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解码]金饰、铜器、凤纹刺绣:新疆古代塞种人的文化遗存
来源: 阿迪力·阿布力孜 文/图 发布日期:2020-05-0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铜武士像(战国),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巩乃斯河南岸出土。

虎纹圆形金牌(战国),阿拉沟墓葬出土。

对兽铜环(战国),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巩乃斯河南岸出土。

  我国史料最早记载塞种人的是《汉书·西域传》:“昔匈奴破大月氏,大月氏西君大夏,而塞王南君罽宾。塞种分散,往往为数国。自疏勒以西北,休循、捐毒之属,皆故塞种也。”根据史料可知,塞种人主要分布在伊犁河流域及西部天山、吐鲁番盆地、喀什、帕米尔高原一带。

  1978年,新疆著名考古学家王炳华带领考古队对吐鲁番盆地阿拉沟墓葬进行发掘,在一座墓葬中发现了一位早已香消玉殒的年轻女子。在这位尸骨纤细的女子周围,散落着令人眼花缭乱的黄金饰品。考古学家推测,这座堆满黄金饰品的墓葬可能是塞种人留下的。而这位女子,可能是部落酋长家年龄在20岁左右的“千金小姐”。

  阿拉沟墓葬出土的金器,大小合计达200余件。其纯度高,且富有特点,大多是带饰、衣饰。其中虎纹圆牌8块,每块直径6厘米,重20克上下,图案为老虎形,虎头昂起,前腿跃起,躯体卷曲成半圆,极富动感;对虎纹金箔带4件,每件长26厘米,宽3.3厘米,重27.75克,呈长条形,纹样系锤揲工艺,两虎相对,虎视眈眈,呈欲争斗状。另外,还有作奔跃咬齿状的狮形金牌饰一件。

  塞种人尚武,喜欢黄金饰品,精于制造手工艺术品,通过锻、铸、镶压、刻等多种手法,用金、银、铜等材料创造出生动的浅浮雕动物造型,其中最常见的有狮、虎、驯鹿、马、麋、食肉鸟以及其他想象的动物,统称为“动物纹”或“野兽纹”。阿拉沟墓葬规模较大,随葬的大量金器表明墓主人的身份不同一般,也说明墓主人对黄金的喜爱。

  1983年8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巩乃斯河南岸的古代乌孙土墩墓葬中,出土了距今2000多年的铜武士像等珍贵文物。这批文物的出土地点位于新源县城东北部大约20公里处,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七十一团场一连渔塘旁边的一排南北向并列的古代土墩墓中。当农场职工用推土机平整土地时,发现了这批历史文物。墓葬出土的铜武士像高40厘米,重6.25公斤,为红铜质。其头戴宽沿尖顶弯曲高帽,长长的鬓角,深目高鼻。左腿曲起,右腿下跪,两手呈握拳状,分别置于左右两腿上,拳心相对,拳眼向上。手中各有一孔管,原植入物件可能是刀剑之类的武器。

  1999年在巩留县发现的另一尊青铜武士像,与新源县巩乃斯河南岸出土的铜武士像相似。该铜像保存了上身及头部,腰以下残缺,从形貌上看应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兵。学者们认为,以上两尊铜武士俑是战国时期活动于伊犁河流域的塞种人形象。其引人瞩目的地方是他们的头饰,即宽沿尖顶弯曲高帽,与历史文献记载不谋而合。

  此外,考古人员还在新源县巩乃斯河南岸发现了两件大铜环。一件铜环上铸着两只怪兽。怪兽带有翅膀,面对面,模样像虎,所以该铜环又被称为“对虎铜圈”。另一件铜环上也铸着怪兽,但不知是什么动物,称之为“对兽铜环”。专家们猜测,这两件铜环可能是塞种人首领在祭祀等重大活动时戴在脖子上的项圈,用来表示身份和权力。

  战国时期,中原文化就传入塞种人当中,并且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阿拉沟墓葬出土的丝绸残片和漆器就说明了这一点。其中出土的一件凤纹刺绣,凤头部残缺,但身躯等部分清楚,为飞舞回首形态。绣品残长17厘米,宽17厘米,黄色绢地,用红、黄、绿等丝线绣出凤鸟纹,为锁辫绣法。这件绣品上的凤鸟纹与长沙楚墓出土的凤纹绵纹饰相似,表明轻薄柔软的丝绸是古丝路上的重要商品。

  除了以上文物之外,考古人员还在新疆各地墓葬中发现了大量塞种人使用过的彩绘陶罐、木器、毛织品等文物,为后世了解其社会生活习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