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我国在福建省设立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经过10余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我国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初见规模。目前,全国已设立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其中11个在民族地区。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设立了百余个特色鲜明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形成了分层多元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体系。多年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在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促进区域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笔者结合多年从事非遗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相关工作的一些体会和思考,梳理近年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实践,并对进一步推进保护区建设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碧溪乡回龙山村村民排练自编自演、充满乡土气息的文艺节目。 适志宏摄
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加强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修复
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核心问题。我们对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应该有个基本的认识,就是要认识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其保护的主要对象是创造和传承文化遗产的人及其生存的生态环境。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最终目标,是将人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协调起来,以建立文化自信、文化自适、文化自觉的和谐结构。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我国在民族地区设立的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自2008年保护区设立以来,经过10余年建设,热贡地区的文化生态得到了明显的修复,保护区内呈现良好的文化氛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藏戏、“六月会”以及以唐卡、堆绣、泥塑、木雕、彩绘、壁画、石刻为主要文化表现形式的“热贡艺术”等,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与此相关的广大从业者不仅很好地传承了民族文化,还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品质,带动了热贡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谐发展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使当地民众深切感受到了非遗保护所带来的变化,也有了一种获得感。这些都源于保护区建设充分尊重当地“户户有画室,个个是画家”的文化传统和少数民族群众热爱藏戏艺术的浓厚氛围,并对这种文化生态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与修复措施。
近年来,国家层面推动的非遗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修复理念,也为其他地区带来可喜的变化。如在西藏自治区,民间自发成立的藏剧团队发展迅速,逢年过节或有婚宴等喜庆之事,老百姓都要请藏戏队去表演助兴,这成为当地的一种时尚。在内蒙古自治区,每逢盛大的节日和重大的活动,马头琴、长调民歌等民族音乐都是不可或缺的节目。这样的生动案例在各地、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还有很多。这些都充分说明,经过10余年的保护,各地、各区域内的文化生态得到了较好的修复,社会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抓住文化特色这个关键点
文化特色是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生命和灵魂。文化生态保护区应当是一个文化特色鲜明、文化丰富的特定区域,有着浓厚的民俗文化,独特的歌舞艺术、戏剧艺术、传统工艺、传统民居村落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以及朴实和谐的社会人文氛围。理想中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应当是当地民众在分享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传承着自己特色鲜明的文化。营造氛围浓厚的文化生态,还是要以特色文化为切入点,这个特色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的老街、传统村落和民众常态化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激发非遗在社区中的活力。
当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有千家万户的参与,广大民众自觉的参与是保护区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以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格萨尔史诗文化是保护区最主要的特色文化,因此,保护和营造良好的史诗说唱文化生态是保护区的核心工作。格萨尔说唱艺人是史诗的灵魂人物,活态传承是格萨尔史诗的基本文化特性,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始终抓住这个根本。
我国格萨尔史诗的保护与研究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搜集、整理、记录、出版、翻译等研究领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成果,为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认识《格萨尔》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一遗产目前也还存在传承后继乏人问题。
从非遗保护的角度来看,遗产的活态传承非常关键。对于说唱艺术类非遗项目,需加深对其自身规律的认识,关注传承人这个核心问题,要让他们还原于民间,活跃于民间。同时积极探索适合史诗等说唱文化生态的保护方式,营造和培育文化生态,把格萨尔等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为文化特色更加鲜明、表现形式更加鲜活的保护区。
促进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随着各地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需要与旅游业发展进行有机的深度融合,重点要放在非遗与旅游的有效对接、深度合作上。要充分发挥非遗在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挖掘文化遗产的深层内涵和价值,让游客在文化生态保护区里深切感受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十分注重非遗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保护区内的非遗馆、传习所、传习中心、展览展示基地、民族文化街区等,都与旅游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成为旅客重要的参观目的地。以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白族扎染为例,基地建立了扎染历史博物馆、扎染制作工艺流程作坊、产品展示区、游客体验区和互动区、产品销售区等,提供一条龙服务。游客来到这里,首先可以了解扎染的历史,亲眼目睹扎染制作工艺流程,知晓产品品质,然后还可以参与体验制作,最后游客将自己制作的产品带走,同时在产品购物区里还可以选购自己满意的扎染产品。这样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受到游客的欢迎。
当然,文化生态保护区里开展的文化旅游,要充分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习俗,不能为了招揽游客编造一些低级趣味、无中生有、捕风捉影或猎奇的所谓的民俗活动,制造“伪民俗”。只有坚持正确的保护和发展理念,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理,尊重民族文化,遵循非遗保护和传承规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与旅游业发展,才能取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政府主导仍然是保护区建设的主要力量
鉴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还处于实验阶段,很多工作、理念思路等都带有探索实践的性质,有些工作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研究总结,然后稳步审慎实施推进。因此在现阶段,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从宏观管理到政策把握,从科学规划到经费投入以及规划实施等方面,政府还是要起主导作用。要按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科学规划,推进各项保护工作;加强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与评估,在此基础上,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要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民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保护区内的民众有获得感。
新时期,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中,应改变生态区涵盖的区域过大,建设当中相互协调成本高、建设效率低、可操作性不强等弊端。新设立的文化生态保护区需强化精准性,应注重对区域性文化特色鲜明、氛围浓厚的重大群体性传承项目的整体性保护。未来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还应加强文化类型和特定区域文化的保护。如对传统戏曲文化资源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的区域,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较为集中、氛围浓厚、特色鲜明、生态保护相对较好的区域,对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特色文化和游牧文化类型保存相对完整的区域,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进行整体性保护。
(编辑:李华)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