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火龙舞精彩而刺激,以此祝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安康幸福。胡成珍摄
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东西常村的过年民俗 “骂社火”,被誉为“大地狂欢”。王颖宇摄
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大琵琶村的唱秧歌年俗。 谢明博摄
剪窗花,迎新年。 常随喜摄
“延安过大年”展演活动中的老腰鼓手在表演。 梁爽摄
江西省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傩舞艺人与小孩互动。 张刚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传承载体。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国家文明脉络的延续、民族精神的凝聚和社会发展的和谐。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弘扬节日文化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简称“文艺发展中心”)原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编辑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松,长期从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对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深刻的理解。
由文艺发展中心规划实施、于2007年启动的《中国节日志》项目,迄今已历时13年。这是我国首次发起的全国范围内的节日志调查,旨在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准确、真实、全面的记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和研究基础。”李松说。
■ 一部最完整的民族节日志
2009年,450册、4.5亿字的《中国民族民间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出版完成,这套历时30年、凝聚了全国数十万各民族文化工作者智慧和心血的丛书,被誉为“中国民间文艺的万里长城”。
虽然“十部文艺集成”获赞誉无数,但李松等参与了这一重大项目的研究人员总觉得还应该接着做点什么。“在‘十部文艺集成’项目进行的后期,研究人员有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共识,那就是很多传统文艺和民间习俗正在逐渐消失。这当中就包括传统节日。”李松说,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本来是一条宽阔的大河,但随着“十部文艺集成”项目的推进,才发现这条河变成了涓涓细流,甚至有断流的可能,“我们想尽己所能,努力让‘这条大河’奔流不息。”
“可以说,《中国节日志》就是‘十部文艺集成’的延伸。”李松说。
于是,多年参与编纂“十部文艺集成”的李松成为《中国节日志》项目日常工作的负责人。他站在收集整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前沿,到各地去发动、组织、研讨,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和整理再度付出心力。
2005年起,文艺发展中心开始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切入节日研究。2006年开展《中国节日志》项目试点工作。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中国节日志》项目。2009年该项目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中国节日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形式多样,是一座值得深挖的宝藏。”李松介绍,《中国节日志》项目中的“节日”主要指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传统节日、庆典、祭会等,是具有群体性、周期性以及相对稳定的内容和程式的特殊时日。项目在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各民族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约150个(其中30个左右是春节项目),子项目组按照体例和实际情况立卷编纂,最终形成文本、影像志、节日文化数据库三部分成果。
“其中,‘中国节日志影像志’是我国第一次系统地对传统节日进行影像记录,这是一项有170多个项目组参与的系统性工作。”李松说。
■ 一个以举国之力记录传统文化的工程
在李松看来,尽管中国历来有修志传统,但《中国节日志》项目将修志的领域延伸到大众生活,其意义重大。“以节日做志书,不仅能全面展现中国人的文化生活状态,也可以让大家对‘十部文艺集成’里按学术类型细分的民间艺术的生长环境有进一步的了解。”
为了形成统一的志书体例,确保科研项目的学术水平,文艺发展中心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多年的前期规划研究,反复展开研讨。
这项集全国之力的文化项目,最终确定了文本部分以传统志书和田野调查并行的文本呈现方式,影像记录部分以完成民众节日文化生活的真实记录为总体要求。
从2007年起,《中国节日志》开始整合各地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的优势力量,吸纳近5000名学者和相关人员参与320多个子项目。
“在田野调查中,我们一直坚持继承传统、尊重现实这一原则,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准、以人民大众的实际生活为准,同时运用跨学科方法,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整体的、多视角的科学记录。”李松认为,不仅是节日,包括整个民族文化资源的研究,都应该坚持这一原则。
十余年来,这项庞杂浩大的文化工程背后是项目团队一位位文化工作者永不言弃的文化担当。“把所有地方志有关节日的内容摘出来,8位博士就用了1年半时间。做春节卷的项目组对北京春节的实地调查就做了4年,他们每年春节都是在北京的各郊区县度过的。”李松说。
“国家以举国之力做传统文化记录,这是件很有当代中国文化气魄的工作。”李松说,“我们要交得出实实在在的第一手材料,拿得出能够经受时间检验的成果,这是我多年参与集成志书工作从老一辈学人和文化工作者们身上学到的基本价值观。‘十部文艺集成’的工作成果在其之后的学术研究和文化工作、文化工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证明了功成不必在我的历史担当,才是文化工作者应有的情怀。 ”
■ 一种多元一体、和而不同文化特质的生动表现
“《中国节日志》项目能够进展顺利,离不开党和国家对这项文化基础研究工程的支持,离不开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的专家学者、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当然,我们更要感谢伟大的中华文明和广大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使文化工作者得以在这片富饶的大地上取得丰硕的成果。”李松如是表示。
截至目前,《中国节日志》已经完成152个文本项目、172个影像志项目立项,《中国节日文化数据库》也在建设中,预计将获得一手文字资料2000万字、图片3万余张、音视频3400小时。
“系统考察和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和历史变迁,可以发现其生动地表现出中国社会生活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文化特质,反映出由民众多样性的群体生存智慧和交流创新能力不断发展而来的文化创造力。”谈及传统节日的当代价值,李松表示,透过《中国节日志》来看,传统节日在增进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乡愁’一样,‘节日’带给人一种切实的民胞物与、家国天下的文化体验,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松指出,伴随着节日文化历史的变迁,传统节日越来越成为开放、共享的文化交流载体,一些节日已经成为连接民众、社会与国家的重要“媒介”。“如我们所熟知的三月三、六月六等传统民族节日,已经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也越来越成为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的载体,为大家构建起交往融通的精神文明空间。”
“人与人的和谐在节日中实现,和美社会由此形成。”李松说,“这就是中国节日文化的力量。”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