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半岛三面环海,地处欧亚大草原东端,自古以来就成为中原地区经胶东半岛或辽西走廊和东北亚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通道,也是中亚、西亚经欧亚大草原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东西交流的必由之路,这奠定了辽东半岛在东北亚文化交流中的枢纽地位。通过系统研究,笔者初步建立起辽东半岛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完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即距今约7000年—距今约4100年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小珠山一期文化、后洼下层文化、小珠山二期文化、后洼上层文化、小珠山三期文化、小珠山四期文化和小珠山五期文化;距今约4100年至战国晚期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双砣子一期文化、双砣子二期文化、上马石瓮棺葬类型、双砣子三期文化和双房文化。
辽西区文化的东传
研究表明,小珠山一期文化源于辽西区的兴隆洼文化。兴隆洼文化晚期,开始向辽东半岛及其以东地区输出以“之”字纹平底筒形罐为主的器物及文化,小珠山一期文化遗存几乎均为压印“之”字纹平底筒形罐即是兴隆洼文化东传的显著反映。后者并以辽东半岛为中转站持续向东传播,形成后洼下层文化。朝鲜半岛的美松里下层遗存、堂山早期遗存和西浦项早期文化,都含有“之”字纹平底筒形罐文化因素,这种文化因素在东北腹地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普遍发现,因此这一区域也被称为筒形罐文化系统。
以附加堆纹为主要特征的偏堡子文化,最早产生于下辽河一带,南下形成小珠山类型(小珠山四期文化)。吉林大学赵宾福教授认为偏堡子文化的附加堆纹因素应是受到辽西区小河沿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若此,则小珠山四期文化源于辽西区的小河沿文化。朝鲜半岛境内的西浦项第Ⅳ期、新岩里等遗址,陶器的装饰手法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叠唇和附加堆纹的运用;其二是所谓雷纹的大量运用。俄罗斯远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扎伊桑诺夫卡、奥列尼等遗址也有这种雷纹因素,上述这些文化因素也应受到了辽东半岛考古文化的影响。
辽西区文化的东传,最有影响的当数积石冢这类遗存。黄、渤海地区积石冢最早可追溯至辽西区兴隆洼文化时期,红山文化时期是辽西区积石冢发展的最高峰,此后积石冢这类文化遗存不见于辽西区。有趣的是,辽东半岛地区在红山文化之后出现了积石冢,而且一直延续到东周时期。研究表明,辽东半岛地区的积石冢源于辽西区的红山文化,其传播路线是自辽西向东,越过下辽河折而南下,到达辽东半岛南端。辽东半岛最早的积石冢应为大连瓦房店市的小岛积石冢,时代约为小珠山四期文化时期;而辽东半岛最南端的积石冢应为老铁山·将军山积石冢,时代约为双砣子一期文化时期。这一传播进而东折,黄海北岸双砣子一期文化时期的大连张家岚后山积石冢即其反映;接着沿黄海北岸向东,最后传至朝鲜半岛的北部。
胶东半岛文化的北上
胶东半岛白石村文化、邱家庄下层文化等在小珠山二期文化时开始与辽东半岛接触。小珠山三期文化时期,吴家村和郭家村遗址的统计数据表明,大汶口文化因素占比28%,说明这一时期胶东半岛对辽东半岛的影响开始大大加强,有可能伴随着人口的北上迁徙。数据显示,小珠山四期文化虽属偏堡子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但海岱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因素仍占比达22%。至小珠山五期文化时期,海岱区龙山文化以更为强势的态势影响着辽东半岛,小珠山五期文化的陶器数据分析显示,具有山东龙山文化因素的器物占比超过65%。
从双砣子一期文化开始,辽东半岛进入青铜时代。该时期胶东半岛延续着对辽东半岛地区的强势影响,数据显示,双砣子一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山文化因素合计占比近64%,而老铁山·将军山积石冢等双砣子一期文化墓葬出土龙山文化因素占比应在90%以上,说明墓葬中的龙山文化因素较遗址更高。到双砣子二期文化时期,辽东半岛南端完全被纳入海岱区文化系统,笔者称之为岳石文化双砣子类型。在夏商交替之际,岳石文化开始从辽东半岛南端收缩,上马石瓮棺葬类型可以看成岳石文化的遗留。至晚商的双砣子三期文化时期,海岱区文化从辽东半岛完全消失,辽东半岛的本土文化才得以重新崛起。据山东大学王青等学者的研究,双房文化东周时期,齐国与海北的贸易活动又开始趋于频繁,贸易的物品包括名贵毛皮、铜兵器等。战国中晚期,中原战乱导致人口的迁徙、贸易的发展以及齐燕国君对海上仙境及不死之药的追求,使得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的交流再次焕发生机。
