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李德永。 李寅摄
祝福
党和国家很关心我们边疆各族群众。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这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做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祝愿祖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富裕,成为大家向往的国家。
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城一路向西北方向走,穿过户撒隧道,就进入了户撒乡。
户撒很美丽,连绵起伏的山峦,一望无垠的田野种满了水稻;户撒很神秘,山脚下纯朴的阿昌族,是一群不平凡的人。户撒乡,位于高黎贡山余脉,这个251平方公里的山间盆地,总人口在3万左右的阿昌族有半数生活在这里,他们打制的刀具因为异常锋利而声名远播。
走近宁静的寨子,不时听到传来一阵阵打磨铁器的声音。记者要找的,是在当地有“刀王”之称的李德永。
宽敞的大院,青瓦白墙。院子中间,两棵桂花树释放着迷人的芳香,李德永坐在躺椅上,头发花白,精神矍铄,气定神闲,颇有点掌门人的气质。这位已78岁高龄的老人,是户撒刀的传承人。1941年,他出生在连地寨铁匠世家,从事刀具生产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
说起户撒刀,李德永来了精神。李德永告诉记者,阿昌族定居户撒时,已掌握制铁技术,但户撒刀精湛的生产技术则是明朝初期沐英入云南征麓川时带来的。因为明朝军队进入西南边疆以后,在长期的征战中需要大量的兵器,主要是刀剑。由于受环境制约,与内地联系困难,所以兵器的补给主要靠当地生产,于是留守户撒的明军中的工匠便把打刀工艺传授给已有制铁技术的阿昌族。阿昌刀技艺以后世代相传,工艺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民族民间传统工艺。
户撒刀,因出自户撒乡而得名。2006年,户撒刀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德永等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我17岁时跟着父亲一起打刀,一直打到现在。”回忆起自己的打刀经历,李德永挪了一下身子,挺直了腰板。据李德永回忆,17岁那年,父亲第一次让他拿起了大锤打磨刀具,那段时间里,他的手掌就没能正常地舒展开。
李德永告诉记者,制刀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一般人吃不了这样的苦。年轻时他也曾经想要放弃,但是阿昌人的信念使他继续前行。
“户撒刀是阿昌人的灵魂。”李德永说。2003年,李德永打制了一把“天下第一刀”。为了制作此刀,李德永花了3个月时间,投入了580多个工时,用毛重2.3吨的钢铁,才制作了一把长6.06米、宽80厘米的巨型大刀。这把刀身上一面刻有德宏州傣族金塔、景颇族木开脑桩、阿昌族青龙白象、德昂族龙羊塔、傈僳族弩箭等5个少数民族的标志,另一面刻的是一条巨龙。2011年4月,这把“天下第一刀”成功申报了世界吉尼斯纪录,成为世界最重的钢制长刀。
李德永谦虚地说:“我打了几十年的刀,实际上只打了两把刀。”另一把刀,就是被他誉为“镇宅之宝”的“七彩刀”。
李德永拿出这把刀介绍道:“这把刀上千姿百态的图案,犹如长虹凌空、波涛奔腾,又如洪峰巨浪一泻千里。七彩刀锋利无比,既能在空中切断数条毛巾,又能斩断钢铁。”
谈到打制这两把刀的初衷,李德永说,“我们既要继承阿昌族几百年来的传统工艺,又要对刀具的制作工艺不断创新。”
正是在一代又一代阿昌族人的传承和创新下,如今,户撒刀已发展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装饰性工艺品等三大类。漂亮的户撒刀,在历史沧桑的洗礼中,不仅融汇着各族人民对它的喜爱与赞美,也倾入了阿昌族人民深厚的情感。李德永告诉记者:“户撒刀就像一种无声的语言,能加深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增进各民族的感情。”
古稀之年的李德永已不能打刀,他最大的欣慰是自己的儿子李成强子承父业。如今,李成强也成为了锻造户撒刀的名匠,被评为德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李德永说:“户撒刀,承载着阿昌族人顽强拼搏、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希望它在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中一直延续下去。”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