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第四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以下简称“纪录片展”)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刘湘晨作品《渡过塔里木河的船》获金收藏奖;陈德明作品《幸孕旅馆》获银收藏奖;欧阳斌作品《独龙江》获铜收藏奖;刘广宇作品《传灯》获传播奖;郭玥涵作品《小新》获学生单元优秀奖;扎琼依扎作品《狼来了》荣获乡村(社区)影像单元优秀奖;吴晓丹作品《一个人的剧团》获非遗影像单元优秀奖;张江华、王昭武代表“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团队获得“终身成就奖”。
本届纪录片展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609部参赛作品。经过为期两个月的评审,63部民族志纪录片作品入围本届影展,并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共同收藏。10月21日至24日,50部入围纪录片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分会场展映。
作品数量空前、精品荟萃
体现高质量、宽视野
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于2015年发起举办,每两年举办一届。从第一届投稿纪录片105部到第四届609部,历经7年的探索与发展,本届纪录片展不仅参赛作品数量空前,也体现出创作最新动态的高质量、宽视野,逐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民族影像志收藏体系。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朱靖江认为,参赛作品数量前所未有只是显性特征,与往届相比,本届作品的成熟度更高,主题表达更多样化,同时纪录片展本身也成为更有影响力的学术平台,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届纪录片展分为“主展映单元”“非遗影像单元”“乡村(社区)影像单元”“学生单元”“短视频单元”“实验影像单元”六个单元,影片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情感、文化等各个方面。比如,《皮影、电影和快手》《古乐、快手与传承》等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探索发展之道的个体故事;《传灯》《一个人的剧团》《跳脚起舞 傈僳族瓦器器十二脚》等展现了“非遗人”的矢志坚守与传承的担当;《独龙江》《塔里木河畔的罗布人》等记录了民族地区社会各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告别十二岁》《大山里的篮球队》讲述了各族青少年的成长故事;还有着眼重大社会议题的作品,如关注农民工问题的《脚手架上下的生活》。
“入围影片既有中国资深纪录片导演、制作人的作品,也有热爱纪录片的青年创作者的处女作,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学术性、专业性、创新性,还面向大众,极具开放性、故事性和艺术观赏性,让我们看到了纪录片创作的未来。”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荣书琴说。
致敬先行者,鼓舞后来人
民族志纪录片创作再前行
中国民族志影像发展60多年来生生不息,既有先行者探路,也有后来者赓续传扬。本届纪录片展将推动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发展而特设的“终生成就奖”授予“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课题团队。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抢救和记录优秀民族文化,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与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等,拍摄一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
从1957年至1976年,历时近20年,摄制组的足迹遍及西藏、新疆、黑龙江、云南、四川等地区。在交通极度不便利、物资匮乏、摄影设备简陋的艰苦条件下,拍摄团队记录了佤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十余个民族的社会生活面貌,开创了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实践的先河,为中国影视人类学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当时,参与摄制工作的不仅有中央及地方学术机构的人类学、民族学学者,电影摄制者与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还有上千人次的当地各族群众。本届纪录片展“终身成就奖”,正是为致敬参与此项工作的所有先行者。
闭幕式上,耄耋之年的张江华和90岁高龄的王昭武回忆了早年间的拍摄经历,现场还视频连线了云南分会场的蔡家麒、徐志远、杨毓骧等创作者,在场导演、学者无不为之动容。
“如果说我们今天取得了一些成绩,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导演欧阳斌连续8年跟踪拍摄独龙江乡,记录村容村貌和独龙族村民生活和思想的嬗变。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动情地说:“《独龙江》是一部以民族志纪录片先行者杨光海前辈的作品为基石的创作,我每走一步都是在他开拓的路上的再前行。”青年导演郭玥涵亦讲述了在创作期间得到多位业内专家的指导。
“一代又一代民族志影像创作者薪火相传,担负作者在场的责任,这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导演刘湘晨说。
回应时代主题和社会现实
用影音文献留存“共同体”记忆
横跨塔里木河的大桥上,丰收的棉花车队隆隆驶过……《渡过塔里木河的船》讲述了新疆阿克苏地区祖祖辈辈以种植棉花为生的玉苏普一家的故事,反映一个延续农牧传统的家族在当代所经历的巨大变迁,是今天新疆各族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真实书写;《狼来了》从四川阿坝藏族牧民的视角,关注草原狼对畜牧生产的影响,通过对众多牧人的走访拍摄,追寻灾害背后的生态与文化原因;《疫中一月》聚焦湖北一个普通社区的日常防疫和管理工作,为中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细腻注脚……
本届纪录片展以“共同体”为主题,以具体人的具体生活为内容,客观记录并呈现其生活状态,赋予理论色彩。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道路上,民族志纪录片成为一种接地气的探索和尝试。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副院长叶风形象地称其为“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影像”。
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策展人郑茜表示,从2015年至今,纪录片展走过了开创、拓展、发展“三部曲”,本届纪录片展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历史背景下,翻开了新的篇章,也应势产生了新的节奏和主题。同时,本届纪录片展在全面防控新冠疫情之时举办,也传递出在特殊时期全人类应齐心协力、共同应对的呼声。
“民族志纪录片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中国社科院影视人类学研究室主任庞涛认为,本届诸多作品以影像呈现民族文化,展示多元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各族人民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一种视角。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西方所谓的新疆“人权问题”,本届纪录片展集中展映了《塔里木河畔的罗布人》《渡过塔里木河的船》《告别十二岁》等多部取材于新疆的纪录片。这些以影音文献形式记录下的事实,展现了新疆人民安居乐业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进步状态,在润物细无声中真实呈现了今天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的普通人的美好生活。这3部纪录片不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见证,也成为回击西方所谓“人权问题”的有力证据。
(本文图片均为作品海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提供)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