稻作等农业的北传具有划时代意义。新石器时代初期孕育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作农业,在本区域产生后开始向外传播,其中一路北传进入山东地区,约在龙山文化早期进入胶东半岛,杨家圈遗址发现的稻作农业遗存即是证明。同时期的小珠山五期文化时期,稻作农业通过胶东半岛传入辽东半岛,王家村和郭家村遗址均发现有当地种植的稻作遗存。稻作农业传入辽东半岛后,北传至阜新,高山台文化的勿欢池遗址中发现有可能是水稻田和水渠的遗存;此后,还进一步东传至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地区的稻作农业绝大部分发生在相当于小珠山五期文化时期或更晚,这一稻作农业的东传路线正与严文明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现相吻合。此外,从旅顺王家村和吴家村的浮选结果来看,在小珠山三期文化时期,伴随着胶东半岛文化的北上,小麦和大豆等农作物也通过胶东半岛传入辽东半岛。
此外,小珠山三期文化的彩陶钩连纹源于山东大汶口文化,朝鲜半岛称之为螺旋纹,俄罗斯远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扎伊桑诺夫卡、奥列尼等遗址也发现了这种纹饰,这也是胶东半岛地区文化北上的反映。
辽东半岛文化交流枢纽地位的形成
上述种种文化互动,东西路线为辽西—辽东—朝鲜半岛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列岛;南北路线为胶东半岛—辽东半岛—东北腹地,或到达辽东半岛后向东传播。当然,这种交流也有逆向的,但均以辽东半岛为中心。
辽东半岛还有两种发轫于当地的文化遗存在东北亚地区影响深远,其一是石棚,其二是曲刃青铜短剑。石棚之所以成为露出地面的一种遗存,毫无疑问是发挥标识作用,同时还应有瞻仰和祭祀的功能。从石棚出土物看,随葬品既不丰富也不贵重,而且石棚的封门石从发现情况看均是只有下部的半封之态,这说明在石棚的使用过程中并无防盗意识。现今留存下来的均是中、大石棚,基本都建在低山丘陵或山前台地之上,标识性极强。辽东半岛地区石棚的祭祀功能尚缺乏必要的证据,但朝鲜半岛的石棚一部分具有祭祀功能则很明显。
关于辽东半岛石棚的产生年代,有不同认识。从出土物分析,辽东半岛石棚的时代最早约在商周之际,东北亚其他地区发现的石棚年代均晚于辽东半岛地区,如朝鲜半岛的石棚年代最早约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但朝鲜半岛地区的石棚数量是整个东北亚地区最多的;日本九州地区石棚的年代在绳纹晚期末段到弥生中期,明显晚于朝鲜半岛。因此辽东半岛地区应是东北亚石棚的最早产生地,之后北向辽东北部乃至吉林南部地区、南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等地区扩散。
曲刃青铜短剑,国外学术界称之为辽宁式铜剑、琵琶形铜剑,国内学术界则称之为东北系铜剑或曲刃青铜短剑。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辽宁、吉长地区和朝鲜半岛,在中国的内蒙古东部、河北东北部、胶东半岛、黑龙江局部地区和日本列岛的南部地区也有发现。此种曲刃青铜短剑约产生于西周中晚期,从其产生到消失大约经历了八、九百年时间,在东北亚历史文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曲刃青铜短剑当起源于辽东半岛,后向吉林、辽西和朝鲜半岛等地扩散,日本列岛南部的曲刃青铜短剑应是朝鲜半岛传入的。研究表明,辽东半岛地区的曲刃青铜短剑和石棚等标志性文化因素传入朝鲜半岛后,逐渐融入当地考古学文化中,并获得本土化发展,与之一同传入的还有铜戈、铜矛等,这种影响一度也波及日本列岛。
以辽东半岛为中心的早期中外文化交流,在推动东北亚地区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辽西区和海岱区先进的文化、发达的农业在辽东半岛碰撞、交汇,然后融合、发展,同时与东北亚地区的其他文化相互影响,推动着这一区域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
(作者:徐昭峰 韩宇宁,系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石器时代的东北:文化、生业、社会研究”〔17JJD780002〕阶段性成果)
(编辑:闫若之)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