“万物皆有灵性”自然观的指引,形成了窑洞、干栏、帐房、碉楼等中华建筑文化中契合各自环境特征的建筑类型。
阿里窑洞是源自穴居的生土建造方式,适应阿里高原缺木多土林的地貌特点。《西藏通史》记载古象雄时期人们就已居于窑洞,至古格王朝时期,仅东嘎、皮央两处遗址就密布了千座窑洞。与自然融为一体、状若蜂巢的窑洞景象,呈现出古朴厚实的美感,也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生相伴的关系写照,其中房窑结合的建筑形式在托林、普兰等地一直延用至今。
分布在西藏林芝至四川阿坝等林区的干栏式建筑,与中国南方干栏建造体系一脉相承。室内以火塘为中心,一家人熬茶、做饭,族人议事、亲朋欢舞都是围绕火塘进行。林芝地区藏、羌、汉、彝等民族长期杂居,因此从建筑形式到生活礼俗都有共通之处。
帐房作为牧区普遍且古老的居住形态,拆装灵活、运输方便,适合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那曲等地,因季节不同,帐房有冬、夏之分。冬帐房大多成片聚集在背风向阳的山洼地带,帐房四周垒筑石头矮墙,挡避风寒;夏帐房使用白色棉布,是构造更为简单的人字形帐篷。点点白帐,缕缕青烟,如散布于青山绿野的风情画卷。
碉房集中反映了农区土木石结构的民居特点,其建筑形式为藏、羌、门巴、彝等民族所共有。《后汉书》记载其是一种用乱石垒砌或土筑的房屋,因形似碉堡故称碉房。碉房通常高两三层,内不见土、外不见木,内部由梁柱榫接的木结构支撑,石砌外墙厚约80-100厘米,由下至上逐渐收分。门窗洞口较小,屋顶以坚硬的阿嘎土夯实用作晒场。在建筑装饰上,白墙体、红棕檐、彩绘门头、黑或白色梯形窗框构成了碉房典型的视觉符号,同时在窗户雕刻中融入了龙、凤、仙鹤、麒麟等中原地区常见的吉祥图案。
交融:藏传佛教建筑与中原官式建筑的风格互鉴
公元7世纪,文成公主入藏,同时带入的还有中原汉传佛教和寺院建造的法式法规以及大批工匠,此后藏传佛寺建筑发展为雪域高原最重要的建筑类型,并于公元13世纪前后完善为具有强烈视觉特征的“汉藏合璧建筑风格”。中华建筑的瑰宝、雪域高原的明珠——布达拉宫便是这一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布达拉宫的7座汉式歇山金顶,集建筑美学之大成,是汉藏民族建筑文化融合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图式语言。
自元朝起,汉藏合璧建筑风格伴随着各民族的进一步交往交流交融,持续向中原地区和其他民族地区传播,五台山、承德、北京、沈阳等地和蒙古、土、羌、纳西等民族聚居区,逐步兴建了大量这类建筑。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藏高原建筑经历了与中原汉族和周边多民族的融合,形成了适应高原地理和生活习俗、反映自然生态和美学价值的优秀建筑文化。以天地为蓝本,以木石为素材,以中华民族传统深邃的天人思想和生态智慧为依托,青藏高原建筑谱写了中华建筑文化体系同源性、多样性、交融性的时空篇章。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形象聚类分析与图谱建构”(项目号20VMZ008)研究成果。】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