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民宿客栈的阿坝州理县古尔沟镇丘地村村民前往村口迎接客人。新华社记者 刘坤摄
四川是我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区,也是羌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区域。汶川大地震中,羌族文化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损毁。为抢救保护羌族文化,2008年10月,原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设立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9年12月,经过一系列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公布首批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列其中。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县、理县、茂县和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为核心区域,兼及毗邻的阿坝州的松潘县、黑水县和绵阳市平武县,还包括陕西省宁强县、略阳县等部分相关地区。10余年来,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古老的羌族传统文化登上时代大舞台,呈现出勃勃生机。
非遗保护传承,从抢救记录到数字化建设
多年来,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秉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建设原则,在保护区内进行大规模的文物和非遗资源普查,开展了一系列抢救、收集、记录和保存等工作。其中包括组织非遗专家和工作人员深入30多个羌族村寨开展田野调查,进行大规模、拉网式的非遗资源普查,全面掌握羌族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和濒危程度;全面收集羌族地区受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音频、视频等资料及相关实物,为羌族文化研究积累一批珍贵的财富;及时增补因地震遇难造成短缺的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经费支持,让拥有羌族独门绝技的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尽快恢复信心、带徒授艺。
同时,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充分利用非遗普查成果,在羌族地区各县举办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项目建设成就展,并编辑出版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料汇编》《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人汇编》《阿坝州羌族民间故事全集》《绵阳市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等系列非遗丛书;拍摄完成羌族文化抢救工程《活着的灵魂》《羌风永恒》《云上羌家》《北川非遗》等专题片;拍摄发行《瓦尔俄足》《转山会》等影像资料。
除了以纸质出版、影像记录等方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内的各级政府和非遗保护单位还通过现代数字技术保护羌族非遗财富。阿坝州完成了所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信息资料数字化建设;创建了阿坝州非遗网站,开设了《非遗展播》《羌风羌韵话羌山》等栏目。绵阳市还开通了非遗微信公众号,建立了非遗数据库。这些数字化建设将更好地传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实现非遗有效保护下的合理利用。
活化传承实践,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
汶川大地震后,当地政府先后在保护区内建设了178个文化生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茂县古羌城、茂县非遗展示中心、北川民俗博物馆等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非遗建筑拔地而起,理县桃坪羌寨、茂县黑虎羌寨、北川吉娜羌寨等一大批羌寨修葺一新,成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新亮点和新景观。
在重建过程中,保护区将非遗元素融入到家园建设中,在保护羌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使其具有浓厚的当代生活气息和文化精神。
阿坝州和绵阳市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城镇建设规划中,建设了汶川水磨古镇、映秀镇、北川巴拿恰商业街等特色浓郁的文化旅游乡镇和街区。这些建设突出羌族文化风貌,提高了城镇的审美价值,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和自我发展能力。
非遗不仅要保护,更需要传承。为此,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先后兴建了羌绣、卡斯达温、博巴森根、羌族口弦、古羌水磨漆器等一批特色鲜明的非遗传习中心,这些已成为羌文化非遗保护研究、活态传承、宣传展示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为做好非遗的传承工作,阿坝州先后举办了多期四川藏羌地区传统建筑维修保护技术传统工匠培训班,提升一批具有传统技艺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传承人的技能。阿坝州还成立了阿坝州妇女羌绣就业帮扶中心和阿坝州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协会,促进以羌绣为代表的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近年来,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抓住灾后重建的契机,充分利用羌族非遗具有的生活特性,挖掘非遗的传统基因,将其与当代生活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了以非遗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以非遗改善羌族人民生活质量,以非遗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目标。保护区内的各县市、乡镇,大量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已带动5000余名受灾失地的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增收致富。绵阳市还成立了市文化产业促进会,依托全市文化产业资源平台,带动羌绣产业实现大发展,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
保护区还通过非遗生产性保护,实现了惠民利民富民,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如北川县的羌族草编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人黄强,在各乡镇建立草编传承培训生产基地20余处,草编专业合作社8家。他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发展,采用天然棕榈叶、稻草、玉米皮、竹子等原料,创编出工艺草鞋、生肖动物和昆虫、竹编工艺、麦秆工艺画四大系列近百个品种的产品,目前已批量进入市场。
坚持文旅结合,拓展非遗传承渠道
羌族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符号和审美情趣,既包含着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又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开发潜力,为保护区发展羌族文化产业和非遗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在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支持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将以羌族文化为主体的非遗与旅游相结合,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活动等方式,开发传统手工艺产品,激发民俗旅游的活力,走出一条非遗传承发展的新路。
每年,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以“羌历新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等重大文化活动为契机,精心组织开展瓦尔俄足节、古羌文化节、羌族万人莎朗等主题性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彰显出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北川巴拿恰羌族风情一条街等非遗展示园区,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开发出新型羌绣工艺品,通过生产、展示、销售、培训、建立物流中心、业主自主经营等方式,使具有旅游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茂县古羌城以建设羌文化核心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除冬季以外,每天开展20多场各类非遗项目的活态展演,解决了1200余人的就业问题,带动了古羌城周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平武县投资近亿元,修建平武县羌绣文化旅游产业园,成为羌绣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研发基地和九环东线的一道旅游风景,大大增加了传承人和当地群众的收入,实现了羌族文化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极大地促进了保护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大型舞蹈诗剧《羌魂》《大北川》的推出,使得以羌族文化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全方位、多层次的集中展示。
10余年来,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非遗保护和发展理念,深入推进非遗融入当代生活,充分尊重非遗文化的主体性,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群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实现了保护区建设和羌族非遗在新时代重放异彩的美好愿景!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